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聲樂教學與民間傳統(tǒng)文化的融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確立民間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主體地位
要加強高校音樂教育與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有機融合,單純的樹立兩者結合的觀念是遠遠不夠的。除此之外,還需要確立民間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因為,民間音樂并不像現(xiàn)代的很多精品音樂一樣,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享有很高的人氣。要想在高校音樂教育中融入民族音樂,就必須認為的提高和確立民間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民族文化中的民族音樂并不是顯而易見的,需要學校到不同的地區(qū)去進行采訪和收集,然后才能將民間音樂融入到現(xiàn)在的音樂教育中。要確立民間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主體地位,還可以通過請民間藝人到學校來給學生授課,讓學生在了解了音樂的同時又了解一些民間音樂,還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將二者結合自己的思考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出具有不同韻味的音樂。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充分的認識到在音樂中也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創(chuàng)作音樂,而且民間音樂在現(xiàn)代音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者雖然受時間的限制,但同時也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民間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起主導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和確立民間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主體地位。
二、改革課程體系,在高校音樂中突出民族特點
民族音樂與社會背景和文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高校音樂教育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突出民族音樂特點,構建起完善的多元化音樂教育課程體系,為民族文化傳播和音樂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高校的音樂教育的教學體系大多還沿襲著西方音樂教育體系,中國民族文化的成分比較少,這就嚴重阻礙了高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和發(fā)展。在高校的音樂教學中,學校和教師都要積極行動起來,改革課程體系,在高校音樂中突出民族特點。要鼓勵學生,積極的了解各個民族文化和民間音樂,增進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拓展音樂文化視野,已經(jīng)逐漸成為了當前高校音樂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在音樂教學中,改革課程體系,就是要在教學中要更新教材內(nèi)容,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選擇好課程教材,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在民族民間音樂課程方面,適當?shù)脑黾邮澜缑褡寤蛘呱贁?shù)民族的文化習俗、文化傳統(tǒng)等方面的內(nèi)容,改進世界民族音樂和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傳統(tǒng)音樂經(jīng)典內(nèi)容與作品,增加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內(nèi)容。
三、增強音樂師資力量
在高校的音樂教學中,師資力量也是影響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高校音樂教師如果都是音樂學科的專家學者,那么,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促進民間音樂與當前音樂的有機融合,更好地促進多元化音樂教育有效實施也就不再是什么難題。但是,在現(xiàn)階段,由于很多方面的限制,當前的很多高校的音樂文化中因為沒有專門的音樂文化教育的課程,也沒有專業(yè)素質較高的師資力量,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高校民族音樂、文化音樂教育有效性的發(fā)揮。因此,在實施高效音樂教育的時候,要注重抓好師資環(huán)節(jié),增強音樂師資力量顯得尤為重要。這可以從兩個方面出發(fā):擁有雄厚師資力量和學者人才較多的高校在在有條件的基礎上要適時地舉辦音樂多元化教育課程高校教師培訓班,有效解決師資力量的問題,促進教師的音樂專業(yè)素質不斷提高。另一方面,高校要提高音樂任課教師的知識結構,采取各種方式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定期組織開展民族音樂的音樂教育研討活動、組織專家學者講座、選撥人員到高校進修等方式增強師資力量。
四、在課堂上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和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在課堂上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是一種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激發(fā)出對音樂學習的熱情,才能讓學生積極的投入到教學中,也才能在教學中在同學們的積極參與下,更好的滲透民族音樂和民族文化的教育。要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從以下兩點出發(fā):第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就需要在課堂上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例如,在欣賞民族器樂曲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邊欣賞曲子邊思考,注重觀察演奏動作和音色的變化情況,然后進行分組討論,將自己的疑問或者看法發(fā)表出來,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熱情就大大提高了。第二,合理的對學生進行評價,是讓學生激發(fā)學習熱情的重要保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要合理評價學生,經(jīng)常給予學生一定的表揚和肯定,并在評價過程中留給學生認識、理解和實踐的空間和時間,防止阻礙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例如,在欣賞民族曲目的時候,每研究一個問題、欣賞一首曲目,教師都應該給予其發(fā)表見解的空間和時間,并在評價的過程中鼓勵和表揚,并將評價點到為止,不能打擊學生,要為學生留有更多的思考空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高校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想充分的融入民族音樂教學,可以從樹立起民間音樂文化觀念和相應的音樂教育觀念,確立民間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主體地位等方面出發(fā),將此項工作推向高潮。
作者:鞠榮麗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人文藝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