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實現(xiàn)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化”,不僅是高校內部提升其黨組織建設水平的必然要求,亦是高校自身基于外在環(huán)境以及國家政策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與時俱進、有所變革的必經之路。本文以“高?;鶎狱h建工作的‘科學化’”為主要研究對象,首先闡釋了高?;鶎狱h建工作的“科學化”內涵,然后說明了“科學化”的必要性,最后從基層民主、效能建設以及管理機制三個角度闡釋了“科學化”的具體措施。望本文的論述能促使高校黨建工作者充分意識到“科學化”對其實現(xiàn)民主管理、高校運營的重要意義,使之能夠更加與時俱進地展開各項工作,服務高校發(fā)展。
關鍵詞:高?;鶎狱h建;科學化;基層民主
“科學化”意味著合理、意味著與時俱進和發(fā)展變革。高校作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在文化上、思想上以及政治上,始終遵循正確的發(fā)展方向,為廣大學生的成長提供最強有力的支持和最正確的方向引領。充分發(fā)揮意識對于行為的能動作用,使廣大學生以及校內黨員能夠始終保持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意識,以此修正自身的行為,使之產生良好的學習或工作結果,從而更好地促進高校各項工作健康有序發(fā)展。
一、高?;鶎狱h建工作的“科學化”內涵
1.高?;鶎狱h建工作的“科學化”定義。
對于高校而言,所謂的黨建工作“科學化”就是要促使校內的黨組織,能夠充分結合我黨在自身發(fā)展管理過程中所形成的固有規(guī)律,來認知在高校內部黨建工作與學科建設之間的聯(lián)系,并依托這種對于管理理論和相關知識的理解,把握高?;鶎狱h組織內部各種要素之間本質、真實、必然的聯(lián)系,從而能在秉承事物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的條件下,推動黨建工作的開展。
2.基于法治文化形勢下的“科學化”黨建。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明確指出,全面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因此在這樣一種全新的政策形勢下,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化”就生成了法治化的內涵,它意味著高校要將“法治文化”融于高?;鶎狱h建工作中,吸收法治文化當中有關“公平正義、崇尚法治”的精神,讓宏觀層面的公平、正義、尊嚴以及自由與高校基層黨建工作中的廣泛參與、群眾自治相結合,從而讓基于法治文化形勢下的“科學化”黨建,形成了基層民主、廉潔高效的新內涵。
二、高?;鶎狱h建工作“科學化”的必要性
1.鞏固高校內黨的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的必然選擇。
長久以來,廣大高校學生是我黨組織基礎和廣泛群眾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縱觀中國近代歷史,高校學生在每一次歷史的拐點上都扮演著吶喊者與引領者的角色,中國社會能夠走出血淚交加的革命時期,與廣大高校學生的奮斗與激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lián)性,可以說正是其崇高的使命感與思想上的先進性,才最終促成了中國近代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而如今高校作為面向社會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同時也是孕育我黨后備力量的搖籃,我黨的不斷發(fā)展、壯大,離不開這種后備力量的支持與堅挺;而這種后備力量是否擁有極高的思想素質、是否能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面對種種外來主義思想的侵蝕和誘惑依然保持清醒的頭腦,除卻個人的因素,更是依靠校內基層黨建工作的引導,所以說支持和維系高校內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是維系我黨鞏固組織基礎以及群眾基礎的必然選擇。
2.為高校黨組織培養(yǎng)人才和后備力量的必經之路。
黨組織是目前高校內部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臺,而其的不斷發(fā)展與維系,需要源源不斷的后備力量予以鞏固和支持。我國高校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主張專業(yè)性與全面性的統(tǒng)一。所謂專業(yè)性是基于當前高校展開教學的模式,以院系專業(yè)為主要劃分形式,其有別于自小學開始的統(tǒng)一化班級授課模式;而所謂的全面性指的是學生在校期間不僅要掌握專業(yè)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提升個人的思想品德以及身體素質,而這也是國家建設對于接班人所提出的要求。這也充分說明,高校內部的學生只有擁有先進而正確的思想,才有可能承繼我黨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所開辟和擁有的一切,而目前我國高校內部能夠從根本上保障廣大學生思想先進性與正確性的渠道就是黨組織所展開的各類活動,包括對先進方針政策的傳播、我黨各種方針思想的講解與宣傳。黨組織工作的層層推進、不斷遞進,需要科學化的黨建工作為其培養(yǎng)足夠的人才和后備力量
3.助力高校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構筑先進文化氛圍的有效之舉。
構建和諧社會是當前我國建設與發(fā)展的重要主題,亦是廣大民眾最根本的生活追求。安定有序的社會環(huán)境必然需要先進客觀的文化理念、思想意識來進行引導,需要不斷有新觀點、新文化與固有思想體系之中的意識流發(fā)生碰撞之后而有所選擇、有所承繼。高校作為眾多思想意識最初的萌芽之地,培養(yǎng)和教育著在我國廣泛人口當中占據(jù)相當比例的高校學生,其龐大的數(shù)字不僅促使全國各地的高校緊密聯(lián)系、構成了星羅棋布的關系網,甚至牽動著無數(shù)不同屬性、不同境況的家庭。因此,加強對其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化”建設,將能從根本上提升內部黨組織的管理和建設能力,促進和諧校園建設,使之成為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基石,產生有助于高校助力和諧社會、構建先進文化氛圍的有力之舉。
三、如何推動高?;鶎狱h建工作的“科學化”
1.基層民主的擴大與實現(xiàn)。
基層民主,是實現(xiàn)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的重要基礎與前提。人作為意識的擁有體,其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會影響到外在事物的發(fā)展變化與走向趨勢,而要想讓基層的廣大師生充分發(fā)揮個人主觀能動性,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主動參與到高校政治管理的工作中,將個體的發(fā)展與高校黨建工作緊密關聯(lián),需要的就是“民主”。而只有這種高度的參與意識和主人翁姿態(tài),能夠讓廣大師生產生一種能夠規(guī)范個體行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促進個人的自律,進而促進高?;鶎狱h建工作走向更加“科學化”的境地。具體來說,要實現(xiàn)和擴大這種“民主”可以從兩方面來進行:首先,需要黨建工作的組織和管理者制定相應的管理規(guī)范,讓高校內部有關黨、有關決策的重大工作,允許廣泛的基層力量去參與決策;其次,通過建立科學化的考核與評價制度,讓所有參與黨建工作的基層人員,共享在一個公正平等的考核制度下,讓領導干部的選拔、重大事件的責任落實都能秉承科學民主的原則去行動。
2.加強效能建設,提升高校黨組織執(zhí)政能力。
高校黨組織作為展開和維系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力量,其必須充分把握在此過程中的主動權,加強效能建設。當前在我國社會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埋伏于我黨內部的官僚主義作風、私利主義作風以及實用主義和非法治化觀念同樣也存在于高校的角落中,是影響基層黨建工作實現(xiàn)科學、民主的嚴重阻力,是影響到黨在普通民眾心目中的地位、影響到我黨群眾基礎的惡性行為。因此高校黨組織要想改變或者遏制這樣一種現(xiàn)象可能會生成的各種隱患,其要遵循教育和黨建工作的客觀規(guī)律,充分把握二者之間的平衡性,以服務和教育為大原則,以發(fā)展為大方向,在明晰高校科研、教育、服務管理各項事務間的關聯(lián)性之后,通過對口碑的確立,不斷發(fā)現(xiàn)新問題、解決舊問題,通過建立起長效的監(jiān)督管理機制、問責服務機制,來提升廣大群眾對于黨組織的支持和信任度,進而鞏固其執(zhí)政基礎、提升執(zhí)政能力。
3.依托法治精神,構建更加人性化和規(guī)范化的管理機制。
法治精神下的高?;鶎狱h組織建設意味著民主、公平、公正和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管理,意味著所有參與其中,為其所管理和教育的個體都擁有一種“法治化”的思維,具體說來依托法治精神來構建人性化和規(guī)范化的管理機制主要包括這樣兩方面內容:首先,構建依托法治精神的培訓管理制度,提升廣大干部的綜合素質,提升其依法辦事的能力。要讓廣大干部勤于學習,不斷加強對于法治觀念的理解和認同,在長期培訓之中不斷樹立法大于權的思想觀念,改變因為錯誤認知所引發(fā)的濫用職權的行為;以民主法治的思想去解決問題,以流程化的觀點去展開服務,讓所有參與問責都公正、公開和透明化;同時廣泛邀請法律方面的專家來為廣大干部展開培訓,提升其法治素養(yǎng),使之能夠以更加宏觀、全局的思想,按照大學的章程展開辦學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意識。其次,依托法治思維構建全面的利益保障機制,保障廣大師生對于權益的訴求。對于高校內部的廣大師生來說,其對于權益的訴求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民主政治的參與權,一是教育權益的落實和擁享。高校處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大環(huán)境下,宏觀局面政策、經濟以及方針的變化,都會影響到高校內部方針政策實施,因此高校在開展基層黨建工作的過程中,要維系廣大師生在教育任務當中的基本權益,始終保障最為基本的教育公平、和考核公平權;讓其對于知識的學習、對于學術的研究能從根本上得到付出與回報的公平,黨組織要在其所覆蓋的黨支部、學科點當中通過完善考評、申訴機制,保障師生能夠擁有便捷的利益訴求渠道。
四、結論
綜上所述,提升高?;鶎狱h建工作的“科學化”不僅是順應國家層面我黨各項方針政策的與時俱進之舉,更是提升高校內部黨組織執(zhí)政能力,鞏固其執(zhí)政地位和獲擁廣泛群眾基礎的重要行為。在社會建設高速發(fā)展、各類思想意識相互交織、碰撞的今天,只有進一步擴大高校基層民主、加強效能建設,同時依托法治精神,創(chuàng)新規(guī)范和人性化的機制,才能讓黨建工作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消除埋伏于高校黨內的種種不良主義作風。
參考文獻:
[1]李茜.創(chuàng)新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思考[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3(6):102-104.
[2]劉川生.堅持學習服務創(chuàng)新加強高?;鶎狱h建[J].中國高等教育,2013,(1):33-35.
[3]宋永輝,王興權.基于學習型組織理論的高?;鶎狱h建問題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12):115-116.
[4]盧亮.試論推進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的理念、思路與途徑[J].北京教育:高教,2012,(1):30-32.
[5]趙志超,李艮.高?;鶎狱h建工作信息網絡化效能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6(6):131-132.
作者:彭蓓 單位:蘇州大學醫(yī)學部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