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看課外書的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小妍無事可做,她想:我昨天不是剛拿回了一本《走近科學》嗎?于是小妍從書包里拿出了《走近科學》,津津有味的吮吸著知識。
這時,媽媽走進小妍的房間,看見小妍在看《走近科學》,便說:“課文都沒讀好,到來讀課外書去啦!”小妍看看媽媽,說:“媽,我知道,你看的書很少,小時候還沒的看。但是,你不知道,課外書的好處多著呢!”
“多讀課外書可以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古人云,開卷有益。多讀課外書,隨時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對文章的鑒賞能力就會逐漸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也會提高。在閱讀時遇上了不懂的字,查查字典再記到腦子里,就又多會了幾個生字。”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高爾基說的一句名言。多讀書,知識才會越來越多。象我們班上的小強,他一說起歷史知識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說起軍事也是這樣,他說他是書看的多。多看作文書,看別人怎么寫人,寫景,寫物。多積累好詞好句,套在自己的文章里,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動?!?/p>
“課外書有這么多的好處?”媽媽驚訝地問?!罢n外書的好處多著呢?!毙″麑寢屨f。這時在外面玩了很久的小冬回來了,他是小妍的弟弟,比小妍小三個月。
我現在已經是一個五年級的大姐姐了,而五年級第一單元的主題就是“書”。我遨游在書的海洋中。
不知不覺之中,我已經讀五年級了,看過的書也越來越多了,也逐漸開始愛上了課外讀物。不滿你說,我原來可是很不喜歡看課外書的,而且也很少看課外書的,媽媽給我買來的課外書我很少去看,為什么呢?因為我每天都沉浸在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中,偶爾作業(yè)少一點,但是我不是看電視就是練習古箏,只有周末,我會抽空看一會兒書??墒乾F在,我不僅僅是沒有事兒干的時候要看書,而且,有時候還要使用“忙里偷閑”式的方法來看書呢!五年級了,要看的書的范圍也越來越大了,漸漸地,一些童話故事書已不能使我滿足了,我的“野心”也越來越大,家里面的書籍已不足于我看了,當我想看書時卻沒有書可以看的時候,我會在網上搜索好書看,逐漸,我的課外知識也越來越豐富了。
我家里的可外書有很多,當家里又有一批“長生果”進來的時候,我會把它們分好類,放在一邊,把它們一個一個地“吃掉”,我“吃”完了一個又一個,“吃”完了一個又一個。這些“長生果”讓我吃了就能“長生不老”。
我遨游在書的海洋中,就像書中的故事在我的腦海中飛翔一樣。
書是知識的海洋,書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書是進步的階梯。如果人們不讀書,那就沒有精神的糧食,所以大家都離不開書本。那大家都喜歡什么書呢?這都往往因人而異,有的喜歡漫畫,有的喜歡童話,有的喜歡伊索寓言……對于大家的課外閱讀情況,我做了一個詳細的調查。
據調查顯示班里有20%的人的課外讀物是童話故事,10%的人的課外讀物是科普書,26%的人的課外讀物是漫畫書,28%的人的課外讀物是作文,16%的人的課外讀物是其它類的書。我還了解40%的家長偶爾帶孩子上書店,5%的家長從來不帶孩子去書店。讀書時間調查顯示40%的同學平均每天閱讀時間在1個小時內,30%的同學平均每天閱讀時間在1個小時左右,20%的同學在兩個小時左右,10%的同學在3個小時左右。從這個調查中我們可發(fā)現同學們閱讀課外書的時間極少,這全怪家長嗎?不。這也怪大部分同學們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極多。在讀書方法統計當中,有10%的人寫讀后感,20%的人做筆記積累,5%的人畫圈點讀,65%的人不做標記!可見同學們對讀書不是很重視,只是讀一兩遍就行了,沒有做任何標記,我覺得應該多做些標記,才能更加明白、理解這篇文章,對這篇文章才有所記憶。我還查了家長對讀書的重視情況,其中重視幫孩子閱讀的有25%,偶爾督促孩子閱讀的有20%,有孩子自己決定的有55%。從這個統計中我們可了解到家長對孩子讀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我覺得家長應該多抽時間去幫助孩子閱讀。
從上面這些統計中,我知道了看課外書,可以增長見識,開拓視野。在擴大知識面的同時,提高對事物的認識能力。而且我們還可以通過課外書,多多地積累運用,這樣對我們的作文與成長是很有幫助的。我還希望同學們盡量利用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來多看課外書,并能做上筆記。我還要呼吁各位家長要多抽時間去督促、幫助孩子們讀書。有些同學就因父母不督促,看武俠小說、言情小說,專門跟別人打架、談戀愛,從而走上了歪路??梢姡改傅亩酱偈嵌嗝吹闹匾?!就比如我媽媽的一個表第,就要因他的父母每天都下地干活,對他的學習也不過問。因為學習差,學校里的人也不和他一起玩。他感到很孤獨,只能以看武俠小說作伴。他漸漸長大了,對武俠十分癡迷。有一天他就像書中的大俠一樣去打人,使一個人身受重傷,被判有期徒刑兩年。
我希望同學們應該有選擇的看課外書,即使父母不督促,也要選擇合適自己的讀物。
六年級:林?
做好宣傳工作,收集大量好書
古今中外,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不可勝數,它們就像撒落在文學百花園里的顆顆明珠,是激發(fā)學生閱讀的催化劑。我在黑板的一角設立“每周名言”,讓值日班長每一周都把學生搜集的不同的讀書名言寫在黑板上。平時,給學生講名人讀書的小故事,讓學生看名人愛讀書的書籍。讓學生在名言和故事中,不但明白了猶太人所說“書的味道是甜的”,而且讓他們知道讀大量有用的課外書對人的成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而產生讀課外書的內在動力和興趣。
為了讓學生能積極利用好在家中的空閑時間看課外書,我通過家長會和給家長的一封信,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讓家長明白讀課外書的重要性,讓家長在家里督促和鼓勵孩子多讀課外書,鼓勵家長與孩子進行親子共讀。也讓家長了解我們正在班級開展“讀書銀行活動”和家長需要配合的工作等等。發(fā)動家長幫助和指導子女購買一些合適的圖書并制定好讀書計劃,有的放矢地進行閱讀。
因為做好了家長的工作,家長重視孩子讀課外書,又激發(fā)了孩子對課外書的喜愛,所以在建立班級讀書柜時,每個同學都從家里帶來了適合小學生閱讀的課外書,放進班級書柜進行分享閱讀。開學不到一個月,班級的圖書柜就放滿了一百多本各種形式的課外書。
建立獎勵制度,充分激發(fā)興趣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希望自己的學習成就得到表現和承認不僅限于成年人,孩子心里也具有一種強烈的成就滿足與表現需求。有效利用這種成就滿足需求,對于激發(fā)和保持孩子的特長學習的興趣是非常有效的。我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嘗試開展班級“讀書銀行活動”,以此來增加學生的讀書量。我讓學生明白“今天存儲知識,明天提取智慧”的道理。此活動是仿照銀行的儲蓄形式進行的,讓學生把自己讀過的課外書以各種形式存進班級“讀書銀行”,每種不同形式獲得不同的積分,并記錄在個人存折中。
我們設立了讀書銀行行長(由正班長擔任),分行長(各組長擔任),負責發(fā)放存單和回收存單,記錄在學生的個人存折中,并以表格的形式登記書名、閱讀時間、閱讀字數。
記錄式存單。學生把自己讀過的書的書名、閱讀時間、字數記錄在讀書銀行存單中,交存單時,由行長提出問題。如:書中的主要內容?書中的主人公是誰?書中最深刻的內容是什么?有什么感受?如果能全部回答出來,存單可以回收,并記錄。如果不能作出回答,存單取消確認。這種是普通存單,在存折中可積5分。
讀書筆記式存單。把好詞好句和讀后感記錄在讀書筆記中,并以讀書筆記的形式上交給行長,行長會根據讀書筆記的質量,回收讀書筆記。質量過關,在存折中可積10分。
讀書博客讀后感存單。把自己的讀后感在讀書博客中發(fā)表,如果抄襲會取消資格。質量過關,在存折中可積10分。
讀書Q群中發(fā)言存單。節(jié)假日在讀書Q群中發(fā)言,老師會根據發(fā)言的質量記錄條數。質量過關,每條可在存折中積1分。
我們還在班級里公布了讀書光榮榜,每個月都給讀書量最多和讀書量進步最大的各前十名學生給予獎勵,以讀書利息的形式頒發(fā)自己設計的學習Q幣。在黑板報下面書柜旁邊布置一面讀書墻,這面墻專門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讀書筆記和學生優(yōu)秀讀后感,表揚每月讀書小博士和親子共讀家庭。
一個學期的存折積分總量加上獲得一定量的Q幣,就可以換取自己開學初與家長約定的合理的小愿望或者大愿望。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過程中,必要的獎勵和肯定是非常需要的,因為外部的獎勵和肯定能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開始是為了獲取獎勵而讀書,而在一本又一本書讀的過程中,他們會知道許多故事,懂得許多知識,逐步對讀書本身也產生興趣,這就從被動讀書轉化為主動讀書,即形成了愛讀書的習慣。
教會學生閱讀方法,增強活動成效
師生共讀一本書,教會學生如何讀整本書。在上學期,我們班師生共讀了《愛的教育》,下學期,師生共讀了《童年》。以瀏覽的形式進行略讀,讓學生分時段把整本書看一次,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寫成讀后感,讓寫得好的學生上臺分享自己的讀書感受,并加以評點,贊美學生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以批注的形式進行精讀,讓學生精讀時要結合語境,全面理解;理清思路,把握文意;要理解文章深層含義。我讓學生邊讀邊在書中作批注。為了讓學生明白如何做批注,我展示了跟學生一起讀的章節(jié)。除此以外,我還引導學生采用品讀、背誦、摘錄等方法促進對精讀的理解、運用。
教會學生如何積累讀書知識。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讀書筆記,我們叫它“讀書寶典”。其中包括:閱讀書目(文章)的名稱、出版單位、出版時間、作者、出處、文章字數、閱讀用時、文段摘抄、讀后感、讀書銀行累計字數等。在積累詞句過程中,有些學生可能辨別不出哪些是該積累的好詞,我會選讀幾篇短文,告訴他們哪些詞用得好,好在哪里,提高他們的鑒賞力。我還會在班中展示優(yōu)秀的“讀書寶典”,讓學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積累的目的在于運用,運用又是更主動的學習。在上課回答問題或平時交談中,一旦發(fā)現學生運用了課外書或積累本上的新詞,我立即予以表揚鼓勵。學生在作文時運用了所積的好詞語,我就加上紅框框,并在班上朗讀。同時要求學生不但要寫得出,寫得快,還要寫得通,寫得美。
巧用家長評價,擴大閱讀范圍
在與個別家長的交流和家長的回信中,我發(fā)現了共同的問題,孩子在家中除了完成作業(yè)外,很少能自覺看課外書。大多數孩子都會選擇看電視和玩電腦游戲。針對這種情況,我設計了家長評價表,讓家長也能參與到督促和評價學生的讀書活動中來。每個星期五發(fā)一次家長評價表,讓家長以優(yōu)、良、中、差的形式評價一周以來孩子在家中的表現,優(yōu)積3分,良積2分,中積1分。其中讀課外書一項,雙倍加分。每一周都把積分登記在全班家長評價積分總表中,并在班中公布每一位學生的積分。每個月評比一次,把四周的分數加起來,獎勵最高分的前十位學生每人一枚Q幣。第二個月開始,不但獎勵優(yōu)秀學生,還獎勵給與上個月分數相比進步最大的前十名學生Q幣。這樣不但能讓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得到獎勵,而且能讓一些平時表現比較差的學生也能獲得進步的獎勵,讓他們有成就感。
建博客Q群,延伸交流時空
班里的學生絕大部分都有電腦可以上網,所以我創(chuàng)建了班級讀書博客和班級讀書QQ群。在節(jié)假日,利用讀書博客和讀書QQ群引導學生介紹推薦自己讀的好書、分享讀書感受,讓學生不上學也能通過網絡交流讀書感受,進一步激發(fā)讀書興趣。這樣不但能引導學生合理有效地利用網絡,也能增進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活動成效
學生的閱讀量大大增加了。在本學期前兩周,每個學生都讀了2—5本書。根據第一階段的銀行存折積分,我們班評出了讀書“富翁”,這3位同學都獲得了老師頒發(fā)的一枚學習Q幣。
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加強了。從最近的測試中,我發(fā)現在閱讀題方面,學生的進步很大,語文成績也有了明顯的進步。
在我一年級的時候,我爸就不斷地為我買故事書。那個時候,我看得很快,也并不懂得做筆記。“囫圇吞棗”就成了那段時間我爸的“口頭禪”。后來,老爸又給我買了許許多多不同種類的書,那是,我已經會記讀書筆記,還能自己做出讀書卡,因此,我積累了不少好詞佳句。在此之后,我就喜歡上了看書。
我和書之間還有很深厚的友誼呢!一次,在課外的作文班上,為了不讓我們調皮搗蛋,于是她就給我們來了個“下馬威”。她來了一道我們未接觸過的作文題:家具的自述。我們幾乎全部都傻了眼:這怎么個寫法嘛?我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我也不例外。正在我冥思苦想之時,突然一道靈光從我腦海中閃過:我以前從一本書上看到了有關這類作文的寫法,按照這個方法寫,肯定沒錯!于是,我提筆刷刷刷的寫起來,同學們聽到這個聲音,個個都驚呆了,他們往四面八方尋找那位“神人”,這時不知誰喊了一句:“是劉承志在寫啊!”頓時,他們像一群重磅炸彈向我飛過來,這聲音驚醒了在一旁打盹的老師,頓時,老師施放了“河東獅吼”,大罵道:“你們太過分了!就不能讓我好好的休息一下嗎?”頓時,一陣狂風撲面而來,我抱住桌子才得以逃脫,這時我正好寫完了作文,老師氣呼呼地走過來一看,立刻轉怒為喜,把我拋向空中又接住,大叫:“真是人才??!我竟然把垃圾和美味的食物放到一塊了!”隨后,老師把我叫到教室外面,然后對同學們大吼:“你們這個班太沒出息了,連這么簡單的作文的都‘會寫’不過還好我沒崩潰!”隨后,同學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回家了。我在一旁偷笑:“哈哈,看課外書就是好!”
課外書不僅能對寫作文有好處,還可以增長知識呢!一天,我們的科學老師王老師問我們:“飛的最快的昆蟲是什么?”話音剛落,教室里就成了菜市場,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說:“蜻蜓!96km/h!”“不對!是蜜蜂!”我一聽,笑得肚子都痛了。我馬上出答案:“牛虻!”“胡說八道!”“你們才胡說!牛虻的最高時速為145km/h!”頓時,教室里的吵鬧聲化解為一陣掌聲,一齊向我飛過來,我高興極了,因為這又是課外書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