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自媒體技術的不斷革新影響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將人們帶入了自媒體時代。微博、微信、人人網(wǎng)等社交網(wǎng)絡迅速占領高校校園交流平臺,信息與資訊的私人化、平民化傾向逐漸顯現(xiàn),信息傳播的自由度及影響力開始成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推動力。作為心理發(fā)展尚不成熟的大學生,他們正處于人格塑造、意志磨練的重要階段,自媒體的參與必將影響其成長與發(fā)展。所以,自媒體時代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面臨空前的壓力與挑戰(zhàn)。
一、自媒體的主要特點
自媒體是一種以新媒體為主要媒介的信息傳播載體,其發(fā)展勢頭迅猛,并逐漸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方式。目前的自媒體主要有微博、博客、人人網(wǎng)、微信等。自媒體的使用已經(jīng)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的一部分,自媒體的存在深刻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了解自媒體特點對推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平民化與大眾化。自媒體的使用者無需支付任何費用,就能通過簡單的操作掌握其使用方法,這極大地吻合了大學生的低成本生活。其次,自主性與創(chuàng)造性。每個大學生都可將自己的觀點、想法及感悟傳遞出去,并成為其抒發(fā)渴望自由、開拓視野的主要場所。再次,即時性與交互性。自媒體不受時空限制,大學生可隨時隨地感受信息傳播的作用,并能及時關注或獲得關注,能在某種程度上傾訴其內心世界。最后,多元化與多樣化。自媒體平臺是一個相對開放的網(wǎng)絡化平臺,它包含了眾多的信息與資源,能最大限度地與大學生的年齡特點、生活方式、心理狀態(tài)契合起來,從而成為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推動物。
二、自媒體時代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機遇與挑戰(zhàn)
自媒體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了許多機遇。一是自媒體在開拓學生失業(yè)、健全大學生心理機制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自媒體平臺為大學生提供了豐富便捷的資訊,使大學生的感官世界、內心世界更為豐富,在提升大學生思考的深度與廣度,從而塑造堅毅、堅強的品質,順利渡過青春期危機。二是自媒體平臺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獲得新的發(fā)展契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過個別咨詢與團體輔導進行,這種教育模式難以預防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且其心理診斷工作也相對困難。自媒體的出現(xiàn)與發(fā)展較好地解決了這種問題,并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無處不在。三是自媒體為大學生創(chuàng)設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圍,并普及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自媒體平臺的交互性使眾多資源能及時共享,大學生可避免直接面對心理咨詢的尷尬,通過微博、微信、博客等形成心理咨詢的合力。另外,自媒體也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一是在自媒體影響下,大學生的心理狀況趨于復雜。一方面,大量的信息涌入大學生視野,大學生一時間難以對所有信息及資訊做出判斷,以致于出現(xiàn)短時間的認知失衡現(xiàn)象。另一方面,現(xiàn)實中的面對面交流變得更加困難,在自媒體影響下,大學生的虛擬網(wǎng)絡生活逐漸取代現(xiàn)實交際,以致于大學生在網(wǎng)絡平臺上放縱自身情感,從而導致人際交往能力逐漸下降。同時,自媒體平臺的不斷豐富與多樣也催生了網(wǎng)戀現(xiàn)象,大批大學生將情感體驗寄托在網(wǎng)絡平臺上,以致于出現(xiàn)戀愛心理扭曲的現(xiàn)象。二是自媒體的問世與發(fā)展加大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難度。自媒體的開放性特點使大學生思維更加活躍,并對課堂教學產(chǎn)生懷疑,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力正在削弱,新問題、新情況開始出現(xiàn)。
三、自媒體時代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的主要策略
(一)搭建線上線下心理健康教育平臺
自媒體技術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完美融合是現(xiàn)階段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只有堅持科學教育理念,結合內容與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媒體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引導大學生克服自身困難,發(fā)展自我。所以,高校要積極利用自媒體技術,在微博、微信、人人網(wǎng)上以班級、學院為單位搭建平臺。一方面,大學生可通過瀏覽主頁了解集體活動,并在規(guī)定平臺上與其他各成員進行交流、互動,從而構建相對和諧的師生關系與同伴關系,消除可能出現(xiàn)的矛盾。另一方面,教師可通過自媒體平臺,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引導大學生參與集體活動,培育其主人翁精神與意識。
(二)建立健全相對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
圍繞學工室、心理咨詢室、班級三個方面,構建相對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首先,學工室積極設計與管理校級或院級心理健康教育網(wǎng)頁,并將其植入各自媒體平臺中,從而起到推廣與宣傳的作用。其次,心理咨詢室以校園BBS論壇、人人網(wǎng)為主要場地,對大學生進行心理預防,并對已經(jīng)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大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最后,學生輔導員要積極開設個人微博、郵箱,參與對本班、本年級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讓班級心理委員與各學生加入到心理健康教育QQ群、微信群,從而形成相對封閉而又不失開放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獎勵表彰與自我教育相結合
一方面,每種自媒體平臺都有其特點,高校要積極利用自媒體平臺的優(yōu)勢,對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進行獎勵表彰,使之成為其他大學生學習的典范與榜樣。另一方面,大學生可通過自媒體平臺不斷反觀自身行為與心理,這在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達成自我教育的目的,久而久之,自媒體平臺就具備了心理疏導與大學生自我教育相結合的功能了。自媒體時代預示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經(jīng)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如何將自媒體技術與心理健康教育完美融合,確保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焦點。所以,高校要積極探索自媒體時代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機制,從而使大學生健康成長與發(fā)展。
作者:管龍陵 單位:南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