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文學教育意識下大學英語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語言與文學、文化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語言是文學的組成部分。如果脫離具體的文學、文化環(huán)境,就不可能學好語言。事實上,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中使用的是最優(yōu)美的語言。經典的文學作品不僅在思想內容上能夠對讀者產生影響,同時在修辭手法、章節(jié)結構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在閱讀文學作品時,讀者感受到的是最原汁原味的英語,這樣當閱讀經驗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將有助于學生語感的形成,這對于語言的學習將產生有益的影響。文學是對現實生活的藝術化表達,通過文學作品可以了解到一個國家的歷史與文化,產生過世界影響的文學經典很大程度上都是對某一特殊的歷史現實的反映。比如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對現實社會進行了反映和批判。同時,應該注意到文學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能夠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靈和具體的行為舉止。
總之,語言學習應該伴隨著文化學習,將文學、文化教育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文化意識,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著重分析了文學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人文意識以及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產生的重要影響。針對目前大學英語教育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提高教師業(yè)務素質等有效的解決辦法。
一、文學教育的必要性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中國的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交往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英語的交際功能越來越突出。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和溝通越來越趨向成為一種基本的技能。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大學英語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首先,從我國目前大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文學教學仍然處于缺失狀態(tài),未引起相關教學單位的足夠重視。這種局面的形成與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觀密不可分。高中階段,在升學考試的強大壓力下,學校英語教學不得不選擇應試教育,忽視文化教育,在教學深度和廣度上很難達到理想的標準。進入大學之后,英美文學成為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但對于其他非英語的學生而言,在課堂上更多的仍然是學習語言知識。英語的學習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僅僅以通過考試為目的,整個大學階段被各種各樣的英語等級考試所占據。
老師的教學以圍繞學生通過考試為重點展開。課堂教學偏重于語法教學,忽視文學教育。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在短時期內提高學生的應試考試能力,但是從長遠來看會阻礙學生的綜合發(fā)展。這種教學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很難適應全球化時代的發(fā)展要求。綜上所述,為了適應愈演愈烈的國際化趨勢,高校英語教育應以培養(yǎng)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學素養(yǎng)的人才為主。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果語言的學習僅局限于具體的詞匯、語法,那么將阻礙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在英語教學中融入文學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其次,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教師仍然扮演著知識的傳播者的角色,課堂教學仍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fā)。部分教師的教育觀念略顯滯后,仍一味地堅持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沒有充分認識到文學與語言之間的重要聯系,將二者割裂開來,單純地進行語言知識的教學,將關注的重點放在語法、詞匯的傳授上,忽略學生人文意識的培養(yǎng),直接導致高分低能的學生的產生。
學生缺乏基本的文學意識,對西方文化一無所知,不能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去,教育產生了事倍功半的效果。事實上,語言學習應該伴隨著文化學習。因為任何語言都不可能脫離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將文學、文化教育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綜上所述,學校教育不能只以傳授知識為目的,應該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開拓學生的視野。
二、文學教育在大學英語教育中的作用
語言不能離開文學而單獨存在,文學的閱讀和欣賞對語言能力的提高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英語教學中應該兼顧文學與語言的學習,不能顧此失彼,應該充分發(fā)揮文學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提高學生語言運用方面的作用。
首先,加強在英語教學中的文學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作為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英語是許多重要的國際會議的語言,其交際功能十分重要。而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以通過各種英語考試為重點,對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而言,在大學期間通過四級、六級、雅思考試等成為英語學習的主要目的,語言最重要的交際功能反而被忽視了。涉及到交際功能,那么就一定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碰撞。一般而言,大學英語教材中選取的課文大都屬于文學經典的范疇之內,這些文學經典從誕生之日起就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從具體的層面看,作品本身的結構、思想、主題等就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從精神層面看,經典文學作品中蘊含著很多積極向上的思想,能夠在精神上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通過文學作品的閱讀與欣賞,不僅可以學習到規(guī)范的書面表達語,提高詞匯量,領略到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文學作品的魅力,而且能夠提高語言的理解能力以及應用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夠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風土人情、政治、歷史、宗教等諸多方面,深刻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使學生在日后的交往的過程中更加胸有成竹。
其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學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掌握和運用語言知識。文學欣賞是學習英語的有效手段,經典文學作品中包含了一個民族所有的社會生活經驗的精華部分,反映了該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引進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這樣不僅能豐富課堂形式,調動課堂氣氛,而且在客觀上能夠啟迪學生的思維,熏陶學生的審美情感,讓學生在接觸大量優(yōu)秀的語言材料的同時輕松掌握語言知識點。例如,教師在講授具體的語法知識時,可以通過閱讀相應的文學作品,通過分析具體作品的語言技巧、寫作方法,來實現這一目的。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布置與課堂內容相關的課外閱讀書籍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能夠調動學生獨立鉆研的精神,有效地改善教學效果。綜上所述,文學教育作為語言教學的補充,能夠激發(fā)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三、加強文學教育的方法
事實證明,加強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學教育是一種行之有效地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這種教學方法為大學英語教學工作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具體來看,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加強英語教學中的文學教育。首先,英語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應該更加多樣化。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形式單一、內容枯燥,以教師講解為主,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梢酝ㄟ^豐富教學內容和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來改善教學效果。具體到強化文學教育可以通過以下形式:在課堂中加入英美文學原著的閱讀、英文電影欣賞、課堂交流、小組討論的環(huán)節(jié)??紤]到在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很難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文化教學上,教師可以將文學教育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教學手段。比如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舉辦與西方文化相關的講座,以班級為單位訂購英文雜志、報刊,觀看原版的英文電影等,這些途徑都可以使學生接觸和了解到有關西方的文化、政治、歷史等方面的知識,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
總之,學校教育應該主動承擔起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責任,為學生打開一扇文學的窗戶,讓學生充分領略到英語語言的優(yōu)美及其感染力,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其次,從教師方面來看,學校應該積極引導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的業(yè)務能力。組織相關的教學培訓,只有學校和教師自身意識到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夠從根本上改善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缺失的教學困境。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積極主動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熟悉中西方不同的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價值標準和宗教信仰等。有能力的教師可以開設選修課程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在課堂中應該適度地向學生介紹不同體裁的外國文學作品,幫助學生提高閱讀和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通過對文學作品中的語言和表現手法的講解引導學生體會英文和漢語在表達習慣上的差異,體會英語語言的措辭之美與章句之妙,以此激發(fā)他們對英語文學知識的興趣,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綜上所述,語言與文學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循序漸進地向學生滲透文學、文化知識,將文學教學與語言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意識與人文情懷,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正栓,田會敏.大學英語教學應有文學教育意識[J].當代外語研究,2013(03).
[2]曾青梅,曾芝梅.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學與審美教育[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6).
[3]蘇新明,趙超.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11).
作者:王慧林,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