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有關讀書的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閉上眼睛,開始搜索腦海中的記憶,最后卻發(fā)現(xiàn),這些多年前塵封的記憶經都與讀書有關。
回想起那些與讀書有關的日子,到現(xiàn)在都覺得心中暖暖的。手握一本大部頭的書,感受著她細膩溫潤的手感,在小院的躺椅上一躺就是一下午,在和煦的午后陽光里,盡情享受書頁中的油墨氣息和翻動時的清脆,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我享受讀書,尤其愛讀國外的名著。記得我第一次接觸國外名著是因為一本《好兵帥克》。書捧在手里,才翻了兩頁,就被書中這個胖乎乎的憨小子迷得天旋地轉,對書簡直愛不釋手。之后,我陸陸續(xù)續(xù)讀了好多書,從此便一發(fā)不可收拾。
我愛讀國外的名著,是因為作者的豁達與自由的言論,他們在書中映射當時黑暗的社會,那些顯貴的所謂的上流社會,在書中也統(tǒng)統(tǒng)原形畢露,除去了華麗的外表,剩下的只有貪婪與丑惡,變得肆無忌憚。
書是什么?對于我來說書不是工具,而是伙伴。書伴我成長,豐富我的語言,提示我思考,交給我道理。真正的書,猶如一汪凈水,清澈不見底,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想。
關鍵詞: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 參合意愿 研究
一、我國新農合制度建設現(xiàn)狀及其困難研究
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自2003年以來已取得很好的成效,參合率也在逐年上升,但是,問題還是存在。當下我國新農合制度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制度目標設計缺陷。新農合制度實施效果與制度設計初衷仍有較大差距,如果不能理性客觀看待其實際效用,就會過高估計新農合制度的優(yōu)越性。例如關于醫(yī)療救助制度,現(xiàn)在很多縣救助資金的投入渠道很少,資金來源不穩(wěn)定,醫(yī)療救助制度和新農合制度結合運行,能夠較大幅度地降低運行成本,但運行成本比起單個系統(tǒng)運行的成本還是要增加的,應該正視這個新的問題,要保證制度結合之后的穩(wěn)定運行,就必須解決新增運作成本的資金來源,運作費用的問題在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的試點縣解決得并不好,所以必須給予認真的關注(農業(yè)部農業(yè)經濟研究中心課題組,2007)。
2、供給不能滿足需求。田慶豐(李小芳、李中琳,2007)指出不同經濟狀況的參合農民在衛(wèi)生服務利用中存在不公平現(xiàn)象,其中貧困農民衛(wèi)生服務需要量大,衛(wèi)生服務需求的未滿足程度較高,從合作醫(yī)療中受益相對較少。
3、農民參合意愿不強。在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中,政府加大籌資的支持力度完全符合缺乏醫(yī)療保障農民的利益,卻未能獲得農民的廣泛支持。在對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可持續(xù)性預期較低的情況下,農民階級監(jiān)督的預期收益也較低,更容易選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甚至可能參與到濫用基金的行列中(別海濤、孫暉,2006)。
4、管理體制不順。政府既是新農合政策的制定者和監(jiān)督者,同時又是執(zhí)行主體之一;農民不僅是繳費主體和受益主體,也是監(jiān)督和執(zhí)行主體之一。在新農合中,政府不僅管規(guī)劃、管融資還直接管操作、做監(jiān)督,農民的作用逐漸演變成為整個合作醫(yī)療制度的交費者,這是與中央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公民合辦”的治理結構初衷相違背的(林閩鋼, 2006)
二、農民認知度研究
了解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的認知情況,可以為評價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實施效果提供科學依據。目前大多數農民對新農合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但是仍有部分農民對新農合制度不了解,甚至還存在一定的誤解和顧慮。應盡可能的簡化合作醫(yī)療的報銷程序,提高政府管理機構的辦事效率,樹立人民公仆的良好社會形象,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度(孫長青、張智民、王耀平、田慶豐,2007)。
陳秀媚(2008)指出農民對合作醫(yī)療制度認知的缺乏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有關部門宣傳不到位。有些地方關注得更多的是完成上級下達的指標,提高參合率,甚至采取村集體繳費代替?zhèn)€人繳費,但沒有實實在在地做好宣傳發(fā)動工作,沒有把建立新農合制度的目的、意義、要求講透,沒有把參加新農合的好處講清,導致農民無法正確認識、了解新農合制度。二是農民自身的因素。廣大農民受文化素質、知識水平的限制,缺乏必要的健康保障意識,不去主動關注、了解新農合制度,對該制度認識不清。有的甚至認為該制度可有可無,產生參合是浪費錢的錯誤認識。
新農合實施以來,雖然新農合制度已逐漸為大眾所認識和接納,但仍有相當一部分的農民對新農合的優(yōu)惠政策及具體實施方案不了解,甚至存在一定的誤解,這將影響新農合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政府對農民進行新農合的宣傳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首先應高度重視其重要性和長期性,必須堅持不懈地做好工作,使農民樹立起大病風險意識和互助共濟意識,了解國家和政府對農民的優(yōu)惠政策,知曉報銷程序和流程;其次,要探索靈活多樣、通俗易懂、經濟有效的宣傳形式;另外,做好新農合管理、服務機構和各級醫(yī)療機構及醫(yī)務人員的工作,樹立良好的形象,使之成為農民了解、認識新農合的窗口,為農民所接受,使新農合制度真正深入人心,成為農民熱心參與、積極擁護的民心工程(袁兆康、方麗霖、周小軍等,2006)。
三、農民參合意愿影響因素研究
農民的參合意愿間接反映出了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的滿意度以及其實施的效果,農民的參合意愿越高說明農民對新農合制度的滿意度越高,其試點效果也越好。因此,了解影響農民參合意愿的因素是提高新農合試試效率的良好途徑。
A li Asgary, Ken W illis, A li Akbar, Taghvaei and Mojtaba Rafeian (2004)等采用重復投標博弈法( iterative bidding game technique)問卷格式,使用伊朗全國2139個農戶數據,進行了農民醫(yī)療保險參加意愿的影響因素實證研究。
國內很多學者也針對參與意愿展開了研究。楊艷(楊文選,2007)提出影響農民參與意愿的因素包括農民的年齡和健康狀況、對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的認知程度、報銷水平、補償模式、醫(yī)療服務的提供以及對政府的信任程度等,政府應該切實尊重農民的意愿,變“高”的參與率為“強”的參與意愿。周利平(徐玲、吳明,2007)指出了影響農民參加合作醫(yī)療的政策因素,有以下三點:(1)政府宣傳引導的作用,政府的宣傳種類數越多,參合率越高;(2)醫(yī)療救助制度的作用,建立醫(yī)療救助制度的地區(qū)參合率較高,但醫(yī)療救助對提高貧困農民家庭抗風險的作用,不僅體現(xiàn)在其提高參合率上,更重要的是它是否能夠為救助對象補償自付的醫(yī)療費用;(3)合作醫(yī)療模式和補償方案的影響,采用門診統(tǒng)籌模式更能夠提高參合率,其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經濟負擔(通常優(yōu)于家庭賬戶),所以是吸引農民參合的因素。
四、新農合制度建設的路徑研究
推進新農合制度建設,首先,必須進一步完善制度目標。近幾年,國內許多學者對于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的籌資模式進行了研究,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關鍵問題是資金來源。要建立中國農村新型合作醫(yī)療制度,必須要多方籌集資金,通過建立政策性醫(yī)保制度、發(fā)揮合作經濟組織作用等方式,提供多層次的醫(yī)療衛(wèi)生產品,資金的籌集渠道、方式和比例是決定醫(yī)療基金規(guī)模和相關利益主體負擔的關鍵,又是影響醫(yī)療保障水平和確保醫(yī)療保障可持續(xù)性的主要因素(許夢博、許罕多,2007)。侯天慧(譚克儉,2006)對于大病統(tǒng)籌制度是否是“合作醫(yī)療”提出了疑問:如果說大病統(tǒng)籌基金里還有參合農民的繳費, 實際上因為在其中的比重太小而幾乎不起作用。不過實踐證明,這個機制對于患了大病住院的農民,的確可以得到有效救助,雖然比例還不高,但卻可以減輕患者家庭的負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政府建立大病統(tǒng)籌機制的目的。
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學者與美國蘭德公司合作,開展了大量農村健康保險和農村合作醫(yī)療方面的研究。項目研究組1988年在四川簡陽、眉山的26個村實行了20%的補償比和30%補償比的試驗研究,認為20%是補償比的有效起點,并提出設計獲取保險因子和增加系數的方法(Li H, Zhu Y.2004)。朱玲(2006)應用住院費用的頻數分布表了解住院費用和分布特征,確定補償的范圍、各費用段的補償比例、起付線、止付線和封頂線。
另有一些學者對于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的績效評價體系進行了研究??茖W合理的績效評價,不僅有助于對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基金安全運行的有效監(jiān)管、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對提高基金的經濟性和有效性,進而進一步增強對農村居民的吸引力、提高合作醫(yī)療覆蓋率,均有裨益。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的績效評價體系的合理構建,取決于是否符合國家對這項新型制度的設計初衷,是否符合統(tǒng)籌地區(qū)的實際運行特點,是否符合政府監(jiān)管和參合人的實際需求(馮曉,2007)。
五、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的國際經驗研究
從世界范圍實踐看,醫(yī)療保健已成為生存權的一部分,各國因其國情或國力對國民的醫(yī)療保健擔負著或多或少的責任,由公共財政支持醫(yī)療保健制度運作,醫(yī)療保健服務顯然應歸入公共物品的范圍(Liu,X·and Mills, A, 2002)。日本從20世紀60年代起,建立了覆蓋全體國民的醫(yī)療保險制度,在農村主要實行強制性的“國民健康保險”制度。政府對國民健康保險的投入約占醫(yī)療保險費用總支出的32%~52%(余央央、封進,2006)。巴西1994年建立“家庭健康計劃”,這是一種關注家庭和社區(qū)的農村初級衛(wèi)生保健制度?!凹彝ソ】涤媱潯彼栀Y金來自聯(lián)邦和各州的專項資金支持。截止到2002年底,該項計劃已覆蓋巴西50%以上的農村人口?!凹彝ソ】涤媱潯睂嵤┖?,巴西農民在醫(yī)療服務方面的可及性明顯提高,幾乎達到90%以上(Wagstaff A·, van Doorslaer E, van der Burg H·, etc. 2003)。加拿大聯(lián)邦政府通過立法規(guī)定了國家醫(yī)療保障的基本原則:一是覆蓋全體國民;二是免費原則,參保個人享受醫(yī)療服務毋須付費,由醫(yī)療保障機構負責支付醫(yī)療費用;三是公共管理原則,由地方性的非贏利性醫(yī)療保障機構負責管理醫(yī)療保險事務;四是方便就醫(yī)原則,參保人因搬遷或旅游可在加拿大境內的任何地方就醫(yī)(鐘起萬、陳新,2007)。
六、結論及評述
以上文獻綜述從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的幾個研究熱點進行了簡單的剖析,研究成果為進一步探討新農合制度建設拓寬了研究視野,對改進新農合工作有重要的研究意義。但上述文獻中仍有不足之處,一些研究成果重視農民參合率對新農合制度效果的評價作用,但對客觀反映農民受益水平的基金平均補償比、農民參合的實際可補償比例等缺乏深入的定量分析。雖然也有文獻注意到農民參合意愿對推進新農合制度建設的重要性,但就農民參合意愿進行實際調查、深入進行參合意愿影響因素實證研究的成果并不多,從管理效率視角和農民對新農合滿意度視角對新農合制度進行定量與定性綜合評價的研究成果則更為鮮見。有必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推進新農合制度建設,分析現(xiàn)實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針對我國國情提出操作性強的相關對策建議,對于建立和完善農村基本醫(yī)療衛(wèi)生制度、保證廣大農民“病有所醫(yī)”、緩解農民“看病貴”問題,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都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封進,余央央.中國農村的收入差距與健康[J].經濟研究,2007,(1)
[2]趙忠.我國農村人口的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J].管理世界,2006,(3)
[3]劉華,何軍.中國農村醫(yī)療保障體系的經濟學分析[J].農業(yè)經濟問題.2006,(4)
[4]胡聯(lián).論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可持續(xù)發(fā)展中的政府作用[J].特區(qū)經濟,2007
[5]王瑤平,李信.中國農村醫(yī)療保險的經濟學視點———醫(yī)療服務理想與現(xiàn)實的碰撞[J].農業(yè)經濟問題,2004,(3)
[6]農業(yè)部農業(yè)經濟研究中心課題組.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和特困人口醫(yī)療救助相結合的制度建設[J].中國人口科學,2007,(2)
[7]田慶豐,李小芳,李中琳.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的受益公平性研究[J].醫(y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yī)學版),2006,(8)
[8]別海濤,孫暉.政策的穩(wěn)定連續(xù)對農民參加合作醫(yī)療的影響[J].中國軟科學,2006,(10)
[9]林閩鋼.我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治理結構的轉型[J].農業(yè)經濟問題,2006,(5)
[10]孫長青,張智民,王耀平,田慶豐.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試點縣農民對合作醫(yī)療的認知度[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7,(21)
[11]陳秀媚.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認知滿意度調查[J].南方醫(yī)學教育,2008,(1)
[12]袁兆康,方麗霖,周小軍等.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認知的追蹤調查[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06,(10)
[13]A li Asgary, Ken Willis, Ali Akbar, Taghvae,i Mojtaba Rafeian. Estimating rural household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health insurance [J] .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04,(5).
[14]楊艷,楊文選.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農民參與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J].農業(yè)經濟問題,2007,(8)
[15]周利平,徐玲,吳明.農民自愿參加新型合作醫(yī)療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07,(5)
[16]許夢博,許罕多.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資金籌集模式研究[J].當代經濟研究,2007,(10)
[17]侯天慧,譚克儉.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籌資與補償機制的經濟學分析[J].經濟問題,2007,(7)
[18] Li H., Zhu Y. Income, Income Inequality, and Health: Evidence from China [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 Organized by World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Economic Research and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Labor Economics, CASS, Beijing, 2004,(4)
[19]朱玲.農村醫(yī)療救助項目的效果[J].衛(wèi)生經濟研究,2006,(8).
[20]馮曉.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績效評價研究[J].經濟管理,2007,(16)
[21]Liu X. Mills. A Financing Reforms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 Lessons for other Nations [J].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2002,(54)
[22]余央央,封進.收入差距與健康關系的研究綜述[J].經濟學動態(tài),2006,(7)
關鍵詞:廣泛閱讀;營造氛圍;教給方法;寫作水平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學生的主體個性發(fā)展與形成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既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又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如何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是一個需要認真研究和探索的問題。經過多年的小學教學經驗總結,我認為“指導學生廣泛閱讀”是一種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好方法。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卑徒鹨苍f:“書讀多了,讀熟了,也就慢慢摸到文章的調子了。”閱讀是作文的基礎,書讀得多,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有詞可用了,筆下就會生花。在平時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沒有材料可寫,或是表情達意不夠流暢、準確、生動。歸根到底是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和語言經驗?;谶@樣的實際,教師在教學中就應該重視指導學生廣泛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開闊視野、豐富知識、積累詞匯、形成語感,從而提高寫作能力。我覺得指導學生廣泛閱讀要抓好兩點。
一、重視營造讀書氛圍
小學生的自覺閱讀能力較差,所以教師要重視給學生營造讀書氛圍,要結合教學內容,適時適地地給學生推薦優(yōu)秀讀物,讓學生有書可讀,知道該讀何書。
1.結合教學內容,推薦優(yōu)秀讀物
在教學一些有關名人寫的課文時,可延伸講述名人愛讀書的故事。如講到林海音寫的《冬陽 童年 駱駝隊》時可讓學生回憶學過的林海音寫的《竊讀記》,想想林海音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仍如饑似渴地讀書。再講述一些有關林海音酷愛讀書的故事,以此激勵學生像林海音一樣想讀書,愛讀書。此時可適時向學生推薦林海音的《城南舊事》。
世界文化書籍浩如煙海,其中既精彩又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書籍數之不盡。如學到《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我們可推薦閱讀安徒生寫的其他童話作品,如同學們較熟悉的《皇帝的新裝》《丑小鴨》《拇指姑娘》。在這基礎上,還可以推薦讀瑞典著名女作家拉格洛芙寫的童話《騎鵝旅行記》,格林兄弟編寫的《格林童話》,鄭淵潔的童話作品……學習了《驚弓之鳥》后,我們可向學生推薦讀其他的成語故事,如《聞雞起舞》《程門立雪》《入木三分》《胸有成竹》等。再如,學習了《草蟲的村落》這篇帶有科普色彩的文章后,可讓學生讀讀《蟋蟀的房子》,還可推薦讀法布爾寫的同類型作品《昆蟲記》……只要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讓學生去閱讀,可讀的書是很多的,上面提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2.組織反饋活動,激發(fā)讀書興趣
學生讀了教師推薦的一些作品后,為了不圖形式,真正學以致用,教師可不定期地組織有關讀書的反饋活動。如舉行“讀書交流會”,讓學生互談讀什么書,談讀書感受,交流讀書方法,還可以互相交換書籍來看看。也可以舉行一些讀書后的競賽活動,如“好詞好句大比拼”“成語接龍”“綜合知識競賽”“朗誦喜愛的名篇”“讀后感征文”“閱讀分享演講比賽”等活動,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
二、重視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1.做好讀書筆記
要提高閱讀效率,還需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正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方法中最簡單而實用的方法是做讀書筆記。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應該把讀書筆記作為作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睘榱诉M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我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本讀書筆記本,讓學生把在閱讀中遇到的好詞佳句、優(yōu)美片段摘抄下來;還要求學生選擇一些感受深的文章寫讀后感;當然心中感到疑惑的問題也可以動筆記記。久而久之,學生的詞匯量、寫作素材必定會越來越豐富,作文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2.入情入境地b讀
另一種有效又簡單的適合小學生閱讀的讀書方法是誦讀記憶法。朱熹說:“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敝祆涞脑掽c出了誦讀也不失為記憶好篇章的好方法。碰到自己特別喜歡的篇章,找個舒服的角落放聲誦讀,這時書中的語言文字能靜靜地聚集于你的眼睛,緩緩地穿透你的耳朵,直鉆入你的心房,永久地印在你的腦海里。
3.制作名言書簽
【關鍵詞】小學作文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132
一、作文與其他知識的廣泛結合
開放式作文教學的核心,是將作文放在學生語文學習的“長河”中去定位,將作文與學生的課內閱讀、課外閱讀、口語表達、多學科融合、社會實踐活動有機結合,達到寫作有范文,閱讀勤積累,表達訓練思維,實踐活動開源頭,多科融合共優(yōu)化的目的。
(一)與閱讀教學改革相結合
小學生善于模仿,而課文又是最好的范文,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喜歡范文,學好范文。學習課文前先引導學生閱讀搜集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課上創(chuàng)設情景鼓勵學生討論、分析、形成共識,課后,讓學生用課內掌握的閱讀方法去讀一組相關文章,并以小練筆形式寫下自己的所感,所思或小發(fā)現(xiàn)。如學習了《撈鐵?!罚ǖ诹鶅裕┖?,不少學生想出了更好的打撈辦法,紛紛《我也來撈鐵?!罚慌烧n內閱讀生發(fā)的小作文應運而生。
(二)與課外閱讀相結合
語言積累的最好辦法是博覽群書。為此,我們鼓勵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校內堅持每周2-3節(jié)閱讀課,校外要求學生每天閱讀30分鐘;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閱讀書籍,內容、體裁等不做過多限制,根據年級不同,適當作剪貼、摘抄、寫心德體會等練筆,并經常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讀書比賽、講故事比賽、讀書筆記展覽;學校每學期進行一次閱讀能力抽測。這樣,充分調動全校師生讀書的熱情,掀起讀書的熱潮。廣泛的閱讀,有意識的摘、記、抄、貼等,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更培養(yǎng)了學生愛讀書的習慣,發(fā)展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三)與口頭表達相結合
語言是思想的外殼??陬^語言的表達訓練,也是形成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為此,我們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口頭表達訓練的環(huán)境,來提高學生口頭作文的能力。如演講、故事會等?,F(xiàn)代社會口語交際能力是立身處事、獲得成功的重要的手段。對提高寫作水平來說,它也潛在地發(fā)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1.口頭語和書面語是言語表達的兩端,二者相輔相成,相互補益;2.說話是我們接觸母語學會表達的最初形態(tài),由淺近自然的說到生動規(guī)范的寫是一個逐漸提高的過程,也是融而為一的言語體系。3.說話和寫作作為思維方式兩種外化形式二者存在相同的規(guī)律,并且彼此有著密切的內在聯(lián)系。條理清晰、語言規(guī)范、意旨鮮明的說話也可看作是有聲的文章。所以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們就應該在說話方面下一番功夫。重視學生廣泛學習、勤加練習。
(四)與其它學科相結合
自然、社會、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中都蘊藏著豐富的作文資源。為此,我們要充分的開掘,變“小作文”為“大作文”,有效的拓寬作文教學平臺。
教師要通力合作,進行開放式備課。每學期開學的前幾天都要集中每個班級的多科教師共同備課,尋找各種知識的交叉點。在合作備課的基礎上,語文教師要及時了解各科的課程,溝通情況,針對多科結合的優(yōu)化點留作文。要求學生在各科學習中,認真觀察、操作、分析、把所聞、所見、所做、所感及時記錄下來,豐富習作素材,另外,我們還以多學科優(yōu)化為途徑,組織一系列有內在聯(lián)系的多科優(yōu)化活動。如我們在學習五年級《只有一個地球》之前,先與自然學科結合,組織學生參觀“海底世界”圖畫展覽,并讓學生查閱有關“珍惜動植物保護”資料,之后還要求學生辦一期手抄報。在學完課文之后,又結合社會課組織的環(huán)境污染調查,讓學生寫一封建議書寄給有關部門。多科優(yōu)化活動的開展,不僅豐富學生習作素材,還開拓了學生思維,從而有利地促進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品質的形成。
(五)與生活體驗相結合
生活是作文的源頭活水,親身體驗更是作文的基礎。為此可以做以下幾方面的調整:1.將教材基礎訓練中的8片作文加以調整,有的刪、有的改、有的增,使之更貼近生活。2.有計劃的安排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一般利用節(jié)假日搞社會調查,如了解家鄉(xiāng)變化,了解環(huán)境的污染等,讓小人物嘗試著接觸大事情,想大事情,學著辦大事情。3.將隨時發(fā)生的事納入作文,如沙塵暴天氣、早冬的大霧均可寫進小學生的作文。4.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如引導學生從一把土,從轉動的地球等想象出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等豐富的內容,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也發(fā)揮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二、突破學科限制,為學生作文廣開素材源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讓學生輕松習作,應破除作文題材內容限制,只要寫清楚事情即可,破除學科教師限制,作文可寫各科中的素材,布置寫作的也不僅是語文老師;破除時空限制,不受課前、課上、課后、課內、課外的限制。隨時有感而發(fā),讓作文成為水到渠成的自然產物。再者就是不以“字”廢文,不以“字”影響思維,既不以文中有錯別字而影響習作質量,也不以寫文過程中有不會寫的字而影響思維繼續(xù),對于習作中的錯別字,可后改,可集中改,習作過程中遇到不會的字可用拼音代替,最后在查字典改正,鼓勵學生隨時寫日記、周記、讀后感、社會調查報告等,并及時批閱,寫出激勵性的批語,形成良好的作文氛圍,指導學生每月辦一期手抄報——幼苗,并加強交流,形成比、學、趕、超的作文競爭氛圍。
為了讓我書海里學習游泳,老爸在刊上幼兒園大班時候,每天從幼兒園放學回家,晚上的兩個小時,必須熟背一首唐詩,背完還要練字,讀拼音及英文字母,完成不了便挨揍。這樣地學習持續(xù)半年多時間,直到上小學。在老爸的“折磨”下,我極不情愿的“吞下”兩百多首唐詩。還有從我上小學一年級開始,每篇語文課文不論要求背否,老爸都要求我提前把全文熟背,在背誦課文中,我有時感到枯燥和單調,看到老爸那嚴厲的目光,心里氣的咬牙切齒,恨不得把手中書本給撕了,暗暗罵老爸是變態(tài)狂。正是老爸這種“摧殘”讓我輕松獲得學校“古詩小能手”稱號,每天同學們早自習讀課文結結巴巴,只有我一人不用課本就能流利背誦課文,引得同學羨慕不已。
不僅如此,老爸還讓我讀了中外名著,在品讀《紅樓夢》中,我為賈寶玉和林黛玉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而惋惜;在《西游記》中,我又沉浸在孫覺空護送師博唐僧,一路斬妖去魔的打斗;在《三國演義》中,我為諸葛亮的計謀敬佩,為周瑜英年早逝而傷感,更為《安徒生童話》里,那個雪天賣火柴的小女孩感到難過,以及高???源?濉鍛?輟罰?對諶思洹罰?段業(yè)拇笱А罰?髡咄?瓴恍葉?乃?hellip;…
如今,讀書已成為我的一大愛好,每天晚上寫完作業(yè),我就會拿出一本課外書來閱讀,特別是些有關寫好作文的書藉,大的詩人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果然不假。讀書多了,詞語積累多了,寫起作文來就很出彩,自去年初以來,我在老爸指導下,己先后獲得二十多個全國作文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