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有码亚洲专区|国产探花在线播放|亚洲色图双飞成人|不卡 二区 视频|东京热av网一区|玖玖视频在线播放|AV人人爽人人片|安全无毒成人网站|久久高清免费视频|人人人人人超碰在线

首頁 > 文章中心 > 道路設計的主要內容

道路設計的主要內容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道路設計的主要內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道路設計的主要內容范文第1篇

Abstract: Considering each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Road Survey and Design", the main contents of experiment teaching were proposed. And each experimental project was described in detail with using HintCAD. Through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the students had grasped the basic steps of road alignment survey and design, which can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use of road design software proficiently.

關鍵詞: 道路勘測設計;實驗教學;道路設計軟件;緯地三維道路CAD系統(tǒng)

Key words: road surveying and design;experimental teaching;road design software;HintCAD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15-0266-01

0引言

“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是路橋及交通工程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之一,各高校在該課程的教學安排上一般包括有課堂教學、實驗教學、課程設計及實習教學四個環(huán)節(jié)[1-2]。

其中,實驗教學一般在課堂理論知識學完后即可穿行,以便學生能夠及時消化、理解及運用所學知識。由于該課程理論內容較多,實驗教學不能安排過多的課時,因此,實驗教學內容如何安排尤為重要。

1實驗內容設計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國內道路勘察設計單位均已使用軟件進行道路設計,這就要求學生熟練掌握道路設計軟件,及時適應社會需求。在課程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為了使學生基礎知識牢固,一般要求學生采用傳統(tǒng)設計方法,即手工計算繪圖。因此,軟件的學習安排在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較為適宜。

由于總體教學課時的限制,實驗教學需根據課時進行優(yōu)化,但一般應包括平、縱、橫及交叉口設計的基本內容,通過實驗使學生掌握以下知識[3-4]:

1.1 道路平面線形設計學會使用道路設計軟件進行道路平面線形的設計及計算,能夠繪制道路平面線形圖。

1.2 道路縱斷面設計學會使用軟件繪制道路縱斷面地面線高程,以及縱斷面拉坡和豎曲線的設置。

1.3 道路橫斷面設計能夠運用軟件進行道路橫斷面設計及路線土石方數(shù)量的計算與調配。

1.4 道路平面交叉設計能夠應用軟件進行基本的平面交叉設計,繪制出平面交叉口的豎向設計圖。

2實驗軟件選取

目前國內使用較多的道路設計軟件有:路線大師、緯地三維道路CAD系統(tǒng)、海地公路設計軟件、EICAD集成交互式道路與立交設計軟件、鴻業(yè)市政道路設計軟件等。鑒于軟件較多,不可能讓學生全部掌握,可選取一種軟件進行講解,因為這些軟件大部分功能相似,所以通過一種軟件的學習,可以使學生達到觸類旁通的目的。

本文選取緯地三維道路CAD系統(tǒng)作為學生實驗用軟件。該軟件由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院自主研發(fā),充分適應我國道路設計標準、規(guī)范,融入了一線工程師豐厚的設計技術經驗,具有操作簡單、修改方便等特點,現(xiàn)已在國內眾多道路勘察設計單位使用。

緯地三維道路CAD系統(tǒng)軟件主要功能包括:路線及立交平面線形設計、縱斷面及橫斷面設計、路基設計計算、路線總體設計圖及公路用地圖繪制、數(shù)字地面模型建立與應用、平面交叉口設計等[5]。

3實驗項目操作

3.1 道路平面線形設計平面設計工作主要通過緯地軟件的“主線平面線形設計”對話框完成??牲c擊“拾取”及“插入”按鈕完成道路起點及交點的設計,之后可通過該對話框進行平曲線設計。

道路平面線形設計完成后,可提交以下文件:道路平面線形圖、道路平面線形分圖、直曲轉角表及逐樁坐標表。

3.2 道路縱斷面設計道路縱斷面設計之前,首先需將平面線形設計的各中樁點高程輸入到軟件中,可通過“縱斷數(shù)據輸入”窗口進行,由于沒有實際測設,可假設各中樁點的高程,然后輸入。數(shù)據輸入完成后,可通過 “縱斷面設計”窗口輸出中樁地面線圖,之后進行縱斷面拉坡設計。

縱斷面設計完成后,可提交以下文件:道路縱坡及豎曲線表、縱斷面地面線文件、縱斷面設計圖分圖。

3.3 道路橫斷面設計與道路縱斷面設計相同,在進行橫斷面設計之前,要保證道路橫斷面數(shù)據文件的輸入,以及道路路基設計計算的完成。同樣,由于沒有實測數(shù)據,我們也可先假定路線中樁兩側各橫斷面地面線數(shù)據,并通過“橫斷數(shù)據”輸入窗口將該部分數(shù)據輸入。輸入完成后,通過“橫斷面設計繪圖”窗口完成橫斷面設計工作。

橫斷面設計完成后,可提交以下文件:路基橫斷面設計圖、路基設計表、路基土石方數(shù)量計算表。

3.4 道路平面交叉口設計道路平面交叉口設計是道路勘測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交叉口設計的好壞對道路的使用效率等有直接影響。該設計可通過“平交口設計”對話框進行,通過該項操作,可輸出交叉口等高線及網格高程標注。設計完成后,可提交平交口設計立面圖。

4小結

通過以上實驗項目的訓練,學生對道路設計軟件有了初步認識,學會了軟件的基本操作,能夠運用軟件進行簡單的道路設計。由于實驗課時有限,不可能對軟件各個功能一一介紹,因此,學生在課后還需對照道路設計實例,參考幫助文檔多進行練習,以達到熟練掌握道路勘測設計軟件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文雄,張系斌,譚利英.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J].高教論壇,2007,2(1).

[2]孟德光,董艷英,張明,吳建國.《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分析與探討[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院報,2010,24(1).

[3]楊少偉.道路勘測設計(第三版)[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道路設計的主要內容范文第2篇

關鍵詞 道路工程 設計 城市 交通 功能

Abstract: Urban road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rban road transport system is dependent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in the urba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iving. Therefore, attention to city road desig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urban road engineering.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design urban transport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大部分城市都進入了快速發(fā)展的階段,作為城市的血管――道路,在支撐城市正常運轉、促進城市快速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由于交通運輸量的不斷增大,不少城市在積極建設新道路的同時也在抓緊進行對現(xiàn)有道路的改造,這就對新舊道路、新舊路網的銜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設計人員要樹立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的觀念,在工作中深入研究、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更好的完成道路設計工作,以便為城市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1、城市道路設計的內容

1.1城市道路的主要組成部分:

城市道路主要包括:車行道、路側帶、分隔帶、交叉口、交通廣場、停車場、公交??空九_、道路雨水排水系統(tǒng)、以及其他如交通護欄、照明設備交通標志等道路交通輔助設施。

1.2城市道路設計所涉及到的問題:

首先城市道路的設計應該符合城市道路設計規(guī)范要求,并且要綜合考慮城市道路所肩負的交通設施功能、公用空間功能、防火救災功能、形成城市平面結構的功能等,要根據其功能多樣化以及組成復雜,交通運行客流量大,交叉口多,兩側建筑物密集,景觀藝術要求高,城市整體的規(guī)劃設計制約以及政策性強等城市道路的特點展開設計工作。主要設計到的問題有:(1)首先要確定設計的城市道路的車速,車速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該條道路的設計類別,一般來說,車速越高,耗費的資金越大。(2)根據設計的道路類別設計將來上路行駛的車輛的類別,一般是根據車的外型尺寸要將車進行劃分。(3)確定道路的年限,包括道路流量的年限以及路面的使用年限。

2、道路工程的設計要點

2.1要反映出道路的功能特色

在現(xiàn)代化的都市中,道路已不僅僅是一種交通運輸?shù)墓ぞ?除了交通性外,它還兼具著生活性和游覽性,因此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時一定要注意反映出道路的功能特色,以便使道路在投入使用后能夠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2.2 突出所在城市的特色

隨著經濟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世界各國都出現(xiàn)了城市特色危機,大部分城市正逐漸喪失自己的特色而趨于一致,這也帶來了全球性的文化問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人民群眾對于精神生活的需求逐漸向多元化方向發(fā)展,這其中也包括了對于城市形象的個性化需求。因此設計人員在道路工程的設計中要尊重城市的歷史、文化和自然形成的地形條件,注重城市整體形象的塑造,這樣不僅可以突出地方特色,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成本。

3、現(xiàn)階段道路工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1 設計思路不合理

現(xiàn)階段,我國很多城市對于路網的合理規(guī)劃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一味追求道路的建設要滿足城市未來發(fā)展的需要而不是從城市路網均衡的角度去考慮不同道路的等級、密度和寬度標準,在道路橫斷面形式的選擇上也主要是三塊板和四塊板,以至于很多城市出現(xiàn)了10車道、150m寬的道路。這樣的設計從表面上看,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各行其道,既確保了交通的順暢也提高了安全性,但這也意味著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都不再具備優(yōu)先級,我國許多大城市的中心區(qū)和商業(yè)區(qū)經常發(fā)生的擁堵現(xiàn)象就是這種設計帶來的惡果。長期以來,我國大部分城市在進行道路建設時都將資金集中在主干道和立交橋上,而貫通性支路卻往往因資金短缺等原因無法形成完善的網絡體系,這樣一來,主干道所承受的壓力就成倍的增長,不僅加重了交叉路口車輛間的相互干擾,也不利于確保交通安全。針對這種情況,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時一定要從宏觀的角度出發(fā),注重路網的合理規(guī)劃,以行車的安全性和城市的實際需求作為設計的首要條件,不可過于追求滿足于城市的未來發(fā)展,使道路有主有次,最終形成科學、完善的道路交通體系。

3.2 不重視交通分析

交通分析主要包括對流量、流向、車速、車輛組成、路網等方面的系統(tǒng)性規(guī)劃,是道路工程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不少設計都缺乏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設計人員因為各種原因并沒有按照業(yè)主單位的要求認真、詳細的進行交通分析,或是在工程設計結束后才參照以往工程的調查數(shù)據編寫調查報告,這種現(xiàn)象既發(fā)生在低等級道路的建設中,也存在于城市主干道的設計中。

3.3 橫斷面設計不完善

首先就是對于機動車道寬度的選擇過寬。機動車車道占據著道路橫斷面的絕大部分,其寬度的選擇是橫斷面設計的主要內容。但是我國大部分城市的道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中對于道路寬度的限定卻遠遠高于應有的水平,有些地區(qū)甚至已經超過了高速公路的設計要求。其次是行人和非機動車的共板問題。行人和非機動車的共板意味著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將處于同一平面,由于這一設計體現(xiàn)了生態(tài)設計的理念,因此被廣泛的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設計當中。這樣既能降低工程成本,又能實現(xiàn)對城市空間的合理利用,也有利于交通安全。

3.4 縱斷面設計不完善

道路工程縱斷面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道路的美觀、行車舒適性和排水效果,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許多城市地勢平坦無法滿足道路的排水要求,因此不少設計人員將縱坡設計成起伏狀以確保道路能夠順利排水,這固然會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卻嚴重違反了《城市道路設計規(guī)范》中的有關規(guī)定。所以設計人員在進行這部分設計時,可通過設置鋸齒形街溝、加密雨水口和加大路拱橫坡度的措施來解決道路的排水問題,進而在不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的同時確保道路與周圍建筑物的協(xié)調性。

3.5 沒有顧及到景觀設計

在大多數(shù)城市道路的設計工作中,設計人員所關注的往往只是道路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如何滿足未來城市交通發(fā)展的要求,卻忽略了對于道路的景觀性設計。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居住地環(huán)境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道路工程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道路工程的景觀設計時,首先要尊重城市的歷史;其次要注意可持續(xù)發(fā)展;最后要注重景觀設計的整體性。

3.6 沒有做好管線的綜合規(guī)劃工作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政府部門對于城市基礎設施的投入逐漸增加,城市道路路面下的各類管線日益增多,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城市道路的設計往往不能與市政管線的設計同步,進而導致了廣泛的城市道路二次開挖現(xiàn)象,不但浪費了國家資源,也給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因此,切實加強城市道路與管線的綜合規(guī)劃就成了有關部門日常工作中的主要內容。首先,就是要加強城市道路設計單位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單位的溝通和聯(lián)系,無論哪一方有了新的建設或設計任務,都要及時與對方聯(lián)系,以便在日后的設計工作中能夠盡量予以避免;其次是通過業(yè)務培訓等方式轉變城市道路設計人員的思想觀念,讓他們真正建立綜合規(guī)劃的理念,避免過去那種只知道埋頭設計的做法;最后就是要通過新方法、新方式來完成市政管線的布置,最大程度的減少新鋪設管線可能對道路造成的破壞。

結束語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血脈,道路工程設計的好壞,關系著交通運輸能否正常進行,也反映著一個城市的水準,我國的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道路工程也在有序進行。作為一種系統(tǒng)性較強的工作,道路工程的設計涉及到交通運輸、公共設備敷設、城市綠化和城市景觀建設等多方面問題。在勘探的基礎上,要結合各城市的實際情況,拿出合理的設計方案,在施工中,解決關鍵性技術問題,保證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 熊廣忠.論道路美學[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8.

[2] 蘇志忠.道路與橋梁工程概論[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4.

[3] 張金水.道路勘測與設計[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9,4.

道路設計的主要內容范文第3篇

關鍵詞:城市道路;道路設計;常見問題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our country city changes a process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road construction is change rapidly. But the current city road design problems, these problems include the road safety, road junction road, route design and road greening probl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istence of these problems,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ity road; road design; common problems

中圖分類號:TU2

一、引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動息息相關。理想的道路在滿通運輸和出行需求的同時,還需要滿足城市景觀的要求。在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城市道路在經濟發(fā)展中的作用日趨增大,人們對城市道路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城市道路設計的作用就顯得舉足輕重,它在道路規(guī)劃和施工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本文結合本人多年工作經驗,對城市道路設計中的一些問題展開探討。

二、城市道路設計中常見的問題分析1、設計思路的問題。國內一些城市不注重路網的合理規(guī)劃,不從全市路網均衡的角度考慮不同等級道路的結構、密度及寬度標準,而是擔心將來發(fā)展后道路不夠寬。表面上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各行其道,提高了交通安全性。但實際并不是這樣的,城市集中資金建設干路、立交,忽視支路尤其是貫通性支路的規(guī)劃建設,支路不成網絡、不成系統(tǒng)。特別是穿越中心區(qū)、核心商業(yè)區(qū)的一些貫通性干路,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均匯集到這些貫通性干路上,不僅加重交叉口的各類型車輛與行人之間的相互干擾,而且行人過街時間長、安全性低,大大降低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因此,重新審視傳統(tǒng)的設計思路,將連接主次干路的斷頭支路打通,及注重快速路輔路建設等設計思路的合理性是極為重要的。2、交通安全中的常見問題。交通分析是城市道路設計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其主要內容包括流量、流向、車輛組成、車速、周邊路網等的系統(tǒng)考慮,該環(huán)節(jié)應該在設計前期工作中,進行認真調查和系統(tǒng)分析后得出結論。道路等級的定位、規(guī)模的確定都依賴于交通分析,項目籌備過程應注重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做好可行性研究報告。城市道路缺乏必要的交通分析,容易城市交通擁堵現(xiàn)象,這些都與路網交通分析不足有關。設計部門應給予充分重視,相關部門應大力支持,深入細致的做好方案、可行性研究、初設等設計前期工作,以保證施工圖的設計質量。

3、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設計問題。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網最常見的一種節(jié)點形式,包括無信號燈控制的平面交叉口,有信號燈控制的平面交叉口,環(huán)型平面交叉口等幾種類型,它們對道路網的交通狀況影響很大,因此,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設計的重點內容之一。設計中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1)平面交叉口的線形與縱斷面。平面交叉口范圍內的線形宜采用直線并盡量正交,道路中線的交角應不小于45度;兩條道路相交,主要道路的縱坡度宜保持不變,次要道路的縱坡度應作相應的調整;交叉口進口道的縱坡度,宜小于或等于2%,困難情況下應小于或等于3%,橋梁引道處應盡量避免設置平面交叉口。(2)平面交叉口的豎向設計。平面交叉口的豎向設計應綜合考慮行車舒適,排水通暢,與周圍建筑物的標高相協(xié)調等因素,合理確定交叉口設計標高。豎向設計時相交道路的縱、橫坡度處理應遵循以下原則:a.主要道路通過交叉口時,其設計縱坡保持不變,次要道路的縱坡應隨主要道路的橫坡而變;b.同等級道路相交時,兩相交道路的縱坡保持不變,而改變它們的橫坡,一般應改變縱坡較小的道路的橫坡,使其與縱坡度較大的道路的縱坡一致;c.為保證交叉口的排水通暢,至少應使一條道路的縱坡離開交叉口。

4、道路線形的設計問題。好的線形設計,不僅可以為城市交通運輸提供安全便捷的條件,而且也能與沿線兩側自然環(huán)境和景色相融合,以消除道路使用者路途的疲勞,有效降低由于疲勞駕駛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從安全和景觀的角度來看,用較大半徑的圓曲線,要比漫長的直線或短直線為佳,對于主干線道路和交通性干道,不宜設置較多的轉點,其余的一般性道路則可以設置適當?shù)霓D點,設置較大半徑的圓曲線,使沿線兩側的建筑物,自然景色有所變化,以消除長直線的單調感,解除司機的疲勞,減少交通事故發(fā)生的概率。

5、道路綠化的問題。道路綠化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護和美化道路沿線的環(huán)境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好的道路綠化可以形成優(yōu)美的道路空間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道路綠化的美學及綠化功能的作用,在進行道路綠化的規(guī)劃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重視綠化對行車視線的誘導作用:對于設計車速較高的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從行車安全性和駕駛員的心理狀態(tài)出發(fā),均需要視線誘導,在道路的彎道外側及凸形豎曲線的道路兩側種植高大喬木可以預示路線的變化,能起到良好的視線誘導作用,這種視線誘導可以讓駕駛員在視覺上產生線形的連續(xù)性,從而提高行車的安全性。(2)注意功能與美觀相結合:不同性質的道路,應根據道路使用者的觀賞特點,采用不同的綠化方式。道路綠化有遮蔭,消聲,防塵,裝飾,遮蔽,視線誘導,地面覆蓋等功能,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根據城市性質,道路功能與等級,自然條件和城市環(huán)境等,并與城市景觀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全面合理的規(guī)劃和設計,才能充分發(fā)揮它在功能與景觀方面的特殊作用。(3)重視綠化對道路空間的分隔作用:高大密集的栽植對道路空間有分隔作用,可將一元化的空間變?yōu)槎臻g,例如在較寬的中央分隔帶上種植喬木往往可將道路空間分隔開來,同樣,道路邊界視線渙散,也可用種植讓道路使用者的視線集中起來;但同時應注意與道路功能要求及景觀的要求協(xié)調一致。(4)綠化要注意地方特色: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花草樹種和道路綠化方式,如各城市的市樹,市花均是代表著一定的地方特色,這種特色不僅使本地人感到親切,外地人也會產生較深刻印象,并由此產生好感。

6、人非共板的問題。人非共板斷面意味著將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共面,由于其獨特的優(yōu)越性,近年來,該斷面被廣泛應用于城市道路設計中。該斷面體現(xiàn)了生態(tài)設計的理念,對斷面設計進行了改進和優(yōu)化。其不利的方面是給自行車和行人帶來了矛盾,自行車借道時易撞到行人,設計時應充分考慮這個因素,采取措施,如設置分邊石,并輔以點式分隔,即用間隔的花箱或盆景對行人和非機動車進行隔離,既提升了景觀效果,又利于安全。另外,人非共板在路口或單位出入口銜接時,對自行車行駛的連續(xù)性影響較大,自行車均需從共板的面通過過渡段下到相交路口的地面,同時也要避讓出入的車輛。如沿線銜接較多時可能存在的交通延誤和交通安全隱患。但從長遠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角度來看,城市建設應大力發(fā)展環(huán)保出行,隨著日后市民短途出行以自行車方式,遠途出行以公共交通方式的逐漸轉變,人非共板斷面還是利大于弊,在充分考慮各種問題優(yōu)化改良后,還是值得推廣的。

三、 結論

城市道路設計時城市建設成敗的關鍵所在,是交通道路建設的重要內容。本文以城市道路設計角度為出發(fā)點,指出了城市道路設計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并對其進行了客觀分析,突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對策,以期能有改進不足,拋磚引玉,揚長避短。

參考文獻

[1] 李小龍,郭正剛.淺談新理念下的現(xiàn)代城市道路設計[J].科技信息,2011,(07).

[2] 吳???胡松,朱勝躍,段鐵錚.城市道路設計思路與技術要點[J].城市交通,2011,(06).

道路設計的主要內容范文第4篇

關鍵詞:以人為本;市鎮(zhèn)道路設計;人性化

中圖分類號: U412.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以人為本角度下市政道路人性化設計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在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與人們出行息息相關的市政道路設計,也應該符合時代的進步。市政道路是一個城市的交通骨架,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想的市政道路,不僅要能滿足人們基本的交通運輸和出行的需要,還要能給人們帶來舒適的享受。因此,在市政道路的設計過程中,“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堅持“以人為本”角度下的市政道路設計才能真正做到人、車、環(huán)境三者的有機結合,使道路交通不僅安全、快速、實用,而且便利、舒適和美觀,才能創(chuàng)造出和諧的市政道路環(huán)境。

2.以人為本角度下市政道路人性化設計的主要內容

2.1 遵守自然法則

市政道路建設屬于城市建設的范疇,自然環(huán)境是一個城市賴以生存的基礎,因此,市政道路建設必須要遵守自然法則。以人為本角度下的市政道路建設,不僅要考慮到道路的基礎運輸和交通功能,而且要考慮到舒適、美觀和實用的功能。但這并不表示,就可以以破壞城市的自然環(huán)境為代價。在道路建設的過程中,在符合技術要求和規(guī)范的前提下,應當盡量避免有對城市自然環(huán)境過大填挖的情況出現(xiàn)。如果為了改善交通環(huán)境,卻造成了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那是得不償失的。所謂遵守自然法則,就是要建立和自然環(huán)境統(tǒng)一協(xié)調的關系。例如,在風景區(qū)的道路設計中,我們就應該根據其景點的分布、游覽路線和交通的情況進行設計。使道路盡量連接每個景點,沿著景點穿過,使得施工的時候不會破壞到景點的環(huán)境。這樣,游客在游覽的時候不僅可以節(jié)省時間,還能兼顧到每個風景區(qū)的景點。如果是在沿河沿海的道路設計中,應該使道路的設計路線盡量與河道保持一致,這樣不僅能發(fā)揮了道路的基本功能,而且將河道的風景和道路融為一體,形成了不錯的視覺享受。

2.2市政道路的線形設計

良好的線形設計,不僅能為市政道路建設提供高質量的使用效果,而且能給城市帶來良好的交通運輸狀態(tài)。一般來說,直線和短線的設計,當然是最經濟最快捷的。但是在實際的行駛過程中,直線和短線的設計不僅容易造成視覺疲勞,而且還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一般來講,曲線的道路設計,比直線的道路設計,更能符合行駛力學和視覺心理上的要求。如果在環(huán)境和地形等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曲線形的道路設計,更符合“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設計需求。市政道路空間是一系列變化著的構圖,設計的著眼點是道路景觀的總體效果。所以設計的時候,要從整體規(guī)劃出發(fā)。道路的線形設計分為平面線形設計、縱斷面線形設計和兩者的組合設計。但是要注意的是,線形組合設計要注意駕駛員視覺上的連續(xù)性,避免驟變,還要盡量避免交角小的曲線。還要注意保持平面、縱斷面兩種線形的均衡。另外,線性組合設計除了要保持設計過程中所涉及的各個要素間的協(xié)調外,還應該注意與市政外部的自然風貌和地質條件的適應和配合。

2.3公平設計

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都是交通的組成部分。但是在我們實際的生活和實踐中,不自覺的就會將行人和非機動車忽略,將機動車視為交通的主體。這種情況,在市政道路的設計中也是顯而易見。例如,在設計紅綠的時候,機動車通行的綠燈時間遠遠大于行人通行的綠燈時間;機動車道的路面寬度遠遠大于非機動車道的路面寬度;將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劃分到一條道路等等。這就無法體現(xiàn)市政道路設計的公平原則,也就違背了“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設計理念。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車一族越來越多。市政道路的增長速度遠遠比不上機動車輛的增長速度。許多城市,為了拓寬機動車道,只得壓縮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雖然這種方法有效的利用了一定的空間,但是,對非機動車和行人卻增加了很多不安全因素。不管是行人還是非機動車,作為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都應該享有和機動車相同的權利。因此,在市政道路的設計中,應該合理布局,本著和諧共處公平使用的原則進行設計。

2.4以人為本----行人

這里所說的“以人為本”,專指行人。所謂行人,是作為城市交通中的最弱者,他的權力更應該得到充分的保障。以人為本的人性化市政道路設計,更應該考慮到行人這一弱勢群體的利益。

2.4.1斑馬線和紅綠燈的設計

斑馬線是行人過街的必經通道之一,也是提醒機動車讓行的主要標志。斑馬線的設計也可以體現(xiàn)出人性化的設計理念?,F(xiàn)在道路上的斑馬線大多為白色的長條,顏色單一。如果將斑馬線設計成七彩的長條或是白色和黃色相間的長條,那么不僅可以改善單調的交通環(huán)境,還能更大程度的提醒機動車司機注意避讓行人。另外,還可以通過拓寬現(xiàn)行的斑馬線寬度,增加行人過街的流量,加快行人的過街速度。

在紅綠燈的設計方面,我們就可以考慮將行人過街的綠燈時間延長,特別是對于老人或者是兒童,是非常人性化的一項措施。另外,還可以在紅綠燈上加上智能裝置,使紅綠燈自動提醒行人過街或是等待,不僅大大方便了患有色盲癥的弱勢人群,對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人來說也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2.4.2無障礙設計

如果說行人屬于交通中的弱勢群體,那么殘疾人就屬于弱勢群體中的弱勢群體。對他們而言,以人為本的人性化道路設計顯得更為重要。因此,無障礙設計就是針對殘疾人的專門設計。

無障礙設施的設計不僅要能滿足殘疾人的基本需求,而且要合理規(guī)范,尤其是在工程質量上不能有絲毫的馬虎。例如,新聞曾經報道過,在某城市的火車站廣場前的盲道,就出現(xiàn)了偷工減料的情況。該盲道不是用帶有凸起的磚塊鋪成的,而是用釘子將帶有凸起的橡膠皮墊釘在地上,咋一看和普通的盲道沒有區(qū)別,但是在觸感和質量上卻有天壤之別。對于盲人來說,過馬路的時候,盲道對他們來說就是我們正常人的眼睛。還有很多地方在鋪設盲道的時候,經常會在遇到障礙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不連續(xù),斷開的情況。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都是人性化設計不達標的體現(xiàn)。

2.5道路照明設計

城市道路照明設計必須滿足城市電力規(guī)劃規(guī)范等國家現(xiàn)行的有關標準和規(guī)范的要求;使城市道路照明技術先進、科學合理、節(jié)省能源。能為駕駛員及行人提供安全、舒適、經濟、節(jié)能的良好環(huán)境。

市政道路照明設計中需重點考慮以下兩個問題:

2.5.1路燈的布設

路燈的布置包括:路燈間距、路燈安裝高度及燈具亮度。路燈的合理布置對提高照明效果起著關鍵作用。在綜合考慮路況、路面反射特性的同時,應充分發(fā)揮照明器具的配光特性,使布局盡量合理。在設計中,燈桿的設置要根據城市道路的寬度、綠化隔離帶的設置確定,一般采用單側布置、雙側對稱布置、雙側非對稱布置、中心對稱布置等方式。

2.5.2燈桿、光源、燈具的選擇

市政道路照明兼有景觀要求,一般宜選用較為美觀的燈型,但首先應滿足技術上的要求。在以往的市政道路照明設計中,都選用拔梢鋼桿,內外熱鍍鋅表面噴塑,燈桿壁厚不小于4 mm,具有較強的抗彎能力。光源選用發(fā)光效率高、使用壽命長、透霧性好的高壓鈉燈,燈具選用截光或半截光、防眩光、能效利用率高的優(yōu)質產品,防護等級一般選用IP65,整流器、電容器觸發(fā)元件均裝于燈桿內。

2.6市政道路設計應體現(xiàn)城市特色和人文情懷

一個城市的市政道路建設,還應體現(xiàn)一個城市的特色和人文情懷。不論哪個城市,都有其獨特的城市文化和歷史特點,在道路設計中,我們應該體現(xiàn)出這種不同的文化底蘊和不同的歷史軌跡。市政道路的建設也承載著傳承和弘揚其城市文化和經濟風貌的責任。例如南京的游1路公交,從南京的中山陵,途徑下馬坊、中山門、明故宮、總統(tǒng)府、雞鳴寺、玄武湖公園及紅山森林動物園等各個景點,這是一條匯集了旅游、交通、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公交線路。這也是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設計的體現(xiàn)。

結束語:總而言之,市政道路在設計時,除了要考慮基本的功能和科學合理外,還應該加入“以人為本”的理念,更加充分理解人的需要,滿足人的需要,并增加對人的需要的重視。市政道路的人性化發(fā)展是市政道路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在今后的市政道路設計的過程中,應該更加重視和提倡“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提倡人文精神,共建一個美好和諧的交通路況格局,創(chuàng)造更加和諧、文明和高質量的城市環(huán)境和生活。

參考文獻

張寄英.淺析城市道路景觀營造.山西林業(yè).2006(2)

韓鷹飛,李杰.淺談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8(5)

俞方里.淺談城市街道步行空間的人性化設計.[J].論文集萃.2010.8

道路設計的主要內容范文第5篇

關鍵詞:城市道路;設計;常見問題

一、城市道路設計的基本要求

l、道路運輸盡可能經濟

道路經濟性體現(xiàn)在道路工程綜合費用的經濟性及道路上交通運輸費用、時間的節(jié)省等方面。在實踐中應綜合考慮現(xiàn)狀道路、街坊建筑、公用設施等的布置,要根據交通性質、流向、流量的特點,結合地形、現(xiàn)狀合理布置線路及其斷面,盡可能使交通量大、車速要求高的交通干線便捷平順。對承擔交通轉輸功能的次要道路,如受條件限制下,則不一定強求高標準建設,而應著重地形、現(xiàn)狀,充分利用支線道路,合理地疏導交通,以達到工程費用的節(jié)省。

2、交通流暢、安全與迅速

車速的高低反映道路與交通組織的技術水平和質量。合理確定道路性質、適當放大交叉口間距、妥善組織平交道通、布置必要的立體交叉,力求速差較大的快、慢車分流,人流與車流分隔,以實踐車輛、行人“各從其類,各行其道”,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達到交通流楊、安全的目的。

3、重視環(huán)境保護

隨著城市交通的發(fā)展,大量機動車車輛在道路上快速行駛,必然產生大氣污染和噪音干擾。規(guī)劃設計道路時,必須綜合考慮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注意結合道路性質、自然地形、交通分隔帶的設置,加強綠化建設與保護,并妥善確定城市道路網密度以保持居住建筑區(qū)與交通干道有足夠的消音距離。

二、城市道路設計中常見問題的總結

1、設計思路的問題

國內一些城市不注重路網的合理規(guī)劃,不從全市路網均衡的角度考慮不同等級道路的結構、密度及寬度標準,而是擔心將來發(fā)展后道路不夠寬。表面上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各行其道,提高了交通安全性。但實際并不是這樣的,城市集中資金建設干路、立交,忽視支路尤其是貫通性支路的規(guī)劃建設,支路不成網絡、不成系統(tǒng)。特別是穿越中心區(qū)、核心商業(yè)區(qū)的一些貫通性干路,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均匯集到這些貫通性干路上,不僅加重交叉口的各類型車輛與行人之間的相互干擾,而且行人過街時間長、安全性低,大大降低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因此,重新審視傳統(tǒng)的設計思路,將連接主次干路的斷頭支路打通,及注重快速路輔路建設等設計思路的合理性是極為重要的。

2、縱斷面設計中的常見問題

道路縱斷面設計是整個道路設計中的重點、難點,也是道路設計是否合格的關鍵步驟。第一個問題就是注意道路標高與地面排水、地下管線、兩側建筑物等的配合,可是有的設計者到現(xiàn)場觀察只是匆匆了事,真正設計時卻無從下手。第二個問題就是對于一些關鍵性控制點,要反復、逐個計算出這些特殊點的高程,以保證設計的安全性。在設計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相同等級道路相交時,一般維持各自的縱坡不變,而改變它們的橫坡度。通常是改變縱坡較小道路的橫斷面形狀,使其橫斷面的橫坡度與縱坡較大道路的縱坡一致。

第二,主要道路與次要道路相交時,主要道路的縱、橫斷面均維持不變,而將次要道路雙坡橫斷面,逐漸過渡到與主要道路縱坡相一致的單坡橫斷面,以保證主要道路的交通便利。

第三,設計時至少有一條道路的縱坡方向背離交叉口,以利于排水。

第四,排水問題也是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通過縱斷面設計找出整條道路的匯水點處并在平面上布設出合理的雨水井位置。雨水井應與已有檢查井位置相近,以便于過街管與地下排水管線相接。

3、道路橫斷面設計中的常見問題

對于道路周邊地形復雜、橫斷面型式多樣的特殊路段,只標示出一個標準橫斷面是遠遠不能反映出道路斷面的真實情況的,另外就是非機動車道寬度確定的問題。首先,設計規(guī)范中規(guī)定非機動車道自行車寬度為1米,在工程實踐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些自行車用于運載,行駛速度較慢,普遍存在自行車超車現(xiàn)象。在傳統(tǒng)的斷面上,自行車時有借道機動車道超車,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在近幾年廣泛應用的人非共板的斷面上,為保護行人安全往往采取隔離措施,使人、自行車獨立分隔,自行車在狹窄的空間中行駛,遇到前方阻礙后便無法超車,造成整條車道的交通延誤。由此看來在設計上自行車道的寬度應適當加大,并設置不小于2條車道的自行車道,每條寬度不應小于1米。

4、交通安全中的常見問題

交通分析是城市道路設計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其主要內容包括流量、流向、車輛組成、車速、周邊路網等的系統(tǒng)考慮,該環(huán)節(jié)應該在設計前期工作中,進行認真調查和系統(tǒng)分析后得出結論。道路等級的定位、規(guī)模的確定都依賴于交通分析,項目籌備過程應注重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做好可行性研究報告。城市道路缺乏必要的交通分析,容易城市交通擁堵現(xiàn)象,這些都與路網交通分析不足有關。設計部門應給予充分重視,相關部門應大力支持,深入細致的做好方案、可行性研究、初設等設計前期工作,以保證施工圖的設計質量。

5、人非共板的問題

人非共板斷面意味著將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共面,由于其獨特的優(yōu)越性,近年來,該斷面被廣泛應用于城市道路設計中。該斷面體現(xiàn)了生態(tài)設計的理念,對斷面設計進行了改進和優(yōu)化。其不利的方面是給自行車和行人帶來了矛盾,自行車借道時易撞到行人,設計時應充分考慮這個因素,采取措施,如設置分邊石,并輔以點式分隔,即用間隔的花箱或盆景對行人和非機動車進行隔離,既提升了景觀效果,又利于安全。另外,人非共板在路口或單位出入口銜接時,對自行車行駛的連續(xù)性影響較大,自行車均需從共板的面通過過渡段下到相交路口的地面,同時也要避讓出入的車輛。如沿線銜接較多時可能存在的交通延誤和交通安全隱患。但從長遠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角度來看,城市建設應大力發(fā)展環(huán)保出行,隨著日后市民短途出行以自行車方式,遠途出行以公共交通方式的逐漸轉變,人非共板斷面還是利大于弊,在充分考慮各種問題優(yōu)化改良后,還是值得推廣的。

6、道路綠化中的常見問題

對城市道路設計時要重視綠化問題,而有的設計者忽略了這個問題。在進行道路綠化規(guī)劃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重視綠化對行車視線的誘導作用。對于設計車速較高的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從行車安全和駕駛員的心理狀態(tài)出發(fā),均需要視線誘導。在道路彎道外側及凸形豎曲線道路兩側種植高大喬木可以預示路線的變化,起到了很好的視線誘導作用,從而提高行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