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國防教學革新思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軍事理論教學
為貫徹《國防法》、《兵役法》、《國防教育法》和《關于在普通高等學校和高級中學開展學生軍事訓練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國辦發(fā)[2001]48號)文件的重要精神,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于2006年修定了《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作為“普通高等學校開展軍事課程教學的基本依據(jù)”,明確規(guī)定“軍事課程是普通高等學校本、??茖W生的一門必修課”[1]。關于教學內容,《大綱》指明包括軍事理論教學與軍事技能訓練兩部分,內容涉及了國防理論、形勢、知識、法制、精神、經(jīng)濟以及體訓教育等諸多方面。但是,《大綱》的規(guī)定只是限定了學生應掌握的基本知識。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學者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這些已經(jīng)遠遠無法滿足當代大學生的求知欲,根據(jù)各院校學生的特點,相應地改革和拓展教學內容勢在必行,這也成為當前各高校國防教育課[2]程建設的核心和實質?!洞缶V》在這方面也預留了空間,允許“各普通高等學??筛鶕?jù)實際情況和[1]專業(yè)特點,對教學內容作適當調整?!蹦敲?,如何改革和拓展教學內容呢?
2教學內容改革與拓展的探索
2.1明確教學內容改革與拓展的前提條件
國防教育教學內容的改革與拓展必須在相關文件政策(如《大綱》)的框架內進行,必須明確和確保這一前提。首先,國防教育教學內容的拓展和改革不能違背這門課的性質,即“軍事課程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按照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適應我國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目標和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需要,為培養(yǎng)高素質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保衛(wèi)者服[1]務?!弊鳛閲澜逃撸仨殘猿诌@一大方向不動搖,相關工作也必須圍繞其進行。其次,國防教育教學內容的拓展和改革不能偏離這門課的教學目的,即“軍事課程以國防教育為主線,以軍事理論教學為重點,通過軍事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能,增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加強組織紀律性,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儲備合格后備兵員和培養(yǎng)預備役軍官打下堅實基礎,”“符合國家安全的需要”。國防教育者必須明確開設這門課的目的,相關教學內容的設置、改革和拓展也必須以其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此外,還要保證教學時間和教學質量等。關于教學時間,《大綱》明確規(guī)定:“軍事理論教學時數(shù)為36學時”;“軍事技能訓練2-3周,實際訓練[1]時間不得少于14天”。關于教學質量,《大綱》指出:“在軍事課教學中,要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掌握好深度和廣度,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確保教學質量”;“在組織軍事技能訓練時,要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條令條例為依據(jù),嚴格訓練,嚴格[1]要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軍事素質?!苯虒W內容的改革與拓展不能犧牲教學時間和質量。只有在這些前提得以保證的情況下,國防教育教學內容的拓展與改革才能進行。
2.2教學內容設置要突出自身特色[4]
“特色化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戰(zhàn)略選擇。”因此,就國防教育而言,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也可以根據(jù)院校的實際情況,突出自身的特色,這也是國防教育課程在各自院?!扒蟮蒙媾c發(fā)展的必由[5]之路”。首先,在設置教學內容之前,各院校的國防教育者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偏重配置與學校專業(yè)設置、文化底蘊和學生特點等相關的課程內容,并力爭成為特色教學內容。西安交通大學和青島海洋大學的軍事教研室就進行了這方面探索,結果很成功。西安交通大學軍事教研室針對本校學科設置理工見長和現(xiàn)今大學生特點,在軍事理論教學內容中突出了“技術性”,教學中加強軍事高科技教育,突出《精確制導技術》、《現(xiàn)代偽裝和隱身技術》、《偵察監(jiān)視技術》、《電子對抗技術》、《航天技術》、《指揮控制技術》、《新概念武器》和《核生化技術》等內容的教學,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國防意識。從學生的反饋來看,普遍認為“這門課程很精彩”,“感受到了現(xiàn)代化戰(zhàn)爭的不同”,并希望有機會借助所學的專業(yè)知識獻身國防。青島海洋大學軍事教研室則依據(jù)本校實際,面向海洋,在理論教學中突出海權、海防內容,這門課很快便深受學生歡迎。國內院校的國防教育單位完全可以按照自身的特色,進行類似的教學內容拓展。其次,還要不斷完善特色教學內容。只有不斷地完善特色教學內容,才能使這門課長久地擁有生命力。當然,完善特色教學內容是一個長期的進程,在這一進程中,國防教育者不應忽視一些校內的重要資源,即校內各個方面的意見反饋,包括教師自我反饋、學生反饋、同事反饋和校督導組反饋等。這些人同屬一所學校,對學校有著不同角度和層次的認識,其提出的意見或建議也分別出自這些角度和層次,對不斷完善國防教育特色教學內容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各院校國防教育者應及時地總結、消化這些反饋意見,并堅持在長期聽取反饋的基礎上改革和拓展教學內容,以期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教學內容的國防教育之路。
2.3教學內容設置要突出時效性、豐富性
在國防教育教學內容的設置上,還應突出時效性、豐富性。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使得國防教育的內容新鮮、充實。大量的反饋表明,學生普遍要求這門課不要成為枯燥的國防說教課或嚴肅的相關法律選宣講課,希望教師跳出書本的束縛,關注時事,利用鮮活的事例生動地傳播國防知識,要求教學內容具有時效性和豐富性?!洞缶V》中也要求教學內容的“廣度”,那么教學者在相應的教學內容上應作出怎樣的改革與拓展的?首先,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實際的需要,突破教材的束縛,在保證完成《大綱》規(guī)定的基本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計劃,專門抽出一兩節(jié)課的時間,將師生共同感興趣的時事熱點引入課堂,如伊拉克戰(zhàn)爭、中日關系、中美關系、臺海局勢、西藏問題等,當然這些熱點也可以利用課外時間以專題講座的形式論述。這種方式最大優(yōu)點是,可以將整個事件的全貌快速的反映在學生的面前,充實課堂教學內容。但是,臨時調整教學計劃有可能會影響到課程進度,通常需要教學者在學期初制定教學計劃時預留空間。最好的方式是利用課外時間舉辦相關熱點問題的專題講座。其次,教師也可以在不變更原有教學計劃的前提之下,利用熱點問題的梗概或某一細節(jié)服務于課堂教學內容。同樣是引入時事熱點,但是所占用的時間不同,效果卻類似。這種方式講述時事熱點所占用的時間僅是課堂的很小一部分,目的是用于支持預定教學內容。例如國防教學者在講述某一論點時,經(jīng)常會面臨到戰(zhàn)例的選擇,過去的戰(zhàn)例基本上已是老生常談,學生早已厭煩。在這時,如果能從新近發(fā)生的局部戰(zhàn)爭,如阿富汗戰(zhàn)爭、伊拉克戰(zhàn)爭、南奧塞梯戰(zhàn)爭等中抽取一些戰(zhàn)例,來支撐論點,勢必會使學生眼前一亮,教學效果提升;而將這些積累下來,則有利于豐富教學內容。最后,從預期效果來看,時效性內容的引入,既可以擴展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又可以加強國防教育與軍事學、國際關系學、歷史學等學科的交叉,令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2.4通過選修課、專題講座等,深化和拓展相關教學內容
選修課、專題講座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大綱》中也明確要求:“學校在完成規(guī)定的學時外,應積極開設與軍事課相關的選修課和舉辦講[1]座?!睆膶嶋H效果來看,選修課、專題講座既能滿足學生就某一問題深入探討的求知欲,又能提供給教師一個展示或交流其研究心得的平臺,對于充實、拓展和深化相關的教學內容更是大有裨益。那么,教師應怎樣操作呢?首先,教師應依據(jù)自身的知識結構,選擇要深化和拓展的教學內容。以西安交通大學軍事教研室的教師專業(yè)構成為例,8人中,文科專業(yè)3人,理工科專業(yè)5人。面對這種專業(yè)構成,如果分工得當,各自發(fā)揮文理特長,那將在國防教育中轉化為一種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如理工專業(yè)的教師完全可以在軍事高技術和高技術戰(zhàn)爭等相關內容上大顯身手,文科專業(yè)畢業(yè)的教師則可在中國國防法、軍事思想、國際戰(zhàn)略環(huán)境等內容上深入研究。其次,選擇出的相關教學內容必須有一定的學生基礎,即選出的內容要讓學生感興趣,或者這些內容可能對學生生活和未來的工作有所幫助,如中華兵家文化。在中國浩瀚的歷史文化長河中,兵家文化源遠流長,一直傳承至今,其影響的地域范圍遍及世界;從受益的行業(yè)來看,早已突破軍事一家,很多其他領域的從業(yè)者都不斷地從中汲取營養(yǎng),如商業(yè)、金融業(yè)等??梢?,中國的兵家文化是貢獻給全人類的財富,研究和傳播它具有很強歷史和現(xiàn)實意義。教學者完全可以依托自身優(yōu)勢,在教學中深入研究中華兵家文化,將研究成果通過開設全校選修課(如《孫子兵法及其應用》),或舉辦專題講座等形式傳授給學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即教學內容深化與拓展的最終結果是,生成自己的見解,要將自己的東西帶給學生。人云亦云,或簡單地將他人的成果予以歸納、總結,都不能稱之為“深化與拓展”。此外,還應盡可能地將深化和拓展的成果返回課堂教學,不斷更新原有的課堂內容,擴展教學的深度。
2.5軍訓內容中增設貼近生活的技能訓練
軍事技能訓練是普通高校國防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遇到阻力最大的一項工作,校方、家長和學生均有抵觸情緒。如何化解各方阻力,調動學生的參訓積極性,成為擺在國防教育者面前的一個難題。而這就需要國防教育者探究阻力和抵觸情緒的根源,針對性地改革和拓展軍事技能訓練內容。首先,國防教育者應挖掘阻力和抵觸情緒的根源,以做到有的放矢。對于各方最大的顧慮,即參訓者的人身安全保障問題,就要求國防教育者嚴密組織和監(jiān)控軍事技能訓練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科學帶兵,從上至下貫徹安全意識。為了化解家長和學生由于怕吃苦而衍生的抵觸心理,就需要在理解和疏導家長的護子情節(jié)的同時,重新審視長期僵化的軍訓內容,相應地擴展訓練內容,在某些方面令軍訓貼近生活,“不再是受罪”,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參訓積極性。其次,在軍訓內容設置上,除了《大綱》規(guī)定的必要科目外,可以針對性地增加一些貼近生活的技能訓練,如“防意外,求生存”的科目練習,這樣既可以增加軍訓的趣味性,又可能使學生學習到一些必要的生存技能,從而提升學生參加軍訓的熱情。西安交通大學就曾在2007級新生的軍訓中做過這方面努力,軍訓過程中聘請消防官兵講授消防安全知識,進行消防演練,特別是還在消防官兵的協(xié)助下,組織全體參訓學生在失火情況下的集體安全逃生演習,后者“512”大地震該年級學生向室外撤離過程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這件事在師生中廣為傳誦,從一個側面使得各方對軍事訓練的必要性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令之后新生軍訓的阻力越來越小,家長越發(fā)地理解和配合新生軍訓工作,學生參加軍事訓練的積極性也大幅提高??梢?,軍事技能訓練內容的必要拓展即可豐富教學內容,又能促進軍訓工作的深入開展。當然,軍訓中可供擴展且貼近生活的技能訓練內容有很多,這就需要國防教育工作者認真研究,勇于探索和實踐。3結束語普通高校國防教育教學內容的改革和拓展目的是,要探索出一套適合自身發(fā)展的、具有鮮明特色的教學內容,從而為課程建設服務。這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國防教育工作者不斷地革新思想觀念,潛心鉆研,并在成績面前戒驕戒躁,繼續(xù)開拓進?。欢鴮τ谝粫r的失敗也不要氣餒,認真總結教訓,并為下一步的探索做好準備。此外,還要多方收集反饋信息,及時地梳理、總結和消化這些反饋意見,落實其中的合理化建議,并堅持在長期聽取反饋意見或建議的基礎上,切實推進教學內容的改革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