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有码亚洲专区|国产探花在线播放|亚洲色图双飞成人|不卡 二区 视频|东京热av网一区|玖玖视频在线播放|AV人人爽人人片|安全无毒成人网站|久久高清免费视频|人人人人人超碰在线

首頁 > 文章中心 > 初中化學概念教學

初中化學概念教學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初中化學概念教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初中化學概念教學

初中化學概念教學范文第1篇

關鍵詞:初中化學;概念教學;夯實基礎;教學效率

初中階段是學生接觸化學的基礎階段,化學教師應重視學生基礎化學知識的夯實,幫助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相應的化學知識,確保學生能夠在化學道路上越走越遠。為了有效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要重視的就是學生的概念掌握情況,結合自身班級學生的實際化學基礎以及教材內容,合理選擇概念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程度地鞏固概念基礎。

一、以書面理解作為化學概念教學的出發(fā)點

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概念的接觸和理解都是從書面開始的。如學生在了解“溶液”概念的時候,首先會做的事情就是查詢書本,了解書本上對“溶液”會進行如何解釋。學生在了解書本對“溶液”的解釋以后,緊抓其中的關鍵詞,就能夠真正做到相關概念的理解和記憶。再如,書本對“化合物”的解釋是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對“單質”的解釋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二者都是通過純凈物這一關鍵詞進行展開解釋,并做到相關聯(lián)概念的顯著區(qū)分。學生結合純凈物這一關鍵詞,將不會把化合物和單質同其他概念諸如金剛石、石墨進行混合,從而能夠顯著提升自身的化學概念學習效率。

二、巧妙借助多媒體技術形象生動的展示化學概念

化學學科的概念不僅繁多,同時也具備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在學習時候具備一定的記憶難度。為了幫助學生生動形象地進行化學概念的記憶,教師可以結合概念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圖片、文字以及聲音相結合,具備其他教學輔助工具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對于化抽象為具體的進行教學可以起到推動作用。為此,化學教師需要積極吸收新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技術,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方法,結合具體的概念內容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最大化地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功效。當然,在使用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不要為了使用多媒體而使用多媒體技術的現(xiàn)象,這樣只會給教學帶來負面效果。例如,我在講述和“分子、原子、離子”相關的概念的時候,由于學生在已有的實驗條件下很難直接觀察到這些粒子,所以在直接進行概念理解記憶的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障礙。為了幫助學生化抽象為具體的記憶相關的概念內容,做到三者的準確區(qū)分,在進行概念講解的過程中,我借助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呈現(xiàn)在生物體內粒子的分布情況,以及三者是如何進行運動的。通過多媒體技術生動形象的展示,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程度的理解三者的概念和區(qū)別,從而能夠顯著提升自身概念學習效率。

三、通過化學實驗強化學生對化學概念的理解

化學學科具備強烈的實驗屬性,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化學實驗幫助學生認知相應的化學概念,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化學概念學習效率的教學目的。通過實驗進行化學概念學習,學生也能夠理解概念產(chǎn)生的來龍去脈,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瘜W實驗教學通常也具備濃厚的趣味性,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由此,學生就能夠化被動為主動地進行相應內容的學習,進一步提升自身概念學習的效率。例如,我在帶領學生學習“質量守恒定律”相關的概念的時候,學生首先查閱了書本對“質量守恒定律”的解釋:參加反映前的各物質質量綜合等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質量綜合。學生查閱之后并不能夠對這個概念做到準確的把握。此時為了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這個概念的來龍去脈,我?guī)ьI學生進行了磷的燃燒實驗。實驗開始之前,我首先讓學生準備好一個密閉容器,酒精燈以及托盤天平。在實驗開始之前測量密閉容易和磷的總質量。在酒精燈的作用下,磷逐漸分解消失,此時再測量密閉容器內的總質量發(fā)現(xiàn)質量和之前一樣。由此,學生就能夠理解何為“質量守恒定律”,從而真正做到借助實驗對相應的化學概念準確理解。

四、結合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帶領學生完成概念學習

化學知識都是前后聯(lián)系的。學生在進行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很容易遺忘已學的知識。這對于學生的概念學習而言是極為不利的。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初中化學教師,要能夠意識到教學過程中的此類現(xiàn)象,及時進行教學手法的改進,避免此類教學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就教學的新知識的概念,拿出學生已學的舊知識的概念,引導學生進行新舊知識概念對比,發(fā)現(xiàn)其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通過此類方法進行概念學習,就能夠做到強化對相應的概念的理解,并且能夠及時鞏固已學的內容,真正的做到概念學習的一步一個腳印,并在化學學習道路上越走越遠。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基礎階段,化學教師應重視學生化學學科的學習,做好化學概念教學工作,幫助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到化學最大程度夯實自身的化學基礎。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在化學學習的基礎階段就對化學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做到化被動為主動的學習。由此,學生才能夠借助夯實的化學基礎在化學學習道路上走得扎實,走得遠。

作者:孫加梅 單位:連云港市城頭初級中學

[參考文獻]

初中化學概念教學范文第2篇

一、分解化學概念幫助學生理解

一般情況下,化學概念比較精練,抽象、涉及的知識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含義比較深刻,內容比較復雜,學生理解起來難度比較大。因此,教師必須對化學概念進行分解和講解,找出關鍵詞,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如“溶解度”的概念,因為句子比較長,涉及知識面比較廣。教師在講解時可以將其分解開,找出關鍵詞。首先強調在一定溫度下;其次說明溶劑的量;再次,強調一定要達到飽和狀態(tài);最后,指出在滿足以上條件時,需要溶質的量。這是四個限制條件,必須在滿足這四個限制條件的情況下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二、用實驗法進行化學概念教學

教師用語言表述化學概念可能對學生來說接受和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可以用實驗教學法讓學生加深對概念的體驗和理解。如關于制氧器的實驗,要引入催化劑的概念。教師在實驗前,可以先讓學生預習課本內容,再進行實驗。通過實驗得出結論:二氧化錳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沒有改變,但二氧化錳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這就是二氧化錳的特性,是一種催化劑,此時教師可以引出催化劑的概念,從而使學生對催化劑有更透徹的理解。

三、注意歸納和總結化學概念

教師在初中化學概念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歸納和總結。例如:在一章講完之后,教師可以對這一章所有化學概念進行歸納和總結,分析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例如:教師在講完原子、分子、元素、單質、化合物等概念之后,可以總結這些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突出元素在這些概念中的主導地位,揭示這幾個概念的關系。同時,教師可以針對這些概念出一些相關習題,讓學生練習和鞏固,啟發(fā)學生的化學思維,提高用化學概念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四、注意化學概念內涵和外延的理解

教師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講解。學生在理解初中化學概念時,是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過程。但是因為學生知識面有限,所以對概念的理解不可能特別深入和全面。例如:燃燒的概念必須強調兩點。首先是有可燃物,其次是溫度達到著火點溫度,最后是必須有氧氣,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這就是燃燒這一概念的內涵。又如在講氧化還原反應時,要考慮知識的連貫性,再設計試驗進行操作,最后得出凡是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一定會改變”這一結論,同時可以指出這個概念在高中化學學習時將進一步深入化。

五、利用圖表和多媒體分解化學概念

化學概念的語言表述比較抽象,概括性比較強,有的概念中還有一些隱含條件。因此,對初中化學概念教學可以設計一些圖表和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化學概念。例如:教師在講分子、原子、元素等概念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制作多媒體動畫,通過形象的聲音,色彩和形狀幫助學生從感性層面認識這些概念,再通過分析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抽象的化學概念。

六、教學生學會理解記憶

很多學生對化學概念的理解是一種死記硬背的狀態(tài),這種記憶不是長期記憶,而且記憶效率比較差,理解記憶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概念記憶方法,可以防止死記硬背,容易遺忘,不會運用概念的情況。因此,教師進行化學概念教學時,要注重理解記憶,分析化學概念,發(fā)現(xiàn)化學規(guī)律,明確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記憶起來更容易一些,這種理解性記憶,一旦記住就不容易忘記,而且可以更好地運用。

七、理解化學概念的實質

初中化學概念教學范文第3篇

一、在生活中感悟化學

生活中處處都是化學。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是化學;哺乳動物的呼吸作用是化學;蘋果氧化是化學;火的燃燒就更是化學。我們有著這么豐富的化學學習資源,我們怎么能不用起來呢?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我們要注重引導學生學習化學是要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生活中感悟化學。例如在學生在學習九年級下冊《生活中常見的鹽》這一課題時,我先從生活中最常見的食鹽來導入課文,逐漸引入化學上給食鹽的概念定義。

二、重視概念內容的分析

1.找出概念內容的關鍵詞

教材在編排概念定義的時候,都是經(jīng)過多次斟酌、幾番修改的、概念如果錯了,也就意味著學生的理解會完全出現(xiàn)偏差。我們教師在講解概念時,應該牢牢抓住定義的關鍵詞,引導學生找出關鍵所在,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概念。例如在初中化學中常常容易弄混的三個概念“氨、銨、胺”,我們可以抓住“氨”概念中的無色氣體,讓學生記住它的氣字偏旁,加深他們的記憶。而“銨”帶一個單位正電荷的原子團,由此抓住他的金屬特性繼而記住它,“月”字旁的“胺”是有機物。抓住他們概念的關鍵所在更有助于學生的記憶和區(qū)分。

2.對較復雜的概念進行分解剖析

在講解概念時,我們有時會碰到較為復雜、難懂的長概念,直接向學生講的話,學生有可能會覺得抽象難懂。因此,教師必須學會對此類的長概念進行分解、剖析,將定義直觀地展現(xiàn)給學生。如概念“電解,指的是電解質溶液在電流作用下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過程?!庇捎趯W生沒有接觸過太多關于電解的知識,所以這一概念對他們來說比較生澀難懂。因此,我們可以將這一概念分解成三個部分:電解質溶液、電流作用、化學反應。首先講解什么是電解質溶液,然后解釋電流反應,讓學生對這一抽象概念能夠了解地更清晰。

3.注意概念的內涵和延伸

從教材出發(fā),我們對概念的解讀應該更加深入,拓寬學生的視野。教學不應局限于教材內,更應該有教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例如教材中給出“碳”的概念:一般指元素名稱,是核電荷數(shù)為6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有廣泛、概括的含義。但我們知道生活中還有一個類似的“炭”,容易造成學生疑惑。我們教師應該注意到這一點,給出延伸的“炭”的概念:指具體的有形的物質,如焦炭、煤炭、炭黑、活性炭等,這些都是碳元素的游離態(tài)。這樣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也讓他們區(qū)分這兩個相似的概念。

三、重視化學中的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在化學的教學中必不可少。如果想要避免枯燥乏味的概念式教學,不妨試著用實驗的結論去引出概念的教學。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更引發(fā)了他們對實驗的思考、加深了他們對于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課堂上我們可以用漂白劑漂白布料,提出問題:這里發(fā)生變化的究竟是什么呢?引導學生開始思考:這里的漂白是指染料(有機物)或有機色素變?yōu)闊o色物質,實質上是一種化學變化。這里發(fā)生變化的實質上不是布料本身,而是上面的有機色素。然后再次提出問題:生活上還有一種衣物的褪色,和這里的漂白是一種性質的嗎?可以再設計一個小實驗:把木炭投入盛有紅墨水(用水稀釋過)的錐形瓶里,輕輕振蕩,溶液為無色??梢钥闯鲞@里的有機物褪色不是漂白,這里并沒有性質的變化,由此可見這是一種物理變化。在這兩個對比實驗下,本來對于學生來說模糊的概念,在他們自己的觀察下變得清晰。所以,我們化學教師一定要善于利用實驗來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概念。

初中化學概念教學范文第4篇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概念;教學

化學概念是用簡練的語言高度概括出來的,常包括定義、原理、反應規(guī)律等。其中每一個字、詞、每一句話、每一個注釋都是經(jīng)過認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義,以保證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學性。所以化學中的概念是最基礎的化學知識,也是化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學生認識物質屬性極其規(guī)律的起點。特別在初中化學教材中,基本概念幾乎每節(jié)都有,而化學概念是學習化學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準確地理解概念對于學好化學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都比較差,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化學概念的教學,把好這一關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文筆者就新課程教學改革中,如何做好初中化學概念教學進行闡述。

一、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講清概念中關鍵的字和詞

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深刻領會化學概念的含義,教師不僅要注意對概念論述時用詞的嚴密性和準確性,同時還要及時糾正某些用詞不當及概念認識上的錯誤,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習慣。比如,在講“單質”與“化合物”這兩個概念時,一定要強調概念中的“純凈物”三個字。因為單質或化合物首先應是一種純凈物,即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然后再根據(jù)它們組成元素種類的多少來判斷其是單質或者是化合物,否則學生就容易錯將一些物質如金剛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單質(因它們就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同時又可誤將食鹽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們就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又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電解質電離時所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酸?!逼渲械摹叭俊倍直闶沁@個概念的關鍵了。因為有些化合物如NaHCO3,它在水溶液中電離時既有陽離子H+產(chǎn)生,但也有另一種陽離子Na+產(chǎn)生,陽離子并非“全部”都是H+,所以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講酸和堿的定義時,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區(qū)別酸與酸式鹽、堿與堿式鹽。所以教師在化學概念的講解中必須要講清概念中的字和詞,同時學生也會養(yǎng)成對概念學習的嚴密的思維習慣。

二、對比較復雜的化學概念要進行剖析,讓學生加深理解

在化學教材中對一些含義比較深刻,內容又比較復雜的概念在講解中要進行剖析,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學的一大難點,不僅定義的句子比較長,而且涉及的知識也較多,學生往往難于理解。因此在講解過程中,若將組成溶解度的四句話剖析開來,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其一,強調要在一定溫度的條件下;其二,指明溶劑的量為100g;其三,一定要達到飽和狀態(tài);其四,指出在滿足上述各條件時,溶質所溶解的克數(shù)。這四個限制性句式構成了溶解度的定義,缺一不可。又如在學習“電解質”概念時,學生往往容易將“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甚至同金屬的導電性混淆在一起,導致學習中的誤解。因此教師在講解時,可將“電解質”概念剖析開來,強調能被稱為電解質的物質①一定是化合物;②該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有導電性;③條件是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二者居一即可,所以概念中用“或”不能用“和”。教師在教學中若將化學的一些比較難的概念這樣逐字逐句剖析開來講解,及時糾正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誤解,抓住特征,使一個概念與另一個概念能嚴格區(qū)分開來,從而使學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三、在化學教學中要用恰當?shù)姆椒ㄖv清概念

在化學教材中,有些概念的講解要注意方法,比如從正面講完之后,再從反面來講,可以使學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講了“氧化物”的概念“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種是氧元素,這種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著提出一個問題:“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為什么?”這樣,可以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反復推敲,從而引導學生學會抓住概念中關鍵的詞句“由兩種元素組成”來分析,由此加深對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對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教師在課堂中要做好化學概念教學的策略

1.在化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加強直觀教學

初中學生由于年齡特征原因,他們的思維主要以直觀為主。因此,在進行化學概念教學時,要盡量利用直觀的手段。比如,原子、分子的結構,它們是微觀粒子,看不見,摸不著,學生想象不出來。這時候,老師可以用模型來幫助學生的認識原子、分子等微觀粒子的結構,從而形成原子、分子等概念。多媒體技術也是很好的直觀教學,因此在具體的化學教學中,我們應該重視它、用好它。比如,學生對“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边@一概念總是不理解,很多學生根據(jù)這個概念,還錯誤的認為分子比原子大。利用多媒體動畫,可以讓化學反應過程清楚的展示出來,讓學生清晰的看到:在化學反應時,分子分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2.教學中必須讓學生理解化學概念的本質

對化學概念的理解不能是支離破碎的,而應該是全面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并能利用化學概念解決實際問題。如果學生不能深刻的理解化學概念,他們只能死記硬背的學習概念了。學生死記化學概念,就不會靈活運用,那就等于沒有掌握化學概念。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要幫助學生理解化學概念的本質。比如,對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學習,要強調判斷的標準是看有無新物質的生成,有新物質生成的就是化學變化。比如,水變成水蒸氣,很多學生錯誤的認為它是化學變化,那就要向學生講清楚:水蒸氣的本質仍然是水,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不是新的物質,因此它屬于物理變化。同樣,水結成冰、電燈發(fā)光等變化,都沒有新的物質生成,它們都屬于物理變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利于剖析的方法對概念進行教學,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概念的內在含義。

3.在講解中用對比方法幫助學生正確的形成概念

化學上很多概念具有對立性,如果在教學中采用對比的方式進行,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領會概念的含義,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分解反應與化合反應;純凈物與混合物;單質與化合物等等,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對比就能有效的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它們。

4.教師應加強實驗教學幫助學生建立化學概念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化學教學中無任怎樣重視實驗都不過分的。在初中化學概念教學中,同樣要重視發(fā)揮化學實驗的作用。比如,飽和溶液與未飽和溶液,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親手配制,這樣能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其含義。同樣,溶解度、質量守恒等概念,都可以用實驗讓學生建立概念。否則,老師空洞的講解,只能使學生聽的枯燥。

5.課堂中要通過各種訓練幫助學生鞏固化學概念

初中化學概念教學范文第5篇

關鍵詞:化學教學;化學概念;教學對策

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其引人入勝之處就在于當認知這一充滿感性的科學世界時,需要認知者豐富而抽象的理性智慧。而化學概念是根據(jù)化學變化的現(xiàn)象、實質和事實高度概括出來的知識,是學好化學的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概念的講解過程常表現(xiàn)在新舊觀念相互作用的集中體現(xiàn),是新經(jīng)驗對已有經(jīng)驗的影響和改造,它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是,初中學生學習化學概念往往存在著很大的困難,需要我們認真研究解決。

一、造成學生化學概念學習困難的原因

1.學生個體之間經(jīng)驗的習得方式與認知能力存在著差異,九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正處于從具體運算到形式運算的關鍵發(fā)展階段,個體之間的思維發(fā)展并不平衡,不少學生由于缺乏科學學習的具體經(jīng)驗積累,難以直接接受抽象概念并運用概念進行思考和高級的認知建構。

2.化學概念繁多,又相互關聯(lián),這樣就造成了學生記憶的困難。

3.化學概念抽象,難理解。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比如分子、原子、元素這樣一些概念非常抽象,往往造成學生學習上的困難。

4.由于化學學科的特點,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造成學生認知的障礙,往往使學生感覺到難以接受。

5.從學生學習的認知基礎看化學概念學習的困難。

此外還有教師的不合理教學,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是很大的。

二、初中化學概念的教學方法

如何解決上述學生化學概念學習的困難,高效地進行化學概念教學?下面筆者談談初中化學概念的教學方法:

1.解剖概念內容,幫助學生理解

化學概念不僅用詞嚴密,而且非常精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一些含義比較深刻,內容又比較復雜的概念進行剖析、講解,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學的一大難點,不僅定義的句子比較長,而且涉及的知識也較多,學生往往難以理解。因此在講解過程中,若將組成溶解度的四句話剖析開來,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其一,強調要在一定溫度的條件下;其二,指明溶劑的量為100g;其三,一定要達到飽和狀態(tài);其四,指出在滿足上述各條件時,溶質所溶解的克數(shù)。這四個限制性句式構成了溶解度的定義,缺一不可。

2.分清概念中的層次和要點

概念教學,要指導學生全面地認清概念的本質屬性和應用范疇,分清概念中的層次和要點。如講解質量守恒定律時,可將概念分為以下層次進行理解:①“質量總和”是指反應物,且指完全反應的那部分物質;②生成物是指反應后生成的所有物質;③“質量守恒”的實質是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沒有變化。再如,剖析“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這個概念時,可抓住以下幾個要點分層理解:①定義的對象是固體物質。②定義的前提條件是:溫度一定;溶劑為100克;溶液是飽和狀態(tài)(注:三個前提條件缺一不可)。③定義中規(guī)定的單位是克。④影響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質、溶劑的性質及溫度。

3.注重概念的形成發(fā)展過程

比如說相對原子質量,1803年道爾頓首先提出,以氫原子質量為1作為原子量的標準,用比較方法測定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對質量。后來鑒于氫的化合物不如氧的化合物多,為了測定原子量的方便起見,改用氧元素的一個原子的質量為16作標準,來測定其他元素的原子量。后來發(fā)現(xiàn)自然界中的氧含有三種同位素,物理界改用氧16等于16作為標準,但化學界仍采用天然氧等于16作標準。物理學和化學學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原子量標準不同很容易引起混亂。1959年國際化學聯(lián)合會、物理聯(lián)合會一致同意,以碳12質量的1/12作為原子量的標準。

4.抓變式,巧變形

有些概念若死記硬背,是很難理解和應用的,但若結合概念的內容改寫成公式或其它形式來表示,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化學反應基本類型”可用下列形式表示:

1.化合反應:A+B=AB

2.分解反應:AB=A+B

3.置換反應:A+BC=AC+B

4.復分解反應:AB+CD=AD+CB

通過如此的變式或變形,則比文字敘述更簡明、清晰,給學生一種深刻的印象。

5.新舊知識連綴成有機的整體

在化學概念中,有些概念之間雖有本質的不同,但也有相互聯(lián)系的一面。教師在教學中講解新概念時,可提出與已學過的有聯(lián)系的概念作類比,尋求它們的內在聯(lián)系和本質差異,避免概念混淆。如“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qū)別在于能否生成其它的物質;“混合物”和“純凈物”的區(qū)別在于是否同分;“分子”和“原子”的區(qū)別在于化學反應中能否再分;“單質”和“化合物”的區(qū)別在于是否同元。列表比較也是一種比較好的類比方法。如:

? 相同點 不同點

燃燒 發(fā)生了

氧化反應 發(fā)光發(fā)熱 、反應劇烈

緩慢氧化 發(fā)熱而不發(fā)光 、反應緩慢

自燃 由緩慢氧化引起的燃燒

通過類比,不僅可防止概念的混淆,而且還能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同時亦可“溫故而知新”把新舊知識連綴成有機的整體。

6.學生要充分理解概念之內涵,明確概念之外延

例如,講解質量守恒定律時,內涵是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有變,原子個數(shù)沒有增減,原子質量沒有變。即參加反應各物質質量和等于生成各物質質量和。外延是一切化學變化都滿足質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釋。講解燃燒時,內涵是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外延是一切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例如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等。

總之,在進行化學概念的教學中,要抓住每個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詞、句子以及相關特征,把概念講清楚、講透徹、搞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只要我們從實際出發(fā),抓住學生學習概念的特點,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改進教法和學法,尋找其規(guī)律和技巧,概念教學的難點就一定會突破。

參考文獻:

[1]韓斌.新課程初中化學概念及理論教學的幾種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8(5).

[2]楊軍峰.認知同化論在初中化學概念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縱橫,2004(5).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縣洪關鄉(xiāng)河堰學校 Abstract: Chemistry concept is a kind of knowledge which are highly summarized according to the phenomenon, substance and fact of chemical changes, and the basis of learning chemistry and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