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實踐活動素質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課程實施方法
課程實施方法是對課程實施理念的具體化,是課程實施的必要準備,具有承上啟下的不可替代作用,課程實施方法確定的是否合理、有效,直接決定了課程實施的效果,不可忽視也不容忽視。經(jīng)過幾年的實踐與探索,筆者總結了以下三種比較有效的課程實施方法。
1.目標分解法
綜合實踐活動有完整的課程目標體系,素質教育基地根據(jù)自身功能和定位也有相應的目標體系,二者有交集也有各自特點,看似繁雜其實有章可循,指導教師應善于依據(jù)課程內容、在不違背綜合實踐活動和素質教育基地各自目標體系的情況下,按照學段、實踐要求、教學效果重新制定適合所教課程內容的課程目標,這就是目標分解法。
(1)按照學段制定課程目標
此方法適用于同一學生每年均要到素質教育基地參加實踐活動的學生,不適用于義務教育階段只到素質教育基地參加一次實踐活動的學生。操作方法是:首先,指導教師要樹立整體性思維,將義務教育階段作為一個整體,了解學生能參加幾次實踐活動,如學生在小學和初中各參加兩次實踐活動,那就把四次作為一個整體,先設定一個最終課程目標,這是長期目標。其次,將長期目標分解為每次實踐活動要達到的課程目標,這幾個課程目標是有差異、有梯度的,要逐步遞增,每一個課程目標就是中期目標。再次,將每一個中期課程目標分解為具體的課時目標,學生到素質教育基地參加實踐活動無論參與幾門課程的學習,每一門課程所需的課時數(shù)是固定的,指導教師只需要根據(jù)固定的課時數(shù)確定每課時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就可以了,這個教學目標往往體現(xiàn)在教案或教學設計中,這是短期目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指導教師往往只重視短期目標的設定,而忽略了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設定,導致每年均重復相同的工作但教學能力和水平提高甚微。筆者以為,教師是否具有整體性思維、是否能將抽象目標分解為具體目標,是判斷普通教師和優(yōu)秀教師的標準之一。
(2)按照素質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分解目標
一般來說,素質教育基地會根據(jù)自身實際制定實施方案或課程綱要,育人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內容,這是總目標,總目標下往往規(guī)定具體目標,這些目標是所有課程都需遵循的。指導教師實施課程時,還應針對這些目標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課程目標。如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指導教師應細化為每個學段的目標,從而進一步細化為課時目標。
(3)按照課程價值分解目標
素質教育基地每一門課程都具有相對獨特的課程價值,指導教師應根據(jù)所教授課程內容分析如何實現(xiàn)課程價值,結合自己的分析將課程總目標分解為若干個具體目標,然后制定每個學段需要完成的具體目標。
2.問題探究法
如果目標分解法衡量的是指導教師設計課程的能力,那么問題探究法就是衡量指導教師實施課程的能力。綜合實踐活動的突出特點之一就是強調“以問題為中心”,探究式教學法是素質教育基地所有課程主要的教學法,依托素質教育基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必須要掌握問題探究法的操作流程。與目標分解法由整體到具體的操作方法不同,問題探究法分為兩個階段,是按照階段來實施的。第一階段是提出問題、確定問題。這一階段可由指導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提出問題、確定問題;指導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然后確定問題也是一種方式;師生共同討論后提出問題、確定問題也是一種實施方式。由此可見,問題探究法具有生成性特點。第二階段是解決問題,帶著問題探究。探究活動一般是以學生組內合作的方式進行,對于能力特別強的學生個人自主探究也可以。在探究過程中,指導教師一般以參與者的角色出現(xiàn),多進行設問、設疑、提示、鼓勵等活動,少進行知識講解、技術指導等活動,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3.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法也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常用的教學法,相對于問題探究法的局限性,任務驅動法具有普適性。任務驅動法與問題探究法不同,任務驅動法的“任務”往往是教師根據(jù)課程內容指定的、學生必須完成的,具有預設性特點。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任務驅動法實施條件低、易于操作而為指導教師經(jīng)常使用,正因為如此,許多教師不自覺地走入了一個誤區(qū),認為依托素質教育基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沒什么難的,只要讓學生完成一個個任務就行了,從而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事實上,真正能完全發(fā)揮出任務驅動法功能的教師少之又少,簡單的問題往往具有復雜性,這是事物的矛盾性決定的,任務驅動法就是一個具體案例,要完全發(fā)揮任務驅動法的功能,要結合素質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課程實施理念、課程具體目標、“建構主義”教育理論應用、與其他教學法的有效融合等多方面因素,限于篇幅,筆者將另行撰文闡述。
二、課程實施過程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實施
成熟的文章很多,本文不再贅述,只是結合本文主題提醒指導教師需要注意:
(1)依托素質教育基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應具有整體性(或系統(tǒng)性)思維,整合多種因素。
(2)不要忽視教學對象,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的信息量急劇增加,善加引導會有利于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實施,反之,將會成為課程實施不確定因素。
(3)指導教師應具有會合作、善合作的品質,不僅與其他指導教師合作,也要與學生合作,這是保障綜合實踐活動順利實施、實現(xiàn)課程育人功能的基本保證。
三、結論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多部門橫向聯(lián)合、縱向整合將成為常態(tài),教育也不能脫離這種趨勢,將具有獨特育人功能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素質教育基地“強強聯(lián)合”,整合優(yōu)質教育資源,《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實踐活動指南(試行)》的已經(jīng)從制度上提出了具體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應抓住這一契機,探索不同的課程實施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作者:陳飛單位:遼寧省本溪市教育局教育產(chǎn)業(yè)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