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作文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寫話教學; 閱讀興趣; 學習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4)07-050-001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低年級要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币虼?,低年級寫作應放低要求,貼近生活實際,注意方法的引導,才能讓孩子們敢寫、樂寫,從而會寫。作為一名老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應通過各種方法,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寫話能力,并努力為他們搭建平臺,激發(fā)寫話興趣,提高學生寫話能力。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我和孩子們一起創(chuàng)辦了一本班級作文書,為孩子們搭建了作文閱讀的平臺,切實提高了孩子們的寫話水平。
一、《我們的作文書》誕生記
今年寒假,我布置小朋友每人寫兩篇寫話,內(nèi)容一:過新年;內(nèi)容二:寒假里發(fā)生的一件事。開學了,同學們紛紛上交了寒假作業(yè)。按照以往的慣例,只是老師進行批閱,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是那樣的豐富多彩。這時,我突發(fā)奇想:何不創(chuàng)辦一本班中的作文書,讓大家的作文漂流起來,邀請全班小朋友及家長一起來當當老師,共讀共評這些作文呢?于是,從征集作文書的封面開始,一張張富有創(chuàng)意的封面設計紛至沓來,有的用電腦繪圖設計、有的是親子共同用畫筆描繪的……圖案更是精彩:有一棵茁壯成長的小樹、有預示騰飛的巨龍、有我們用書本撬起地球……最后大家投票決定選定了封面,并取名為《我們的作文書》,兩本冊子就此誕生了。
二、《我們的作文書》漂流記
《我們的作文書》開始按照學號漂流了,輪到閱讀的孩子如獲至寶。一回家,孩子們便捧起自己的作文書和父母一起美美地讀起來,讀后寫下了閱讀感受:
“讀了《我們的作文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徐嘉勵的《西塘印象》,她寫出了西塘的美麗景色,運用了許多精彩的形容詞,仿佛把我?guī)нM了西塘。我要向她學習,學以致用,提高作文能力。”
――吳瑞杰
“讀了《我們的作文書》,我覺得大家寫得都不錯,以后我要跟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多讀課外書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p>
――薛松
……
孩子們用稚嫩的語言表達了他們的心聲,在閱讀中,他們不僅收獲了知識,更學會了怎樣去欣賞他人的作品,怎樣去大方地贊美別人,形成了正確的情感價值觀。
不僅如此,我們的作文書還吸引了家長們的參與,他們也用筆墨記錄下了最真實的感受:
“都說童言無忌,從小朋友的作文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張張快樂的笑臉,一顆顆激昂的童心,一個個幸福的家庭。孩子們眼中的寒假是和家長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和父母共同出行的新鮮經(jīng)歷,和大人游戲的暢懷,和家人分享美味的滿足……祝愿小朋友以后能用自己的話寫出更多美好的故事和美麗的心情?!?――陳啟宏媽媽
“感嘆老師的細膩心思,為孩子們制作了一本他們自己的作文書,讓他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當女兒津津有味地和我談論某某同學的作文寫得真棒;某某同學的作文寫得好玩極了……我知道女兒在寫作方面有了收獲。感謝老師循循善誘的良苦用心。”
――吳燕欣媽媽
作文漂流,讓家校配合更加和諧融洽。
三、《我們的作文書》成長記
“寫作文書”、“制作作文書”、“讀作文書”、“品作文書”,在這種群體作用的動力下,每個孩子間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孩子們的寫話能力在這種共生共融的環(huán)境中漸漸得到了提高。雖然孩子們的寫話水平有很大的差異,但和諧教育的理念告訴我們,應該承認并且尊重差異,就每一個個體而言,在“作文書”的寫作閱讀中,均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這就形成了一個有差異并且不斷發(fā)展的學習共同體。與此同時,在閱讀作文書的過程中,孩子們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團結合作、共同分享、潛移默化中獲得了成長:
1.激起寫作欲望。兒童是天生的幻想家、詩人,對生活、對文字,他們有著完全迥異于成人的視角。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著屬于自己的內(nèi)心的天地,他們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解讀語文,用各種不同的語言詮釋發(fā)現(xiàn),當這些詮釋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贊賞時,幼小的心靈會產(chǎn)生成就感。而《我們的作文書》的誕生,正是滿足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發(fā)表欲”,讓他們天然的想象有了更廣泛的讀者,所以它一開始就受到了廣大學生的歡迎,并大大激起了學生內(nèi)心的寫作欲望。
2.拓展思維空間。長期以來,作文訓練的主渠道一直是教師命題,學生寫作。而老師的命題又往往很難激起學生寫作的沖動和寫作的熱情,再加上學生習作過程中的畏難情緒所產(chǎn)生的種種心理障礙,在此心境下,又如何能寫出聲情并茂的作文來呢?因此,盡管老師花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勞神勞力,終究收效不大。而對于《我們的作文書》,學生則感覺新奇有趣,小朋友們將精彩的假期生活進行描述,規(guī)矩少,學生沒有顧慮,就能重新審視身邊的人和事,重新審視自己的心靈,自然就能真情流露。“吾手寫吾心”,作文源頭自然就有“活水”來。在互相學習、互相影響下,同學們的思維在不自覺地拓寬了,寫的勁頭也更足了。
3.加強合作競爭?!缎抡n程標準》提出:“在老師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習合作。”合作是一種集體智慧的交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精神和集體榮譽感。一個流動著的作文書,把同學們緊緊連在一起。這種合作,可以彌補獨立學習的不足,增進學生間情感溝通和智力互補,尤其可以調(diào)動中、后進生的積極性。在這種互幫互助的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意識不斷增強。另外,《我們的作文書》誕生后,每天都要和老師、同學見面,接受老師、同學甚至家長的點評,且老師、同學、家長的點評又能很快反饋給作者,在不斷競爭中,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讓孩子們從身邊的作文讀起,從同伴的寫作學起,收獲一定更加真實有效。在和孩子們共讀作文書的活動中,我相信孩子、家長、老師都是愉悅的。我們的作文書,真正提高了低年級寫話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廣東省湛江市東海島民安鎮(zhèn)新民小學三(2)班
林恬瑋
三年級開始寫作文,次次我都得不到高分,一提到寫作文這三個字,我就愁眉苦臉。
每次媽媽給我買的書,我都把它當做“裝飾品”一層層地搭建著。有一次我的作文莫名其妙地得了高分。老師還當著同學們的面把我的作文讀給大家聽,我高興了好長時間。從那以后我的作文書就擺在了床頭,放進了書包里,我一有空就拿書來讀一讀,記下好詞好句,并且用在作文里。
有一次晚上,我上廁所,帶上作文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不知看了多長時間,是媽媽來叫我,我才醒悟過來。當我想站起來時,竟然雙腳不聽使喚,怎么也站不穩(wěn),還是媽媽扶我出來呢?你們說可笑不可笑呀!
早上,我和往常一樣,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去上學。到了學校,嗯,一切如故,便打開書包拿出課本。
就在這時,一個大問題出現(xiàn)了——語文書沒帶!我急得在書包里東翻翻、西找找,找了半天,硬是沒找著。
我一個接著一個同學問,向他們借書,可是他們也要上課啊!沒人愿意借給我,這時,同桌說:“你不帶語文書,看等會兒第一節(jié)課聽語文課你怎么辦?”“什么,第一節(jié)課上語文課?太好了,天助我也,這不,我就可以先找別半截,再還啊!”
我欣喜若狂地向六(3)的同學借來了書,正巧,上課鈴響了,我坐在座位上喜滋滋地想:呵呵,不用挨批了!”沒想到,進來的卻是數(shù)學老師,仍然按課表上課,我一下子就呆了。
下課了,同學把書要回去了,我只好在教室外呆呆的靠在墻上,雙眼無神的望著前方。這時有一個小伙伴來問我:“你怎么了?”我告訴了他所有的經(jīng)過,他聽后,又告訴了我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他有一個同學有兩本語文書。我立即借來了,一看,“??!怎么是黑白版的?哎!有書就不錯了,不管它了,上課了再說?!?/p>
作文是書面語言表達思想的。這跟用口頭語言與人交談有很大的不同。運用口頭語言與人交談,由于可以借助語調(diào)、手勢和表情作為補充與輔助手段,因此可以比較自由地傳達所要表達的意思。而書面語言不能用手勢、語調(diào)和表情來補充語言的不足,所以要求使用規(guī)范的、合乎邏輯的和生動具體的語言來表達思想,達到口頭交際聲情并茂、靈動活潑的相同效果。這種語言,要求學生帶有更多的有意性,提出了比口頭語言較高的、新的要求。
由于現(xiàn)行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的偏頗,對作文語言的書面性強調(diào)不夠,學生作文中美文相對較少。而學生練習作文最終是要向文學作品過渡的,所以筆者認為應重提書面語言培養(yǎng)的話題。
一、掌握形成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指導
學生的書面語言是逐步形成的,有其形成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形成過程中存在著四種不同水平的表達形態(tài):
1、寫話型。這是學生內(nèi)部語言的“自白”直接轉為文字。它缺乏語法、邏輯規(guī)范,近似口頭語言在對話時的原始錄音的直譯。表現(xiàn)為語句簡略或重復、口語等。如“別忘了帶傘”(缺少主語)、“今天天上下著雨”(重復)、“我們一家坐在桌上吃飯”(不合規(guī)范)、“小明把凳子放在口邊坐下”(口語)。
2、抄錄型。學生開始學習使用書面語言,但是是對外部語言(閱讀書報或聽講)的機械抄錄。這是一種比較被動的語言,不是經(jīng)過自己充分思考寫出來的,因而會出現(xiàn)張冠李戴、文不對題或其它各種錯誤情況。如試圖使句子有“文采”而不加理解地使用從課外閱讀中看來的一些優(yōu)美詞匯:“今天天氣晴朗,魚鱗似的天空萬里無云?!保ㄒ驗楣室獍褜W來的一些優(yōu)美詞匯用起來而造成了前后矛盾)
3、改寫型。這是抄錄型的初步改進。即在基本抄錄的整段、整句文字中,加上自己的一句、半句話,或一、二個詞語,初步學習使用書面語言。由于初步經(jīng)過了思考,一般錯誤少些。但是如作文中常見的:“小紅圓圓的臉蛋、水汪汪的大眼睛”,“小明圓圓的臉蛋、水汪汪的大眼睛”……類似的句子,學生的語言生動了,但對外貌的描寫是千人一面。
4、寫作型。這是一種較合乎語法邏輯要求的書面語言,是書面語言形成的最終階段、最佳效果。它是經(jīng)過學生自己的思考和充分加工后完成的,是學生作文書面語言培養(yǎng)的最佳形態(tài)。
我們掌握了學生書面語言形成的過程,在這些過程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點撥、糾正,就能促成學生作文書面語言的逐步形成。
二、重視基礎知識教學,使語言合乎規(guī)范
這是培養(yǎng)學生作文書面語言的根本手段所在。只有使學生字、詞、句各方面有較好的基礎,有一定的遣詞造句能力,才能首先使學生的作文語言符合基本的語法、邏輯規(guī)范,實現(xiàn)由口頭語言到書面語言的過渡。這一方面我們應重視在閱讀教學中加強字、詞、句的訓練,并在課外多進行這方面的練習,使學生在基礎知識方面比較扎實、牢固。特別是組詞訓練、用詞造句、詞語搭配練習、修改病句等練習在培養(yǎng)學生作文書面語言方面有直接的效果。
三、加強課外閱讀,向優(yōu)秀范文學習語言
這是培養(yǎng)學生作文書面語言的有效途徑。常言所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就是說的這個道理。課內(nèi)外的優(yōu)秀范文(包括學生作文)是書面語言運用得較好的范例,學生通過多讀,就會潛移默化地從中收益。教師要求學生做讀書摘記,抄錄一些優(yōu)秀范文,或者每周背誦一兩段優(yōu)秀范文、一兩篇優(yōu)秀作文,對培養(yǎng)學生作文書面語言作用是很大的。
我愛讀書,書是我永久的財富。生活中有霜有雪,有風有雨,書亦如此。你思壯闊則有金戈鐵馬,大漠孤煙;你想柔情時有小橋流水,江南紅杏,你品悠遠則有漢時明月,秦時雄關,你賞風景則有紅裝素裹,雪地冰天……
讀書南窗下,悠然見前賢。田園里,與陶潛先生一起采菊東籬下,吟哦一句“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再陪伴那天才少年一起登上滕王閣,相攜笑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美景致。再看那“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飄然詩仙,不愿“摧眉折腰事權貴”,而云游四海,做了名山大川的一世情人的絕佳風采,或尋覓那嘗盡人間疾苦,感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呼號仁愛博施的苦吟詩人。與坡同唱“大江東去”,與辛棄疾攜手眺望“千古江山”,再替李清照描摹一幅“人比黃花瘦”的肖像圖,此時的我已完全融入書里,成為書的一部分,人與書相依,書與人共樂。
書,讀到歡愉之時,心曠神怡,喜氣洋洋,讀到悲戚之時,任憑淚水泉涌,奪眶而出。
我愛書,書是我永久的財富,是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書中,我讀出了種種神奇,讀出了無數(shù)坎坷,它不僅給予我知識,還給予我做人的原則。使我正直向上,充滿信心地生活。
但讀書也不一定都好。人們都說:“飲酒要陳,喝茶要新”。我認為讀書要好,比起“好讀書”,“讀好書”更為重要。書要有選擇地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其沉醉在武俠書、卡通書中不能自拔,還不如不讀書。
有雄心壯志,遠大抱負的莘莘學子,時不我待,“腹有詩書氣自華”,書將給予你想要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