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簡論公訴人職責與素質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公訴人的主要職責是對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代表本院以國家公訴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訴,進一步闡述公訴機關的指控意見,并通過舉證、質證和辯論,使合議庭確認公訴機關對被告人的指控,依法宣判被告人有罪并處以相應的刑罰,公訴人還肩負著監(jiān)督法庭審理案件有無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重要職責。出庭支持公訴的成敗,不僅關系到能否使被告人認罪伏法,實現(xiàn)公訴的法律效果,而且直接關系到檢察機關的形象和聲譽,也就是說能否通過支持公訴達到一定的社會效果,使旁聽群眾受到法律教育,樹立人民檢察院在群眾心目中的崇高威信。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國家公訴人,必須具有“正、準、穩(wěn)”三個基本的素質要求,筆者現(xiàn)就對公訴人應具有的素質要求結合多年來的公訴工作體會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必須“正”,即必須具有正義感
公訴人出席法庭支持公訴的主要任務是揭露犯罪,要求法院懲治犯罪。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實施以后,改變了以往法官“先入為主”的做法,公訴人肩負的任務更加艱巨,出席法庭支持公訴是正義與邪惡的直接較量,在人民群眾的心目中,公訴人是正義的化身。公訴人必須具有強烈的正義感,能站在國家的立場上,用事實和證據(jù)指控犯罪,從而達到打擊犯罪,保護人民、捍衛(wèi)法律尊嚴的目的,這就要求我們的公訴人必須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堅持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以及司法改革的不斷推進,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明辨是非、愛憎分明;秉公執(zhí)法、不循私情;剛正不阿、不畏權勢;實事求是、忠于事實和法律;充分體現(xiàn)出懲治犯罪,維護國家法律尊嚴的正義感。這是做好公訴工作的政治素質的要求。
二、必須“準”,即必須準確運用法律。
法律是打擊犯罪,懲罰犯罪,保護人民的有力武器。作為一名公訴人,必須認真學習和掌握這一武器,才能在出庭支持公訴工作中得心應手地加以應用,擔負起國家和法律賦予公訴人的重要職責。
就公訴人所擔負的工作任務而言,首先必須努力學習和掌握比較全面而系統(tǒng)的法律知識。因此,公訴人不僅應當掌握一定的刑法方面的法律知識,而且應當熟悉和掌握法學領域的各方面的有關法律知識。比如民法、經(jīng)濟法、婚姻法、行政法規(guī)以及其它的法律法規(guī)。這是因為,在刑事案件的形成和發(fā)展中,某些事實和情況涉及到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規(guī),只有了解和掌握的這些知識,才能真正辯明案件的是非曲直,分清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比如:在某些案件的開始階段,往往涉及到民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等。如瀆職罪中某些條款就屬于這一類。不僅如此,國家公訴人還應該努力學習和掌握與公訴工作的有關的一些邊緣科學知識。比如法醫(yī)學、刑事偵查學、犯罪心理學、司法邏輯學等等。
公訴工作不僅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同時又具有廣泛的特征。公訴工作是一個綜合性的工作,由于案件復雜、多樣、任務繁重而又不可能分得那樣細,這就要求每一個公訴人都要有比較全面的專業(yè)知識,才能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公訴任務。廣泛性是專業(yè)性的基礎,而專業(yè)性則是廣泛性的集中;離開了廣泛性的“?!笔仟M窄的,單一的,薄弱的;而離開了專業(yè)性的“廣”亦必然是膚淺的,分散的,無力的。
再如,公訴工作的職能等,肩負著檢察機關偵查監(jiān)督和審判監(jiān)督兩項職能,這也決定了公訴人必須具有廣泛的專業(yè)知識,必須懂得多些,理解深刻些,否則就談不上監(jiān)督。
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除了以現(xiàn)成的成文法規(guī)、法律書籍、資料中吸取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司法實踐中學習,用理論指導實踐,通過實踐豐富理論;這里所說的實踐,不僅是指公訴人通過現(xiàn)實的工作實踐來取得實際經(jīng)驗,而且也應當包括古人的、前人的、別人的實踐經(jīng)驗,不僅要注重學習和研究那些成功的正面經(jīng)驗,而且還要注意研究那些失敗的反面教訓,從中受到教益和啟發(fā)。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歷史就猶如一座豐富的寶庫,取之不盡,用之不絕。因此,準確運用法律,就是要將系統(tǒng)的法學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經(jīng)驗有機結合,運用于我們的公訴工作之中,這是公訴人做好公訴工作的業(yè)務素質的要求。
三、必須“穩(wěn)”,即必須具備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沉著,穩(wěn)定是公訴人做好出席支持公訴工作的重要方面。公訴人要從政治的高度認識自己的工作,出庭公訴,揭露犯罪,絕不是出于個人的恩怨得失,而是為了維護國家法律,維護改革開放的勝利果實,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不受侵犯,公訴人只有具備了堅定的政治信念,才能進一步堅定自己的意志,視法庭為戰(zhàn)場,想法設法克服一切艱難險阻,順利完成公訴任務。不論案情的復雜程度、辯護人名氣的大小、旁聽群眾的多少,公訴人首先要確立必勝的信念。因為畢竟公訴人對案情了如指掌,而且除了主訴檢察官決定的案件外,重大、復雜疑難的案件一般由檢察長決定,甚至由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或向上級檢察院請示匯報,對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先期的預測,可以說凝聚了集體的智慧,對公訴人來說,對其做好出庭公訴應具有堅定的信心。
法庭辯論,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出人意料的情況,這時候,公訴人心理素質的好壞,會對公訴人的行為產(chǎn)生明顯的影響,有的公訴人會暴跳如雷,喪失檢察官應有的風度;有的公訴人會沉默不語,等于默認了對方的辯護觀點;還有的公訴人會驚慌失措,陣腳大亂;所有這些不正常的現(xiàn)象都是公訴人心理素質不夠穩(wěn)定,不夠成熟和表現(xiàn)。事實上,只要辯護人不是胡攪蠻纏,那么,萬變不離其宗,只要公訴人保持沉著、穩(wěn)定的心態(tài),一定會找出相應的對策。所以,作為公訴人應不斷加強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塑造良好的自制能力和應變能力,自覺排除各種心理障礙,靈活運用心理戰(zhàn)術,以保證出庭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這也是做好公訴工作的心理素質的要求。
綜上所述,要當好一個國家公訴人,擔負起法律所賦予的出庭公訴任務,必須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以適應出庭支持公訴人的需要,充分發(fā)揮出庭支持公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