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訓練――扎實孩子的“綜合”能力
“語文綜合性學習”,“綜合性”三字特別搶眼。在教學中我們綜合性學習的基本教學理念應(yīng)該突顯“綜合“特色。比如,四年級第一次綜合性學習《魅力童話》。我設(shè)計出這樣幾個活動:
(1)讀一讀。各自搜集自已喜歡的中外童話,認真讀一讀,做好讀書筆記,把感悟較深的片段記錄下來,再互相推薦,交換閱讀。
(2)講一講。以小組為單位,把最喜歡的童話故事講給組內(nèi)的同學聽,由組內(nèi)同學多角度評價,并推選優(yōu)秀組員參加班級故事比賽,大家當裁判。
(3)寫一寫。留足時間鼓勵學生發(fā)揮奇思妙想編一則童話,并且試著演一演自己編的童話。
(4)評一評。由學生選出“讀書能手”、“講故事能手”、“創(chuàng)作能手”、“表演能手”。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度過。
二、學習――彰顯孩子的個性
轉(zhuǎn)變教師“充電式”角色為導演,合作學習有助于為學生提供交流互助、展示個性的平臺。在綜合性學習中,我們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長與喜好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如:
在《廣告――生活因“你”而精彩》的綜合性學習中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眾里尋‘你’千百度”。根據(jù)廣告?zhèn)鞑サ闹饕?,我把學生分為四大組:網(wǎng)絡(luò)組、影視組、報刊組、街頭組。每組因渠道不同,最終的呈現(xiàn)方式也各有千秋:網(wǎng)絡(luò)組負責進入各大網(wǎng)頁全力搜索,有選擇地記錄下網(wǎng)址或下載廣告圖片;影視組則是負責電視廣告的刻錄或模仿表演;報刊雜志的搜集工作看似簡單實則繁雜,需要把刊登的大小廣告圖片與條文進行歸類剪貼;街頭小組的架式無疑是一個專業(yè)攝影隊,他們拿著照相機,逛大街、進小店,捕捉街上最心動的廣告畫面。任務(wù)明確,誰也不閑著。課余時間,教室里的學生三五成群的集中在自己小組里興致勃勃地匯報搜集的材料,那場面別提有多興奮。同學們在活動中不僅收獲了知識,還收獲了興趣。
三、積累――放飛孩子的翅膀
呂叔湘先生說:“學生學好語文三分得益于課內(nèi),七分得益于課外”。一直以來人們都非常重視語文積累,可真正實施起來卻不知如何下手,積累的內(nèi)容單調(diào)、空泛。但自從有了語文綜合性學習,它根據(jù)課文,結(jié)合單元的需要,為我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使積累的內(nèi)容不再單一、積累的方向不再盲目。如:
在綜合性學習《成長的故事》的展示中,學生展示了從圖書館收集到的極具教育意義《鑿壁偷光》、《顧炎武自督讀書》、《送米》、《列寧當演員》等,并通過閱讀明白了從小要樹立勤學苦練、勇于探索、舍己為人的品質(zhì),從名人身上受到了教育,得到了熏陶。
在綜合性學習《漫游語文世界》中,學生通過上網(wǎng)搜索搜集到了鮮為人知的姓氏來?!胺健毙?,遠古有個神農(nóng)氏,是著名農(nóng)業(yè)部落首領(lǐng),他的后代中有一位叫榆罔的,把兒子封在“方”一帶,享用當?shù)氐奈锂a(chǎn)。那兒子本來叫“雷”,受封方山后又叫“方雷”,方雷的子孫就以地名為姓,世代方姓。在搜集姓氏活動中,學生初步了解到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淵源。
語文綜合性活動不僅改變了以往那種把資料一剪一貼簡單的拼湊,而且坦然的走出了照本宣科,只走過場不求實效的積累誤區(qū)。
四、生活――詩化孩子的課堂
生活即語文,語言文字源于生活,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扎根生活這個天然教室,把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生活實踐,再把所得的生活經(jīng)驗運用于課堂的學習。它把生活與語文緊密相連,把學生今天的學習與未來的發(fā)展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
一、寓教于樂,使學生愛讀書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獲取知識的動力?!币虼?,教師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以興趣這把鑰匙打開兒童的心扉,引導學生走進知識寶庫的大門。
1.選好榜樣 榜樣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強,根據(jù)學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點,我經(jīng)常講一些名人名家愛讀書的故事,鼓勵他們熱愛書籍,從書中汲取知識。平時,我有意識向?qū)W生介紹老舍、葉圣陶、冰心等名人熱愛讀書的一些故事,這種名人“效應(yīng)”所產(chǎn)生的力量不可低估。
2.率先垂范 課外時間,我經(jīng)常與學生一起讀書,一起誦讀古詩,這對孩子是一種無聲的教育。閱讀時,老師所流露出的熱情、趣味和歡樂之情,對孩子有著強烈的感染力,學生在濃濃的讀書氣氛中,體會到老師對閱讀的重視,從而自覺地進行閱讀活動。我還經(jīng)常給學生講自己童年的學習情況,并給學生絕對肯定的啟示:閱讀非常有趣。這些都猶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劑,激勵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一旦興趣培養(yǎng)起來不僅眼前受益,還將伴隨整個人生。
3.隨機指導 在課堂上,隨機樹立典范,當學生說出一些精妙的詞語和精彩的語段時;當有學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學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識時,教師應(yīng)激勵表揚,這樣便會在學生中營造出讀書的氣氛。
二、寓教于法,使學生會讀書
課外閱讀應(yīng)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fā)展,要以課內(nèi)帶課外、課外促課內(nèi)的方法,課內(nèi)學方法,課外求發(fā)展。而課外閱讀書籍的種類不同,且題材豐富,文章的內(nèi)容深淺不一,學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別。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節(jié),忽視文章中心及語言描繪,我注重以下幾種閱讀方法指導:
1.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 根據(jù)不同年級,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級摘抄詞句、仿句練習;中年級摘錄佳句、精彩片斷、名人名言等;高年級摘錄時要注明出處,寫讀后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用讀書方法 曾指出讀書之法:“不同之書,區(qū)別對待。應(yīng)讀之書宜緩宜熟;應(yīng)閱之書宜速宜多。閱書如攻城,輕騎剽悍,所向無前。”根據(jù)不同題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閱讀,要求學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讀、瀏覽“三讀”法。精讀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讀,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來,做上記號,以便查工具書或向人請教,弄懂了再繼續(xù)讀;略讀就是速度較快,常常一目幾行,意在了解大概內(nèi)容;瀏覽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來瀏覽報紙、搜集信息資料,常常只看看標題。閱讀初期,一般以精讀為主,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經(jīng)驗以后,三種方法可交叉進行,一般內(nèi)容略讀或瀏覽,精彩的部分精讀。
3.指導學生進行仿寫練習 如閱讀介紹竹子文章,可引導學生為各種竹子編寫標簽,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或為文章內(nèi)容的“空白”處作擴充、填補,不但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還進行創(chuàng)造想象力的訓練。
三、寓教于玩,使學生讀好書
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這已是共識。但光一遍一遍地死讀,只能讓學生感到乏味、疲勞,以致昏昏欲睡,應(yīng)該巧妙,寓教于活動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們讀好書。
1.輪流講 我班堅持每日5~10分鐘的聽說訓練,時間可安排在早會或課前,讓學生輪流上臺,交流課余時間閱讀中攝取的語言材料,讓大家或說一新聞,或曉一趣事,或背一古詩,或得一好詞佳句,或明一道理,變枯燥的讀寫為有趣的樂事,學生興趣盎然,視野開闊,語感增強,更令人欣喜的是,學生從課外閱讀中得到源頭活水,逐步達到厚積薄發(fā)的效果,說話妙語連珠,寫文章意到筆隨。
2.自己辦 組織學生自辦手抄小報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手抄小報的內(nèi)容廣泛:國家大事、校園生活、環(huán)保教育、科學世界等。學生根據(jù)需求,獨立命題、編輯材料,設(shè)計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圖。如圍繞“北京申奧”這一內(nèi)容,學生就出了《新北京、新奧運》、《奧運連著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奧運夢》等。
3.定期賽 為了使孩子的讀書熱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節(jié)日定期舉辦故事會、故事朗誦會、辯論會、手抄報比賽、征文比賽等讀書交流活動。也可進行快速閱讀比賽、讀書知識競賽、讀書報告會等,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1、通過交流激發(fā)學生自覺讀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刻苦學習的毅力。
2、掌握讀書方法,懂得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不能知難而退,要勤奮好學,多問為什么。
3、端正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習興趣。
二、活動準備
1、搜集讀書格言。
2、準備名人讀書故事。
3、談讀書經(jīng)驗。
三、活動過程
1、隊儀式。
(1)、整隊。
(2)、出旗
(3)、唱隊歌
2、主持人主持活動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迎接跨世紀的挑戰(zhàn),我們要博覽群書,有真才實學,我宣布
“讀書經(jīng)驗交流會”現(xiàn)在開始.
甲:勤勞的蜜蜂愛和花朵交朋友.
乙:奮發(fā)的種子愛和土壤交朋友.
甲:剛強的礦石愛和烈火交朋友.
乙:有為的孩子愛和好書交朋友:
甲乙:古今中外有學問有成就的人都喜歡讀書,他們從書中得到了教育,得到了知識,對人類做出了貢獻.
甲:下面請聽由歐詩琪同學帶來的《愛科學的孩子》。
乙:聽了這個故事后,大家一定有所感觸吧!那就讓我們來談?wù)劙?
(指名學生談聽故事感想)
甲:我相信大家以后會像列寧一樣刻苦學習的.
乙:我們的同學搜集了許多古人的格言,讓我們來交流一下吧!
(分組交流收集的格言,并說說意思)
甲:好的書籍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下面就讓那些讀書經(jīng)驗比較豐富的人來說說他們的讀書經(jīng)驗吧!
(請黃悅怡、賈奇亮、孫曉陽、張莉、丁勇介紹經(jīng)驗)
乙:聽了他們的讀書經(jīng)驗后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請同學談體會)
乙:他們這么喜歡讀書,我們就來夸夸他們把!請聽快板《夸夸我們的同學》.
甲:一本好書就像一搜船,帶領(lǐng)人們駛向廣闊的海洋.
乙:因為書,我們可以上知天文,下曉地理.
甲:因為書,我們可以與古人對話,與未來交手.
乙:我們快快樂樂的閱讀,在讀書中獲取知識,吸取營養(yǎng).
甲:我們快快樂樂地閱讀,在讀書中幸福地成長.
乙:好的書籍要讓我們大家一起分享,下面就讓我們來聽聽,同學們給我們介紹的好的書籍吧!
甲: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請四位同學推薦書)
甲:為了讓隊員們讀到更好的書.
乙:大家都拿來了自己喜歡的好書,獻給中隊,請每一個同學都來讀好書,長知識.
甲:獻書活動先在開始.(播放歡迎曲 )
乙:隊員們,多讀一些好書吧!這樣可以開闊你的視野!
甲:隊員們,多讀一些好書吧!這樣可以啟發(fā)你豐富的想象力!
乙:國旗把一角交給了我們!
甲:我們是祖國的未來!
甲乙:讓我們多讀好書,多看好報吸取智慧的力量.
甲乙:讓我們多讀好書,多看好報,時刻準備著為建設(shè)祖國貢獻力量.
課外閱讀不僅對初中生的學習有著重要作用,而且對初中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有重大影響?!耙槐竞脮梢杂绊懭说囊簧边@句話是有道理的。幾乎每位初中生都有自己的榜樣,如岳飛、諸葛亮、袁隆平、保爾?柯察金、霍金、凱倫?海勒等。這些令他們崇拜、學習的楷模相當一部分是初中生通過課外閱讀所認識的。當初中生進行課外閱讀時便會潛意識地將自己與人物形象進行比較,從而以他們?yōu)榘駱?,樹立起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走出燦爛的人生之路。因此,初中生應(yīng)“好讀書、多讀書、讀好書”。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初中生的課外閱讀能力,讓初中生主動積極地遨游書海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激發(fā)興趣,促成閱讀
名人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名言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腹有詩書氣自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等格言就深入人心。名人熱愛讀書的事例也舉不勝舉,比如匡衡鑿壁借光、王融廢寢忘食,手不釋卷,對于這些名人讀書故事,我們可以利用“每日一言”“每周故事”向?qū)W生推薦。平時,有意識地向?qū)W生們介紹古今中外熱愛熱書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學家高爾基、魯迅,大作家老舍、巴金、冰心等等來激勵學生,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逐漸認識到只有多讀書,肯讀書,才能有效增強閱讀能力,才能提高綜合素質(zhì)。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睈垡蛩固挂舱f:“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催化劑,能調(diào)動內(nèi)在的潛力,所以要讓初中生課外閱讀,首先要激發(fā)興趣。那么,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去激發(fā)初中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1、故事激趣。很多同學都愛聽故事,一聽到老師說要講故事,同學們往往情緒高昂、迫不及待,伴隨著老師娓娓動聽的聲音,同學們早就身臨其境了。正當同學們聽得入迷之際,教師戛然而止,并抖出包袱:欲知后事如何,且聽書上分解。此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向初中生推薦出相關(guān)的書目,想知道結(jié)果就讀某本書,里面還有更精彩的故事等著你們呢。這樣讓同學們在享受故事情節(jié)所帶來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課外讀物的新奇,主動去進行閱讀,這效果當然是不言而喻的。
2、網(wǎng)絡(luò)閱讀激趣。隨著時代的進步,網(wǎng)絡(luò)已經(jīng)進入到我們的生活,網(wǎng)絡(luò)閱讀的優(yōu)勢不言而喻,并且初中生對網(wǎng)絡(luò)十分喜愛,我們應(yīng)因勢利導,列出書目,讓初中生正確選擇,進行網(wǎng)絡(luò)閱讀。我們注重引導,這樣更有利于我們的語文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而不要“談網(wǎng)色變”。
3、談讀書感受激趣。教師讀書中的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是寶貴的經(jīng)驗,要適時的向初中生講述。同時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一些關(guān)于讀書的名言,進行評說、欣賞;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進行對比、教育,從而激起初中生對書中人物的崇拜,這樣初中生就會在課余時間主動地進行廣泛的閱讀嘗試。
4、通過活動體驗激趣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學習路上的探索者,同時更渴望自己是一個成功者,這是每個學生的共同心理。針對學生這種心理,圖書館應(yīng)創(chuàng)設(shè)各種機會,搭建多種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經(jīng)常舉辦讀書心得征文評選,選出佳作在校園櫥窗中展示;開展手抄報比賽,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收集素材,確定刊名,撰文畫圖,設(shè)計版面;組織學生參加故事劇本表演,讓每個學生都有平等參與和展示自我的機會等等。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去想、去做,去表達自己的想法,表現(xiàn)自己的才能,并在活動中不斷積累成功的體驗,騰起不斷努力的希望,從而更加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
二、推薦方法,引導閱讀
初中生有了興趣遠遠不夠。有的初中生憑著興趣,凡有生動情節(jié)的內(nèi)容就馬馬虎虎地讀讀;有的則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摘抄積累,吸取技巧,沒注重方法。顯然這樣的讀書是不可取的。我們還要進一步引導他們讀,而且合理分配時間會讀、愛讀,讀出效果。閱讀的方法很多,這里僅談常用的幾種閱讀方法:
1、選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針對初中生在課內(nèi)學習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如:學習了《給巴特勒的信》一文,為了讓初中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作者,向初中生推薦了《悲慘世界》《巴黎圣母院》等,讓初中生從作品中去了解作者。這樣既豐富了他們的知識,又激發(fā)了他們的閱讀興趣,提高了閱讀能力。
2、精讀法。所謂精讀法,精讀,就是精思熟讀。讀法和要求是:掃清文字障礙,弄清句段含義領(lǐng)會全文中心,這就是說,精讀要從部分到整體,由整體到部分,反復研讀,領(lǐng)悟精義。精讀的目的是學習基本知識、基礎(chǔ)理論,為今后工作和深造奠定基礎(chǔ)。朱熹說:“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币朴趯W會將厚書讀薄。魯迅先生讀書堅持“五到”,即“口到、心到、眼到、腦到、手到”。他特別強調(diào)不僅要用心記,更要用腦思索,善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勇于創(chuàng)造,從而標新立異。“好學深思,心知其意”,是閱讀的一種漸臻佳境的境界。學生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多思考,在理解、消化的基礎(chǔ)上善于將所讀之書進行概括、濃縮、抽象等,找出知識的精華,培養(yǎng)閱讀概括的能力。
3、速讀法。速讀,就是快速閱讀,整體把握。做法和要求是:篩選重點,把握重點語段,總觀整篇要旨,不斷提高速度的能力。速讀的目的是拓展視野,豐富知識。
4、摘錄批注法。此閱讀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將有關(guān)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qū)﹂喿x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都說明了筆記的重要性。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的“詞庫”中,為以后的作好儲備。同時還可以對自己訂閱的報刊雜志,將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來,粘貼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讀與思共,思與讀隨。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學著用自己的閱歷和知識去審視、對比、評判書中的內(nèi)容,并及時記下自己讀書的感受和疑點。總之,讀書要做到“手腦并用”,閱讀才將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
三、讀書活動,展示成果
一、激發(fā)興趣,讓學生愛讀書。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獲取知識的動力”。因此,教師首先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以興趣這把鑰匙去開啟兒童的心扉,引導學生走進知識寶庫的大門。
1 、以身作則。 課外時間,我經(jīng)常與學生一起讀書,一起誦讀古詩,這對孩子是一種無聲的教育。閱讀時,老師所流露出的熱情、趣味和歡樂之情,對學生有著強烈的感染力,學生在濃濃的讀書氛圍中,體會到老師對閱讀的重視,從而自覺地進行閱讀活動。我還經(jīng)常給學生講自己童年是怎么學習的,并給學生絕對肯定的啟示是:閱讀非常有趣。這猶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劑,激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一旦興趣培養(yǎng)起來不僅眼前受益,還將伴隨整個人生。
2、樹立榜樣 。榜樣的作用極大,孩子的模仿性強,根據(jù)學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點,我常常給他們講一些名人名家愛讀書的故事,鼓勵他們熱愛書籍,從書籍中汲取知識。平時,我有意識地向?qū)W生介紹老舍、葉圣陶、冰心等名人熱愛讀書的一些故事,這種“名人效應(yīng)”所產(chǎn)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3 、好書引讀。 由于小學生善于形象思維的特點,可選擇有精彩畫面的書給學生看,讓學生猜猜里面寫什么。學生易被吸引,就會熱情地去閱讀,這樣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但也要注意讀書要循序漸進,先易后難。只有適合孩子的口味,孩子才會對書感興趣。
4 、收獲激情。教師要及時給學生獎勵,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愛讀書的情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獵取知識,在博覽群書中采集各種類型的信息材料,使學生逐漸把讀書作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
二、寓教于法,使學生會讀書
課外閱讀應(yīng)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fā)展,要以課內(nèi)帶課外,課外促課內(nèi)的方法,課內(nèi)學方法,課外求發(fā)展。而課外閱讀書籍的種類不同,且題材豐富,文章的內(nèi)容深淺不一,學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別。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節(jié),忽視文章中心及語言描繪,我注重以下幾種閱讀方法指導:
1 、指導學生用讀書方法。 曾指出讀書之法:“不同之書,區(qū)別對待。應(yīng)讀之書宜緩宜熟;應(yīng)閱之書宜速宜多。閱書如攻城,輕騎剽悍,所向無前?!备鶕?jù)不同體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閱讀,要求學生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瀏覽“三讀”法。精讀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讀,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來,做上記號,以便查工具書或向人請教,弄懂了再繼續(xù)讀;略讀速度較快,常常一目幾行,意在了解大概內(nèi)容;瀏覽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來瀏覽報紙、搜集信息資料,常常只看看標題。閱讀初期,一般以精讀為主,有了一定的閱讀經(jīng)驗和閱讀能力以后,以上三種讀書方法可交叉進行,一般內(nèi)容略讀或瀏覽精彩的部分精讀。
2、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 。根據(jù)不同年級,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級摘抄詞句、仿句練習;中年級摘錄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級摘錄時要注明出處,寫讀后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3 、指導學生進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練習 。如閱讀介結(jié)竹子的文章,可引導學生為各種竹子編寫標簽,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或為文章內(nèi)容“空白”處作擴充、填補,不但訓練了學生閱讀能力,還進行創(chuàng)造想象力的訓練。
三、寓教于活動,使學生讀好書
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這已是共識。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讀,只能讓學生感到乏味、疲勞,以至昏昏欲睡,應(yīng)該巧妙,寓教于活動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們讀好書。
1 、講。我班堅持每日 5 - 10 分鐘的聽說訓練,時間可安排在早會或課前,讓學生輪流上臺,交流課余時間閱讀中攝取的語言材料,讓大家或說一新聞,或曉一趣事,或背一古詩,或得一好詞佳句,或明一道理,變枯燥的讀寫為有趣的樂事,學生興趣盎然,視野開闊,語感增強,更令人欣喜的是,學生從課外閱讀中得到源頭活水,逐步達到厚積薄發(fā),說話妙語連珠,寫文章意到筆隨。
2 、辦 。組織學生自辦手抄小報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手抄小報的內(nèi)容廣泛:國家大事、校園生活、環(huán)保教育、科學世界等。學生根據(jù)需求,獨立命題、編輯材料,設(shè)計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圖。如圍繞“北京奧運”這一內(nèi)容,學生就辦出了《向往奧運》、《奧運連著你我他》等。
3 、賽。為了使孩子的讀書熱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節(jié)日定期舉辦故事會、古詩朗育會、辯論會、手抄報比賽、征文比賽等讀書交流活動。也可進行快速閱讀比賽、讀書知識競賽、讀書報告會等,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4 、展:( 1 )剪貼展覽。學生在廣泛讀報紙、雜志或其他書籍時,會發(fā)現(xiàn)其中具有保存價值的材料,指導學生把這些材料剪下來,找一個本子,分類貼上,積累資料,每月在班上評展一次,以激發(fā)學生周而復始地進行下去。( 2 )摘抄展覽。如果在遇到用得準確、生動的詞語或形象具體、含義深刻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這些含義深刻的格言、警句,特別是在不能摘剪貼的情況下,可讓他們用日記本摘抄下來,也可以定期在班上班上交流展評,看誰最好。同時,對那些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剪貼本、摘抄本,獲獎的手抄報、征文等學生作品在教室中的學習園地里專門設(shè)“精品欣賞屋”供學生欣賞,既鼓勵那些讀好書的學生繼續(xù)堅持下去,又勉勵那些讀書落后的學生,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
四、挖掘書源,讓學生有書讀。
魯迅先生在《給顏黎明的信》中對讀書有一段精彩的論述:必須如蜜蜂采蜜,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只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學校、家庭、社會都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閱讀條件,保證孩子們有書讀,有“許多花”來“釀蜜”。
1 、家長要配合。 通過家長會、家訪向家長宣傳課外閱讀對豐富學生的知識、開發(fā)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意義,要求家長多帶孩子到書店、圖書館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圖書。一般說,低年級學生以拼音讀物為主,中高年級學生逐漸過渡到純文字。選擇讀物要做到:①內(nèi)容要健康,因為不好的閱讀材料會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②符合兒童年齡特點。③類型要多樣。古詩、兒歌、童話、寓言、小說、歷史故事、科普知識等都應(yīng)涉及,閱讀面要廣??傊?,家長要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設(shè)一個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