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有码亚洲专区|国产探花在线播放|亚洲色图双飞成人|不卡 二区 视频|东京热av网一区|玖玖视频在线播放|AV人人爽人人片|安全无毒成人网站|久久高清免费视频|人人人人人超碰在线

首頁 > 文章中心 > 機電設備評估

機電設備評估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機電設備評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機電設備評估

機電設備評估范文第1篇

關鍵詞:高科技成果;能源機電設備;評估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能源產業(yè)快速發(fā)展,能源開發(fā)速度越來越快,這就對能源機電設備的使用和維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機電設備本身科技含量就高,因此對能源機電設備的監(jiān)測和評估就需要高科技的支撐。本文在分析能源機電設備的評估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的同時,介紹了一種基于GIS技術的可視化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設計,以期利用現代高科技成果來實現能源機電設備的實時監(jiān)控與評估。

1 能源機電設備評估應該注意的問題

為了能夠準確的對能源機電設備進行評估,評估人員就應該了解機電設備評估應該注意的問題,掌握科學的評估方法,才能正確對設備運行狀態(tài)做出準確的判斷。能源機電設備的評估應該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應該了解整個能源行業(yè)所使用的機電設備類型,細分出哪些設備室機器設備,哪些設備是電氣設備,還有哪些設備是用于采掘系統(tǒng)的,哪些設備又是用于井下運輸與井筒提升系統(tǒng)的。只有正確的掌握了這些機械設備的分類,才能對設備的評估做出準確的判斷。

2 基于GIS技術的可視化系統(tǒng)構建

2.1 數據庫建設

對于整個系統(tǒng)的構建中,數據庫的建設使至關重要的。可視化系統(tǒng)的數據庫建設包括兩個方面:圖形數據庫和屬性數據庫。對于圖形數據庫的建設,首先要選擇正確的比例尺,這樣就可以保證地圖的精確性。圖形數據庫包括礦井的井下巷道布置圖、設備分布圖、配電系統(tǒng)圖,涵蓋了井下所有的機電設施、巷道等信息。圖形數據庫明確的表明了各個設備的位置信息,可以方便在以后的觀測中,通過圖形界面至關的觀察到各個設備的實時運行狀態(tài)。將各個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信息制作成電子文檔,錄入到數據庫中,這樣數據庫就涵蓋了所有設備的運行參數。此外,為了保證設備的運行參數能夠實時的被傳送到監(jiān)控中心,可以利用無線傳輸技術進行數據的實時傳送,保證系統(tǒng)能夠實時的監(jiān)測到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

2.2 系統(tǒng)的建設

整個系統(tǒng)的構建是采用超圖公司的Superman組件,在VC++的環(huán)境下設計開發(fā)的。開發(fā)的可視化管理系統(tǒng)界面,可以有效的對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進行實時監(jiān)控,對系統(tǒng)的各個模塊建設可以達到高效管理的目的。整個系統(tǒng)分為五個模塊,分別是基本操作模塊、數據接口模塊、數據查詢模塊、預警模塊和設備運行狀態(tài)評估模塊。為了保證設備運行參數能夠被實時監(jiān)測,需要借助傳感器和射頻標簽等傳感設備,能夠高效、準確的采集到設備運行參數,并通過無線傳輸技術將其傳回系統(tǒng)控制中心。

1、對于基本操作模塊,其任務主要是更新數據庫和地圖信息,保證設備管理人員能夠有效的獲得設備運行的圖形界面。2、數據庫接口模塊主要負責接受實時的監(jiān)測數據并將數據傳送到系統(tǒng)中,在這個模塊中,需要利用對無線傳輸過來的信息進行處理,分析設備運行參數,然后將信息傳輸到數據庫當中,保證系統(tǒng)能夠監(jiān)測到設備的實時運行狀態(tài)。3、數據查詢模塊主要是負責設備運行信息的實時和歷史查詢,幫助管理人員能夠全面了解設備運行情況。4、預警模塊負責對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進行監(jiān)測并預警。當設備的運行出現狀況時,預警模塊要及時的通知設備管理人員,及時對設備進行修復,減少設備故障帶來的損失。5、設備運行狀態(tài)評估模塊負責對設備運行狀態(tài)信息進行全面分析,預測設備未來運行可能出現的狀況,預防問題的出現。在這個模塊中,要對設備的電流、電壓和工作時間等信息進行分析評估,結合設備可能出現的問題、設備運行的歷史參數對設備做綜合分析,對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綜合評估,為設備的高效、穩(wěn)定運行提供技術上的支持。

2.3 系統(tǒng)應用

本系統(tǒng)的核心功能就是對能源機電設備的狀態(tài)評估,通過可視化系統(tǒng),對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進行實時的監(jiān)測,分析設備的歷史運行狀態(tài),掌握設備運行的一般規(guī)律,將設備的現行運行信息進行整理,以便日后的估測。同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對設備進行檢修,減少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

3 結語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成果應用到了能源機電設備的監(jiān)測評估當中,由于機電設備的復雜性已經能源開采加工的隱蔽性,使得能源機電設備的監(jiān)測非常困難,而基于GIS技術可視化監(jiān)控系統(tǒng),能夠有效的對能源機電設備進行實時的監(jiān)測,并對設備運行狀態(tài)進行分析,預測設備故障,為設備的檢修提供參考,促進能源機電設備的高效運行。

參考文獻

機電設備評估范文第2篇

關鍵字:R&D國際化; 改進的拉開檔次法; 評估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Evaluation of Electronic and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empirical research on panel data of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in China

ZHANG Hong ,WANG Daoping1 ,ZHOU Chao1,ZHANG Zelin2

(1.College of 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on,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China; 2. College ofEconomics and Trade,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China)

Abstract: Since electronic and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D InternationalizationIt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 and region .how to conduct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has a significant meaning .Firstly,The paper 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lectronic and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D capital, organization, activity and output. Then, An improved Scatter-Degree approach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the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in China.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level of electronic and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our country were putforward by comparing and analysing the results both horizontally and longitudinally..

Keywords: R&D internationalization,;Improved Scatter-Degree approach; Evaluation

1 引言

R&D國際化是指R&D資源和活動的跨國界行為。R&D國際化的興起是經濟全球化不斷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對于國家或區(qū)域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一般說來,對R&D國際化把握得好,可以對一個國家的科技、經濟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但把握不好,也可能對一國的科技、經濟安全產生不利影響[1]。隨著我國企業(yè)R&D國際化的不斷發(fā)展,如何對其進行有效的評估已成為企業(yè)本身發(fā)展的需要,也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從目前國內的研究來看,比較普遍的是從整體上對所有企業(yè)R&D國際化活動進行評估[2]-[5],少有專門針對具體產業(yè)的研究。近年來國內出現了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的專利技術、技術訣竅、許可證跨國交換活動,外國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亦在國內設立研究所、研究中心、研究開發(fā)公司,建立國際技術聯(lián)盟,簽署R&D合作,實施研發(fā)項目合作等R&D國際化行為。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實施R&D國際化戰(zhàn)略,有利于提高其國際競爭力和國家的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對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R&D國際化水平的評估是其進行國際化經營戰(zhàn)略選擇的前提,但國內對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見。

鑒于此,本文擬運用一種完全基于數據挖掘的綜合評價方法――改進的“拉開檔次法”,客觀、透明、不含主觀色彩對我國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的R&D國際化水平進行考察,從“橫向”與“縱向”的角度評估其國際化水平,以期為提高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R&D國際化強度,吸收更多的國外資金和促進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改造升級、迅速融入全球技術創(chuàng)新網絡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

2 改進的“拉開檔次” 綜合評價法

“拉開檔次”法[6][7]是一種通過最大限度地體現被評價對象之間差異的方法來確定不同的權重系數,對各年的指標值進行客觀、透明且不含主觀色彩的綜合評價或排序。

設評價指標 的線性函數 為系統(tǒng)的綜合評價函數。式中 是 維待定的權重系數向量, 為被評價的狀態(tài)向量,其構成的矩陣為 。對于給定的原始數據 ,進行無量綱標準化,得出矩陣 。

令 其中 因此得綜合評價函數為,“拉開檔次”法確定權重系數的原則是最大限度地體現出各被評價對象之間的差異,即是求權重系數向量 ,使得 對 個系統(tǒng)取值的方差盡可能的大。

而變量 按 個系統(tǒng)取值的構成的樣本方差為

注意到原始數據的標準化處理,可知 ,把 代入得 ,其中 。

限定 ,求上式的最大值,也就是求 ,使得

對于上述數學規(guī)劃問題,當 為 的最大特征值所對應的標準特征向量時, 取極大值。這樣我們根據矩陣 求出 ,得出 的特征值和標準特征向量,取最大特征值對應的特征向量為 ,評價函數 ,比較這 個 值, 值越大表示其綜合價值越好。

通常為便于比較,傳統(tǒng)的“拉開檔次”法會把上述 值進行平移放大處理,但當有多組 值時,這樣處理得到的值只能進行“縱向”比較,各組值之間并不能進行“橫向”對比分析,而本文的R&D國際化評估是從資金、機構、活動、產出綜合來衡量的,為便于通過評分值直接比較這四個方面的發(fā)展變化,改進的“拉開檔次法”按以下公式[8]將原始得分值轉換成百分制形式:

其中 表示第 年評估對象的百分制得分值, 為第 年評估對象的原始得分值,

為對應幾個原始得分值中最大的得分值,為對應幾個研究對象原始得分值中最小的得分值,經過這樣處理之后每個指標的取值區(qū)間為[0,100], 然后對轉換后的得分值進行排序, 即可對各評估對象進行橫向綜合評估比較。

3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R&D國際化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

企業(yè)R&D國際化是指某一國外主體在該國開展R&D活動,創(chuàng)造R&D產出的水平與從該國“走出去”的主體在國外開展R&D活動,創(chuàng)造R&D產出的水平之和[2]。鑒于目前我國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海外R&D總體水平較低且缺乏相關數據統(tǒng)計資料,本文對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R&D國際化進行評估時主要針對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外資企業(yè)在我國的R&D行為,從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外資企業(yè)R&D資金國際化、R&D機構國際化、R&D活動國際化、R&D產出國際化四個層面來分析電子與通訊設備制造企業(yè)R&D國際化水平的評估內涵:

1)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R&D資金國際化:

企業(yè)的科技活動經費籌集額、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額、科技機構經費是評估其R&D資金國際化的主要指標之一,因為資金的籌集與支出影響著企業(yè)的科技與研發(fā)人員數量、開展科技活動的能力。本文還選取了技術改造、引進、消化吸收支出額和購買國內技術經費支出作為評估指標,嚴格來講這幾個指標不屬于研發(fā)活動的主要內容,但它間接表明了企業(yè)研發(fā)能力的強弱以及利用國際研發(fā)成果的能力,對進一步的研發(fā)活動具有重要影響。

2)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R&D機構國際化:

企業(yè)中擁有的科技活動人員數、科技機構人員數量相當程度地決定了R&D機構國際化活動的質量;另外外資企業(yè)中有科技活動的企業(yè)數、科技機構數也是R&D機構國際化評估的主要指標。因此本文選取科技活動人員數量、科技機構人員數量、有科技活動的企業(yè)數、企業(yè)科技機構數這四個指標來評估R&D機構國際化水平

3)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R&D活動國際化:

企業(yè)R&D活動國際化主要指其涉外研發(fā)活動。學者們普遍認為專利申請數能較好地反應R&D活動的水平,但是,專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中間產品,它反映了新技術知識,卻沒有反映新知識是否有經濟價值。許多學者指出了專利在衡量R&D活動時的諸多缺陷,并不是所有的創(chuàng)新都會申請專利,不同專利的經濟價值也有很大差異。因此本文還引入了更為直接的衡量R&D活動水平的指標――新產品開發(fā)項目數和科技活動項目數作為補充。

4)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R&D產出國際化:

本文選取了企業(yè)的專利申請數、新產品開發(fā)項目數、科技活動項目數作為R&D活動國際化水平的評估指標,但是這些指標無法鑒別R&D活動的產出。因此本文選取了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擁有的發(fā)明專利數、新產品銷售收入和新產品工業(yè)總產值這三項指標評估R&D產出國際化水平。同樣的為了避免指標的重復計算,沒有把企業(yè)R&D產出的相關指標占全國相關指標的比重等指標納入評估體系。

根據以上分析,構建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R&D國際化評估指標如圖1所示。

4 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R&D國際化的綜合評估

4.1 數據來源與預處理:

本文選取2004~2009年《中國科技統(tǒng)計年鑒》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類大中型三資企業(yè)的相關數據進行運算。作為R&D國際化的評估這里需要指出,中國目前的相關統(tǒng)計并沒有包含所有的外資企業(yè),按大中型工業(yè)企業(yè)(三資)的口徑來衡量,在統(tǒng)計分析上有一定程度的低估。

為了使不同的指標能進行比較,我們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標準化處理,即取

其中 為 的均值, 為標準差。結果如表1-表4所示:

4.2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R&D國際化的評估:

(1)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R&D資金、R&D機構、R&D活動和R&D產出國際化評估

由表1得R&D資金國際化無量綱標準化后的數據矩陣為:

(2)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R&D國際化的綜合評估:

由表1-表4數據可得R&D國際化無量綱標準化后的數據矩陣 ,令 ,由matlab7.3編程得到對稱矩陣 的特征值 及對應的標準特征向量 分別為:

4.3 結論:

通過對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外資企業(yè)R&D國際化評估結果匯總表進行縱向和橫向比較,可得結論如下:

1)從“縱向”來看,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外資企業(yè)R&D資金、機構、活動及產出國際化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總趨勢是增加的,反映出我國通信設備制造業(yè)吸引的外商R&D投入穩(wěn)步增長,外商R&D機構的實力從“數”和“量”上都得到了提高,外商投資企業(yè)發(fā)明創(chuàng)造活動日益活躍,產出也不斷增加。

2)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外資企業(yè)R&D國際化水平的也是逐年提升的,2008年以82.9228分名列第一,這既與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R&D國際合作趨勢不斷加強有關,更與我國近年來采取各種傾斜政策吸引外商的努力密不可分。但是我國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外資企業(yè)R&D資金投入占到整個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R&D資金投入的比重還是不太高,有待進一步提高。

3)通過“橫向”比較我們發(fā)現:2003年R&D機構國際化和產出國際化得分高于R&D國際化綜合得分,說明該年R&D機構和產出國際化水平要好于R&D國際化總體水平;同理可知,2005年R&D資金和機構國際化水平要好于R&D國際化總體水平;2006年只有R&D活動國際化水平要好于R&D國際化總體水平;2007年R&D資金、活動和產出國際化水平要好于R&D國際化總體水平;2008年R&D機構和產出國際化水平要好于R&D國際化總體水平。

4)各年的R&D資金、人員投入對應的活動及產出效率是不一樣的,相對2006年的效率最高,R&D活動得分比資金和機構得分分別增加了9.1466、11.5618分,主要是因為新產品開發(fā)項目大幅的增加,但R&D產出提高的幅度不大,這提醒管理層應注意調整R&D投入的方向,加強對新產品開發(fā)項目的管理;2004年和2005年R&D活動得分相比資金、機構的得分均下降了,另外比較這兩年的數據相比可以發(fā)現,2004年的R&D資金及機構國際化得分比2005年的高,但是R&D活動、產出得分卻更低。由此可以說明,這兩年特別是2004年R&D投入未能得到合理而有效的利用,這也提醒企業(yè)應加強R&D的預算及資金分配的控制,從而提高R&D投入的效率。

5對策建議:

為進一步吸引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外資企業(yè)在中國進行R&D投資,以提高其R&D國際化水平,建議如下:

1)成立專門負責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R&D國際化的管理部門,其主要職能是對在華的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外資企業(yè)R&D國際化行為進行協(xié)調、管理,集中解決相關問題,在戰(zhàn)略和規(guī)劃上做出安排并進行政策研究;

2)完善相關人才培養(yǎng)、使用和激勵機制,為市場提供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使人才成為吸引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外資企業(yè)在我國建立研發(fā)機構的重要因素。當今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外資企業(yè)R&D國際化投資之所以主要集中在美國、歐盟、日本這三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是因為他們在這個領域具有優(yōu)勢地位,而相關研發(fā)人才的不足以及招聘上的限制是其國在我國建立研發(fā)機構最主要的障礙。為此可以采取下列措施:鼓勵技術參與收益分配,實行技術發(fā)明人持股制度,最大限度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重視并加大對國際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人才的吸引力度,對優(yōu)秀的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R&D人員,在戶口、出入境、子女上學、收入等方面給予政策優(yōu)惠;

3)政府采取相應的產業(yè)傾斜政策,引導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外資企業(yè)提高在我國R&D國際化水平。具體的措施包括:提供貸款擔保、對外國研發(fā)機構所需購買或租用的土地給予進一步的、對外資機構所需的進口設備和配件給予免稅,并簡化審批手續(xù),學習新加坡、印度等國吸引外資研發(fā)機構投資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經驗,如對研發(fā)機構向國內其他企業(yè)轉讓技術免征營業(yè)稅,對研發(fā)機構所得稅給予比生產性企業(yè)更長的免稅期;取消不必要及不合理的限制,給予外資研發(fā)機構以國民待遇;加強內外的宣傳力度,擴大國際合作交流;減少企業(yè)R&D國際化的交易成本;突出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制定法律明確產權歸屬,規(guī)范技術轉讓、轉移程序等。

參考文獻:

[1]黃魯成,羅亞非.R&D國際化研究[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2]肖文,候田,林高榜.R&D國際化水平及效率研究[J ]. 浙江大學學報,2009年7月第39卷第4期:161-170

[3]魯桐. 企業(yè)國際化階段、測量方法及案例研究[J ] . 世界經濟,2000 ,(3) :9 - 18.

[4]邱紅.高新技術企業(yè)國際化評估及案例分析[J ].中原工學院學報,2006,(17):9-13.

[5]謝光亞,高飛.中國通信制造業(yè)研發(fā)國際化投入產出模型分析[J ].未來與發(fā)展, 2008年第12期:7-11

[6]郭亞軍.一種新的動態(tài)綜合評價方法[J].管理科學學報,2002,5(2):50-54.

[7]郭亞軍.綜合評價理論、方法及應用[M].科學出版社,2007:126-127

[8]朱承亮,岳宏志,李婷.中國西部大中型工業(yè)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實證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9期:173-176

[9]Schumanetal. Measuring R&D Performance [J],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5,5(6).

[10]Daniel Sullivan.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 Firm[J]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4 ,25.

[11]elch , Lawrence , Luostarinen R. Internationalization : Evolution of a Concept [J ] . 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1988.

[12]趙彥云,張明倩.中國制造業(yè)產業(yè)競爭力評價分析[J].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5,5:23-30.

[13] 孫道軍,王棟. 高新技術產業(yè)集群下區(qū)域R&D投入與創(chuàng)新產出的實證研究[J]. 現代管理科學,2010年第6期

[14]王安宇,司春林,趙武陽. 知識生產組織模式演變及其對我國實施自主創(chuàng)新策略的啟示[J].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10年第6期

[15]任海云,師萍. 企業(yè)R&D投入與績效關系研究綜述――從直接關系到調節(jié)變量的引入[J].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年第2期

[16]吳林海,杜文獻. 中國R&D投入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基于1991~2005年間中國科技統(tǒng)計數據的協(xié)整分析[J]. 科學管理研究,2008(2)

[17]董正英,司春林. R&D項目的動態(tài)管理[ J ]. 研究與發(fā)展管理, 2002(6):19 - 24.

[18]施建軍.關于高新技術統(tǒng)計認識的幾點思考[J ]. 統(tǒng)計研究,1999(10).

[19]楊列勛.R&D項目評估研究綜述. 管理工程學報[J ],2002(3):325 - 342.

[20]沈娜,趙國杰. 企業(yè)國際化測評指標體系的構建[J ] . 中國軟科學,2001 , (10) :108 - 111.

[21]許慶端.研究與開發(fā)績效評價在中國:實踐與趨勢.科研管理,2002(1).

[22]Balock,G.. Technology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trategic Transfer through Supply Chains [R],Part of Doctoral Research at Haas School of Busines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機電設備評估范文第3篇

【關鍵詞】SF6氣體;SO2氣體;H2S氣體;狀態(tài)評估

1.引言

六氟化硫(SF6)氣體因其高耐電強度和良好的理化特性,是迄今為止最理想的絕緣和滅弧介質[1],其耐電強度是均勻電場中空氣耐電強度的2.5倍左右,滅弧能力是空氣的100倍以上。因此,六氟化硫(SF6)氣體廣泛應用于35kV及以上電壓等級斷路器和組合電器(GIS)等電氣設備中。

六氟化硫(SF6)氣體化學性質及其穩(wěn)定,但是當其中混入雜質或水分增大,在電力設備運行中經電暈、火花和放電作用,就會分解產生各種有毒或腐蝕性氣體。這些分解物含有SO2、H2S、HF等近十種產物[2],分解物含量的增加會降低六氟化硫(SF6)氣體耐電強度,直接影響電力設備的安全運行,從而導致電氣故障,影響設備安全,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因此,通過對SF6氣體成分含量的檢測,對于發(fā)現設備的潛伏故障和正確判斷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狀態(tài)檢修和帶電檢測技術不斷推進過程中,對以SF6氣體為絕緣、滅弧介質處在運行狀態(tài)的電氣設備的六氟化硫(SF6)氣體成分檢測已經成為其中一項必不可少的檢測項目。

2.SF6氣體成分測試技術概述

目前,SF6氣體成分檢測方法主要有氣相色譜法、色譜一質譜聯(lián)用法、紅外吸收光譜法、檢測管法、電化學傳感器法等。這些方法的測量原理各異,適用于不同場合、檢測SF6氣體的不同組分。由于電化學傳感器法具有檢測靈敏度高、耗氣量小、穩(wěn)定性強、響應速度快、操作簡單等優(yōu)點,在SF6氣體成分的檢測設備中得到廣泛使用。在實際檢測過程中,SF6氣體從設備充氣口經導氣管進入測試儀器、流入傳感器進行檢測,經分析處理后將分解物濃度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并以數值的形式直接顯示的操作儀器上。然后,在根據IEC 60480-2004標準中的SF6氣體成分正常值參考指標進行參考比較,就可以對該六氟化硫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進行準確的評估,見表1。

表1 SF6氣體成分正常值參考指標

設備類型 氣體成分體積分數(μL/L)

SO2+SOF2 H2S

斷路器 ≤2.0 ≤1.0

其他設備 ≤1.0 ≤0.5

3.SF6氣體成分測試實際應用

3.1 問題介紹

山西長治某變電站一臺LW25-126型SF6斷路器于2000年12月投產后,截至到2008年4月一直運行良好。

2008年4月28日春檢例行試驗中,發(fā)現其SF6氣體微水含量超標,為518μL/L(標準≤300μL/L),于是進行了SF6氣體的更換處理,處理后的微水含量為65μL/L。

2011年3月31日,在SF6斷路器氣體成分帶電檢測中,發(fā)現該斷路器微水含量較大,為182μL/L,雖然在合格范圍內,但是比2008年換氣后的氣體微水含量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2012年3月29日,又對其進行氣體成分綜合測試時,發(fā)現其微水含量為482μL/L,比2011年有較大變化,而且已經超出標準。

連續(xù)兩次的帶電測試均采用北京合眾普瑞HZCA300型SF6綜合測試儀對斷路器氣體進行了帶電測試,隨后的兩個月又對其進行了兩次SF6氣體成分帶電測試。該斷路器歷次微水和成份試驗數據如表所示。

3.2 故障處理和斷路器解體情況

該斷路器在2008年4月28日換氣處理后,微水仍不斷增大,超出標準,而且產生了H2S氣體與SO2氣體,已不能參與運行,在同廠家協(xié)調后,于2012年7月12日對其三相極柱進行更換處理,7月30日故障斷路器在西開廠三相逐一解體。

(1)A相打開后發(fā)現絕緣拉桿與滅弧室動端拉桿連接銷處有黑色粉塵附著,拆下軸銷發(fā)現有明顯放電灼燒痕跡,B、C相未見缺陷情況。如圖1,圖2所示。

圖1 A相拉桿連接處有黑色粉塵附著

圖2 B、C相拉桿連接處潔凈

(2)經測量對比發(fā)現,A相軸銷軸孔發(fā)生明顯變化。

a.正常軸銷直徑為12.45mm,A相軸銷最小直徑為11.20mm。

圖3 B、C相(左數第1、2個)

完好軸銷與A相(左數第3個)有燒蝕軸銷

b.B、C相滅弧室動端拉桿軸孔直徑為12.50mm,A相軸孔擴大為14.50mm。

圖4 A相動端拉桿軸孔與軸銷配合存在明顯間隙

(3)B、C相動靜觸頭表面較為潔凈,而A相動靜觸頭表面大量黑色粉塵,但主觸頭導電部分完好無損,沒有電腐蝕痕跡,動、靜弧觸頭有輕微灼燒痕跡。

圖5 B、A相動觸頭對比(有粉塵者為A相)

圖6 A相靜觸頭

圖7 A相靜弧觸頭、主觸頭

(4)下法蘭與瓷套連接處的密封膠和靜觸頭與瓷套連接部位的密封膠都有灼燒痕跡。

圖8 下法蘭與瓷套連接處

圖9 靜觸頭與瓷套連接處

(5)滅弧室附著大量的灰白色粉末。

圖10 滅弧室瓷套

3.3 故障原因分析

LW25-126型的SF6斷路器絕緣拉桿上端金屬桿與動觸頭裝配連桿的連接處使用的是軸銷配合連接結構,如圖1所示。斷路器合閘運行時,絕緣拉桿上端的金屬桿與動觸頭裝配連桿應為同一電位,實際運行過程中,軸銷方式總是存有一定的活動間隙,而且間隙的大小和部位在斷路器每次操作后都可能不同。當軸銷工藝質量不佳時,加之斷路器分合閘時的操作沖擊,使得軸銷和軸孔的配合間隙增大。如果存在間隙,絕緣拉桿上端的金屬桿和軸銷處于帶電的動觸頭及連桿的交變磁場中,此處就會帶有懸浮電位,產生懸浮放電。伴隨著放電釋放的能量腐蝕和斷路器操作過程中的沖擊,軸銷和軸孔的形狀和尺寸隨之發(fā)生著變化。配合間隙逐漸增大,放電量也會逐漸變大。SF6氣體在放電作用下與水分和其他雜質產生了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如:

SF4+H2OSOF2+2HF

SOF2+H2OSO2+2HF

SO2+H2OH2SO3

SiO2+4HFSiF4+2H2O

SiO2+SF4SiF4+SO2

SiO2+SOF2SiF4+2SO2

SF6+CuSF4+CuF2

3SF6+W3SF4+WF6

2SF6+Cu+W2SF2+CuF2+WF6

4SF6+Cu+W4SF4+CuF2+WF6

4SF6+Cu+3W2S2F2+CuF2+3WF6

最終造成了SF6氣體H2O、SO2和H2S等成分的產生,并且明顯超標。

4.防范措施

(1)在該型號斷路器絕緣拉桿上端金屬桿與動觸頭裝配連桿的連接軸銷兩側加裝等電位連接片,避免懸浮電位的產生。如圖11所示。

圖11

(2)繼續(xù)開展SF6電氣設備的氣體成分帶電檢測工作,特別加強該型號,同批次SF6斷路器的SF6氣體成分帶電檢測工作,檢測到異常情況,縮短檢測周期,有必要時進行停電大修或返廠檢修。

(3)開發(fā)其他氣體成分的帶電檢測技術,豐富SF6氣體成分檢測手段。供電基層檢修試驗單位使用的SF6氣體成分綜合分析測試儀,只能檢測SO2和H2S兩種氣體成分,而且最高量程很低,影響了對運行中的SF6電氣設備運行狀態(tài)的準確評估。所以,現實應用中就需要配置性能優(yōu)異,檢測成分多樣,量程精準的測試儀器,不斷提高帶電檢測方法技能,有助于及時、準確發(fā)現SF6氣體電力設備的異常,超前防控事故的發(fā)生,提高設備的可靠性,保證電網的安全與穩(wěn)定。

參考文獻

[1]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合編[M].高電壓絕緣,1980.

[2]黎斌.SF6高壓電器設計[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

[3]汪金星,楊韌等.絕緣材料受熱對SF6氣體分解物影響的試驗研究[Z].專題論壇,2008(6).

[4]游榮文,黃逸松.基于S02、H2S含量測試的SF6電氣設備內部故障的判斷[J].廣東科技,2004(2).

[5]DL/T 1054-2007.高壓電氣設備絕緣技術監(jiān)督規(guī)程[S].

[6]GB/T 8905-1996.六氟化硫電氣設備中氣體管理和檢測導則[S].

[7]DL/T 595-1996.六氟化硫電氣設備氣體監(jiān)督細則[S].

[8]SPILIOPOULOS I.The Effects of Moisture and Gaseous Additives on SF6Recovery Characteristics.European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Power,2006,16(2).

[9]朱寶林.SF6斷路器技能考核培訓教材[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

[10]西安高壓開關廠.LW25-126高壓六氟化硫斷路器安裝使用說明書[S].2000.

[11]孫茁,南春雷.LW25-126型SF6斷路器絕緣拉桿接頭斷裂原因分析與對策[Z].專題論壇,2006(7).

[12]Batool Sajad,Parviz Parvin,Mohamad And Bassam.SF6Decomposition and Layer Formation due to Excimer Laser Photoablation of Si02Surface at Gas Solid System.Phys.D:Appl.Phys,2004,37(24).

[13]BELMADANI B,CASANOVAS J.SF6 Decomposition under Power Arcs Physical Aspects.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Insulation,1991,26(6).

作者簡介:

機電設備評估范文第4篇

近些年來,我國高速公路事業(yè)不斷發(fā)展,機電系統(tǒng)是高速公路最為重要的配套工程,通過機電系統(tǒng),能夠有效提升高速公路的道路通行能力,充分體現高速公路安全、高效、大流量、快速度等優(yōu)勢。同時,高速公路機電系統(tǒng)設備管理工作能夠是高速公路更加順利、方便、快速以及安全,使高速公路系統(tǒng)更加具有現代化和科學化。通過對機電系統(tǒng)設備進行科學的管理,可以保證機電設備有效運行,將高速公路運用效率提升。此外,通過良好的設備管理,能夠有效提升高速公路整體管理能力和水平,增強高速公路運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高速公路機電系統(tǒng)設備管理現狀

近些年來,在高速公路機電系統(tǒng)設備管理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機電設備混搭為設備匹配增加了困難,其效率也顯著降低。近些年來,貴陽高速公路發(fā)展迅速,機電設備已經得到了廣泛運用。但是,因為受到了系統(tǒng)技術性能以及地理條件等諸多因素影響,機電設備的配套水平差異比較大,設備的維護模式和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再加上有些單位運用外委維護的方式和模式,導致高速公路設備設施難以統(tǒng)一。不同型號、不同價位、不同品牌的識別相互進行混搭,為設備匹配增加了困難。其次,設備租賃限價,通用設備租賃難度大。貴陽地區(qū)高速公路設備的單價比較高,而設備租賃實施限價措施,為通用設備租賃增加了難度。最后,設備管理難度大,缺乏量化管理規(guī)范和標準,無法形成系統(tǒng)性管理。不管是一線管理人員,還是單位管理者,均無法從量化的角度來判斷高速公路機電設備的保養(yǎng)水平和維修水平,這樣模糊的評判和管養(yǎng),已經成為當前貴陽地區(qū)高速公路設備管理的隱患,直接影響到高速公路的安全運營。

三、高速公路機電系統(tǒng)設備管理的創(chuàng)新措施

1.實現技術資源共享。

在高速公路機電設備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實現高速公路設備維修和保養(yǎng)技術資源的共享,建立起設備設施產品登記制度和數據資源庫,在最大程度上實現設備和相關設施的統(tǒng)一。從本質上將技術資源充分發(fā)揮出來,將運營管理成本有效降低,對機電設備準入制度進行明確,進而避免由于管理和養(yǎng)護方法不同,而將機電設備價格和選型改變,杜絕由于運營單位不同,而將機電設備規(guī)范統(tǒng)一打破。通過實現技術資源的共同享有,來有效保證機電設備后期維修和養(yǎng)護質量,從本質上將機電養(yǎng)護成本降低,提升其效率。

2.實施全過程管理。

高速公路的機電設備管理工作必須要與單位運營要求相適應,建立起和單位運營工作配套的組織機構,在人員配置過程中,還要根據機電設備維修保養(yǎng)工作的具體情況,從保養(yǎng)環(huán)節(jié)、維護環(huán)節(jié)、安裝環(huán)節(jié)、使用環(huán)節(jié)、設備采購等諸多環(huán)節(jié)實施明確的職責劃分。對運作流程進行規(guī)范,并且實施信息化的管理。將區(qū)域管理層以及現場維護層技術力量作為基礎,在此基礎之上,盤點專業(yè)能力,使專業(yè)技術支援隊伍的建設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進而將無區(qū)域技術共享實現。

3.系統(tǒng)化采購和維護。

在高速公路機電設備采購和維護的過程中,均要實現系統(tǒng)化。由于當前貴陽地區(qū)的機電設備租賃難度大,存在限價,所以,必須要在采購之前,對設備使用需求進行綜合考慮,并且將設備維修性以及可靠性提升。對機電設備整個使用周期實施綜合管理和系統(tǒng)分析,不僅可以具有針對性地采購設備,還可以有效提升現有設備的利用率,進而保證設備的采購、維護都能夠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如果有些設備在投入使用以后才開始實施系統(tǒng)化的維護和管理,在此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困難,比如存檔資料缺失、文檔缺損等,再如設備因為不到位維護和自身壽命短等頻發(fā)故障。想要解決這些問題,要求單位必須對技術力量進行組織,進而成立評估小組,評估小組可以有效評估機電系統(tǒng)的現狀,對原有的設備技術文檔和竣工資料進行整理,將機電系統(tǒng)圖以及設備清單準確列出。對現有技術資料進行整理,對其進行參考,進而對設備現狀實施統(tǒng)計,對于缺失的技術資料進行更新和補齊,對設備維修記錄進行查看,查明故障高發(fā)的原因和根結所在。對于重要的設備,必須要詳細評測其運行狀態(tài),同時,使用相機進行拍照,將照片存檔。評估小組將評估意見提出,將需要維修或更換的設備列出清單,將需要改造工程范圍進行明確。同時,建立健全設備的維護計劃,對各類設備具體維護標準和維護周期進行確定。

4.加強隊伍建設。

在高速公路機電設備維護過程中,主要的力量就維護管理隊伍。因此,在機電設備驗收期以及建設期,維護管理隊伍必須要隨時跟進和提前介入。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要熟知圖紙,并且對設計意圖進行掌握。而后,對施工的接地、防雷、走向以及線路等了如指掌,將第一手資料掌握。在工程驗收的過程中,要求維護管理人員必須要將圖紙要求以及合同要求放在第一位,對于所租賃和使用設備的功能、特點、結構實施嚴格驗收。在系統(tǒng)缺陷責任期里,必須要認真和仔細觀察設備運行情況,并且及時將設備運行情況記錄歸檔,這樣能夠在第一時間將設備缺陷發(fā)現,并且將保賠要求以及缺陷責任提出,督促生產廠家對缺陷進行維修。在設備養(yǎng)護的過程中,要求維護管理人員必須要積極參加學習和培訓,對業(yè)務技能進行正確掌握,將技術水平提升,保證可以獨立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從本質上保障機電設備良好運行,提升機電設備運行的效率,進而保證高速公路得以良好運轉。

四、結語

機電設備評估范文第5篇

【關鍵詞】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現場管理

機電設備是綜采工作面中的基礎支持,與綜采效率存在直接的關系。近幾年,煤礦資源的需求逐漸增加,加大了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的運行負擔,很容易引起綜采事故,必須提升現場機電設備的管理水平,優(yōu)化機電設備的性能,進而創(chuàng)建優(yōu)質的綜采工作面環(huán)境,避免引發(fā)安全事故,還能提升綜采工作面的效率和水平。

一、影響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管理的因素

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現場管理,常見的影響因素有:(1)機電設備的作業(yè)空間小,干擾了設備的擺放和運行安排,大體積的機電設備,很難正常應用到綜采工作面內;(2)綜采工作面的機電設備,隨著綜采的推進,需合理向前移動,增加了設備運送、安裝時的管理難度,較容易出現管理缺陷,影響綜采機電設備的使用性能;(3)綜采時,面臨著瓦斯、煤塵的危害,管理人員處于高度危險的狀態(tài),容易造成行為疏忽,在現場機電設備管理中出現工作問題,不能發(fā)揮現場管理的優(yōu)勢,嚴重時還會引起安全事故和質量風險,表明管理人員自身對機電設備管理的影響。

二、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現場管理的措施

1、構建管理制度

煤礦開采的管理部門,根據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考慮到現場的干擾因素,積極構建管理制度,確保機電設備現場管理的全面性。管理制度對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均有約束,細化了機電設備在綜采工作面中的管理工作,準確的處理綜采中的設備問題[1]。以孫莊采礦公司為例,分析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管理制度的應用。該企業(yè)提出精細化的管理思想,構建了完整的管理體系,安排好日常管理工作。企業(yè)中綜采設備的管理制度,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分析如:(1)日常管理,管理人員依照制度中規(guī)定的管理內容,依次完成日常管理中的各項內容,記錄好現場機電設備的狀態(tài)信息,存檔,規(guī)范機電設備的性能;(2)評估預測,管理人員分析日常檢查的結果,評估設備的狀態(tài),預測設備在綜采工作面中的情況,準確判斷設備的性能,預先評測機電設備是否會出現故障,及時做好應對措施。

2、完善管理控制

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現場管理的控制策略,主要體現在事前預制、事后控制兩個方面,以此來加強設備的管理力度[2]。管理控制在綜采機電設備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主要是通過管理人員,控制現場的設備運行。事前預制起到預防控制的作用,要求管理人員有預見性,結合以往綜采工作面中機電設備的管理案例,積極控制設備的運行,主動發(fā)現設備中潛在的故障隱患,有針對的解決故障隱患,避免影響綜采設備的運行效益。事后控制是指機電設備管理現場中實施的調試和檢修,針對已經發(fā)生故障的設備,快速安排故障檢修,同時將故障設備的信息記錄到檔案中,檢修人員嚴格分析設備的故障,做好事后控制的管理工作。

3、落實現場管理

煤礦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的現場管理方面,容易出現管理不到位的問題,比較常見的有:液壓支架連接不準確、采煤機運行失控、輸送機運行不當等,無法保障綜采的順利進行[3]。所以煤礦企業(yè)在綜采工作面中,積極落實現場管理,規(guī)范設備的安裝、應用,降低綜采設備的復雜化。例如:孫莊采礦公司,每天都安排人員檢修綜采設備,時間4~6h,按照工作面的實際情況,安排機電設備的現場管理,保障工作與設備的平衡性,管理的過程中,協(xié)調好設備檢修、保養(yǎng),不能影響綜采設備的正常運行,合理分配現場管理的工作,該公司要求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的現場管理,達到協(xié)調的管理狀態(tài),響應設備管理中的安全指標,確保綜采工作面中的機電設備、操作人員、管理項目,處于良性的運行狀態(tài)。

三、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管理的安全建議

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的現場應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容易引起安全事故[4]。結合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的使用情況,提出安全建議,降低機電設備現場管理的難度。

例舉綜采機電設備現場管理的安全建議,如:(1)支護好綜采工作面的礦井,防止石屑碎片掉落后,砸壞機電設備,需要依照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的安排,完善二次支護,確保礦井內部的穩(wěn)定性,避免破壞機電設備的安全使用;(2)機電設備現場管理中,落實防潮、防腐措施,特別是頂板滴水問題,應該在設備上方位置,設計保護策略,如帆布,解決滴水受潮的問題,同時也能預防滴水腐蝕,除此以外,管理人員還要注重內部環(huán)境的控制,預防受潮、腐蝕等,規(guī)范機電設備的性能;(3)規(guī)劃好機電設備現場使用中的散熱工作,輸送機、采煤機等大功率設備,在綜采工作面中的散熱效果降低,由管理人員創(chuàng)建散熱條件,防止設備周圍堆放雜物,促進散熱的通暢性;(4)綜采機電設備現場工作,不能出現過于頻繁的啟停次數,也要防止設備超載、過載,注重設備的性能保護,規(guī)避潛在的安全風險。

結束語

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現場管理中,受到多項因素的干擾,降低了管理的水平。深入分析影響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管理的因素,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同時落實可行的安全建議,在確保機電設備現場安全運行的基礎上,做好設備管理的工作,規(guī)避潛在的安全風險,進而為綜采工作面提供可靠的支持,優(yōu)化綜采工作面的環(huán)境,體現機電設備現場管理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史磊.淺談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的管理[J].科技風,2015,17:151.

[2]董福剛,竇學席.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安裝工藝[J].科技傳播,2013,17: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