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課程改革的瓶頸——評價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新課程標準逐步實施,教育戰(zhàn)線呼喚與課改同步的評價體制出臺。到目前為止,健全的評價體制尚未形成,造成課堂改革實踐的前行與評價體制滯后的局面,成為課堂改革不能順利實施的瓶頸。
一、評價體制的現(xiàn)狀
自古以來,教學的成敗均以考評作為定論。怎樣考評就怎樣教,是教師信奉的準則。目前的教學實踐要求教師按新的課程標準施教,而評價標準、評價內容、評價方法幾乎沒有改變,仍然以單一的考試為中心。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及家長都圍著考試成績轉。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考出好成績,,最終一考定終生;教師的業(yè)績,領導的政績也都以學生考試成績?yōu)橐罁?jù)。這看似公正,實際上存在很多弊端。如不少學生高分低能,考試舞弊現(xiàn)象頻繁發(fā)生等。用昨天的評價標準來衡量今天的教學改革現(xiàn)象,用老眼光看新問題,顯然不公正。教師為了出成績,贏得社會認可,不得不千方百計去適應現(xiàn)行評價體制。其結果,挫傷了廣大教師,學生及家長參與課程改革的積極性,對課程改革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二、評價體制的作用
教育評價有著非常巨大的導向作用。自科舉制以來,教育評價就是一根無形的指揮棒。無論課堂教學如何改革,離不開教學評價這把尺子。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應及時體現(xiàn)在教學實踐和教育評價之中。當教學實踐改革與教育評價改革同步時,新課程的目標就容易實現(xiàn);當兩者不同步,新課程目標就難以實現(xiàn)。因此,教育評價改革應該比新課程改革先行一步,至少應該同步進行。而現(xiàn)實不是這樣,教育評價改革已經落后于課程改革實踐。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教育評價改革方案的出臺,就沒有真正的新課程改革的實施。
三、對評價體制的構想
教育評價,應該由權威性組織按確定的指標體系通過對教學系統(tǒng)進行信息收集和科學處理,并對其作出價值判斷,為優(yōu)化教學和管理決策提供依據(jù)。這里的“指標體系”就是我們亟待尋求的教育評價方案。它大致分為三大塊:一是對學校的評價,二是對教師的評價,三是對學生的評價,其核心是考試制度的改革,其目的是對教學系統(tǒng)進行科學管理和控制,從根本上保證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
,對學校的評價:教育行政部門對各級各類學校提出不同的質量要求,作為教學是否達到質量要求的評價尺度。評價的內容要多元化,應涉及學校領導班子的管理效能、校長的德與才、學校各項制度與管理、教改教研、文體活動等。主要考察學校如何育人,育什么人。評價的方法要多樣化,以學校自評為主,教育行政部門、學生、家長和社會共同參與。要特別注重實證性的考察,防止,弄虛作假。
,對教師的評價:學校對教師提出一定的質量要求,作為教師教學工作是否達到質量要求的評價尺度。評價的內容應涉及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對學生的了解與尊重、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與學生、家長、同事及領導的交流與溝通、對自己行為的反思等。主要考察教師教什么,怎樣教。評價方法以自評為主,領導、同事、家長、學生共同參與進行綜合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應包括基本發(fā)展目標和學科學習目標?;景l(fā)展目標涉及道德品質、公民素養(yǎng)、學習能力、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等。學科學習目標即各科課程標準列出的目標,主要考察學生為什么學,怎樣學。評價方法要開放,不能以考試成績作結論,從行為觀察、情景測驗、成長記錄中,對學生進行考評,以了解學生的優(yōu)點、潛能和不足之處。
,考試制度的改革:小學生的考試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經驗。美國取消分數(shù),取消不及格,只報學生的進步情況;英國對小學生進行綜合評定,既考試給分數(shù)又寫評語;前蘇聯(lián)實行五級制給分;印度采用優(yōu)、良、中、差來概括學生的成績;法國由國家統(tǒng)一制訂小學生綜合評價指導手冊,包括學籍、健康、家庭、心理、態(tài)度等;日本采用分項評定。這些方法的共同點都是不以考試為中心。根據(jù)我們的國情和校情作為參考,小學升初中應免試入學;初中兩結合會考命題應嚴格依照國家課程標準,采用多樣的考試方法,讓學生展示特長和潛能,做到既能考察學生的整體素質,又能看出學生的個體差異;高中招生除看考生考試成績外,可參考學生的成長記錄和學生綜合評價檔案,改變以考試分數(shù)簡單相加作為錄取的唯一標準的做法。
為了適應新課程標準實施的要求,教育評價體制改革勢在必行,刻不容緩。建立健全教育評價體制工程浩大,事關全局。制定評價方案是關鍵,必須審慎。評價標準必須符合客觀規(guī)律,評價過程必須實事求是,評價結果必須客觀準確,評價程序必須簡單易行。這樣的評價機制才能調動教師、學生和學校管理人員的積極性,激勵他們關心教學質量,關注教學過程。還應采用各種方法,加強質量監(jiān)督,作好質量檢測,最終促進新課程標準真正實施,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