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心心相印折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影響因素;回歸分析
一、引言
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是指消費者根據(jù)國家或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形勢,對就業(yè)、收入、物價、利率等問題的綜合判斷后得出的一種看法和預期。消費者的信心與重要宏觀經(jīng)濟指標之間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對未來的整個經(jīng)濟發(fā)展趨勢有相當?shù)念A見性,是宏觀經(jīng)濟中的一個重要的先行指標。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由消費者滿意指數(shù)和消費者預期指數(shù)構成。消費者滿意指數(shù)是指消費者對當前經(jīng)濟生活的評價,消費者預期指數(shù)是指消費者對未來經(jīng)濟生活發(fā)生變化的預期。消費者的滿意指數(shù)和預期指數(shù)分別由一些二級指標構成:對收入、生活質量、宏觀經(jīng)濟、消費支出、就業(yè)情況、購買耐用消費品和儲蓄的滿意程度與未來一年的預期及未來兩年在購買住房及裝修、購買汽車和未來六個月股市變化的預期。
這些因素對消費者信心的影響程度有多大?改變的原因是什么?因為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是重要的先行指標,這些問題的解釋對政府政策的制定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文獻回顧
為了研究消費者信心的影響因素,本文對衡量消費者信心的三個指標分別對可能影響消費者信心的若干因素建立了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因變量:消費者預期指數(shù)/消費者滿意指數(shù)/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
自變量: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房地產銷售價格指數(shù)、進口商品價格總指數(shù)、上證收盤綜合指數(shù)、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關于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的研究很多,但大多數(shù)集中在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的編制問題和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在中國現(xiàn)狀的分析上。李曉玉的文章《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的理論背景與實際意義》介紹了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的創(chuàng)建、應用、編制和現(xiàn)狀。從中可以看到,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的編制采用的是Ceorge Katona的編制方法,正逐漸受到國內外的關注。
與本文研究課題相近的,是李雪梅《關于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的研究》,從她的研究可以看出1999―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銀行年存款利率、匯率、就業(yè)、居民消費物價指數(shù)等因素對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的影響。
三、模型建立
為了研究消費者信心的影響因素,本文對衡量消費者信心的三個指標分別對可能影響消費者信心的若干因素建立了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因變量:消費者預期指數(shù)/消費者滿意指數(shù)/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
自變量: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房地產銷售價格指數(shù)、進口商品價格總指數(shù)、上證收盤綜合指數(shù)、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
四、研究設計
(一)研究數(shù)據(jù)的選擇
本文以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為衡量消費者信心的標準,收集了1999年1月至2012年5月g的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消費者預期指數(shù)、消費者滿意指數(shù)、國內生產總值累計增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房地產銷售價格指數(shù)、上證綜合指數(shù)、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進口商品價格總指數(shù)、一致指數(shù)、人民幣對美元加權平均匯率、上證收盤綜合指數(shù)等指標,進行了回歸分析。
(二)指標的選取
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是對消費者整體所表現(xiàn)出來的信心程度及其變動的一種測度,能夠很好的反應消費者信心的變化。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包括預期指數(shù)和滿意指數(shù)兩個部分,本文對它們分別做了回歸分析。
對宏觀經(jīng)濟的衡量采用了國內生產總值增速來表示。選取增數(shù)來表示,一方面是因為相對與國內生產總值,消費者應該對生產總值的變化更為敏感;另一方面,由于國內生產總值是季度數(shù)據(jù),為了與其他數(shù)據(jù)保持一致,假設國內生產總值同一季度每月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同,本文依次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進行了轉化。對消費支出的衡量采用居民消費者價格只是表示,每一月份的數(shù)據(jù)按上年同月=100進行計算。對就業(yè)的衡量采用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表示。
此外,本文還對一些其他可能影響消費者信心的因素進行了回歸分析。用房地產銷售價格指數(shù)衡量居民對房屋的購買力;用進口商品價格總指數(shù)來衡量進口商品價格對居民消費信心的影響;用上證收盤綜合指數(shù)來衡量股票對消費者信心的影響;用一致指數(shù)衡量宏觀經(jīng)濟水平變化對消費者信心的影響。
五、研究過程及結論
本文通過STATA軟件,分別對消費者預期指數(shù)、消費者滿意指數(shù)和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等進行了回歸和相關系數(shù)分析。由于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的數(shù)據(jù)從2004年開始,所以先研究其他因素,再研究2004年以后,失業(yè)率變化對消費者信心的影響。
研究發(fā)現(xiàn),在5%的有效水平下,除去上證收盤綜合指數(shù)外的其他因素有效,對消費者預期的影響從大到小一次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房地產銷售價格指數(shù)、進口商品價格指數(shù);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進口商品價格總指數(shù)有效,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進口商品價格總指數(shù);除房地產銷售價格外的所有變量有效,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為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進口商品價格總指數(shù)、上證收盤綜合指數(shù);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有效,且對消費者預期有非常大的影響。
根據(jù)回歸結果顯示,在增加了失業(yè)率的變量后,之前顯著的變量全部變的不顯著,而上證收盤綜合指數(shù)反而變得顯著,可以看出近些年消費者預期的影響因素組成有很大的變化;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變化幅度雖然不及消費者預期指數(shù),但也是非常顯著的增加,說明失業(yè)率對消費者的滿意程度的影響很大。
參考文獻:
[1]李曉玉.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的理論背景與實際意義[D].上海財經(jīng)大學,2006(1)
[2]李雪梅.關于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的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金融學院,2008(18)
作者簡介:
關鍵詞:心力衰竭;質量;研究
1國外質性研究及CHF的研究現(xiàn)狀
國外護理領域開展質性研究已有一定歷史,無論從臨床護理、護理教育、還是護理管理方面均取得較大進展。臨床護理質性研究主要以護理實踐為基礎,采取多學科融合,發(fā)揮質性研究的作用,揭示護理實踐活動中現(xiàn)象后面的本質和內涵,研究的課題涉及護理相關和專業(yè)問題的諸多方面,成效卓然。
隨著生活改變的變化過程美國瑞典我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護士所作的《ICU中臨床護理專家的特點》、《未婚母親孕期生活經(jīng)歷的研究》等均是將質性研究應用在護理專業(yè)各個領域的成果[3]。據(jù)統(tǒng)計,心力衰竭的存活率仍然很低,死亡率依舊居高不下,每份死亡證明中就有與心力衰竭有關[4]。心功能級別越差的患者,病情越嚴重,活動能力越差,失能癥狀越明顯,對生活的影響越大,故生活質量就越差,這與國內外研究結果一致[5]。
2國內關于CHF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現(xiàn)狀
2.1CHF的流行病學 2003年進行的中國心力衰竭流行病學調查,在全國10個省市中在35~74歲人群中,心衰患病率為0.9%;而楊毅寧等對新疆地區(qū)2007年至2009年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該地區(qū)35歲以上成人居民中,心衰患病率為1.26%;而隨著年齡增高,心衰的患病率顯著上升!心衰正在成為我國心血管病領域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6]。國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偶有報道,但質性研究的成果少見,生活質量的概念對許多醫(yī)護人員而言仍是模糊的。
2.2質性研究發(fā)展現(xiàn)狀 質性研究在國內護理發(fā)展相對滯后,但近年來護理學專業(yè)人員開始認識到質性研究在護理專業(yè)領域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嘗試運用。目前,質性研究更多的被運用于調查護理領域中服務對象對護理的需求認知、對護理問題的意見和看法,探討人生活態(tài)度和心理歷程,使用對象多為腫瘤患者、移植受者及慢性病患者。老年慢性病患者主要照顧者的生活質量是一個值得社區(qū)護理關注的問題護理人員不僅要關注患者本身更要關注其照顧者所承受的負荷重視通過利用社會支持來豐富社區(qū)護理的內涵為患者照顧者從身心各方面提供實際的幫助從而改善其生活質量[7]。主要旨在了解患者、患者家屬、護士在某一情境或"生活世界"中的生活體驗[8]。
2.3CHF患者生活質量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 CHF導致患者體力勞動和自理活動受到限制,并出現(xiàn)焦慮及情緒低落等嚴重的生理、心理功能紊亂,造成患者生活質量下降[9]。一項對社區(qū)居民的大規(guī)模調查顯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質量低于任何其他心血管疾病和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關節(jié)炎、抑郁等慢性病患者。
3生活質量及評估工具
3.1生活質量的評價的重要性 生活質量(Quality of Life,QOL)又被稱為生存質量或生命質量,被廣義理解為人類生存的自然、社會條件的優(yōu)劣狀態(tài),其內容包含國民收入、健康、教育、營養(yǎng)、環(huán)境、社會服務與社會秩序等方面。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生活質量日益受到社會的重視。美國FDA(食品藥品管理局)提出,對疾病的治療必須從存活率的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改善兩方面來評價。因此,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具有現(xiàn)實意義。通過調查,可以探討影響生活質量的因素,從而進一步明確護理工作重點,為改進護理措施提供依據(jù)。
3.2目前評估生活質量常用工具 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生活質量評價不僅可用于臨床治療策略的篩選及優(yōu)化,而且對指導患者康復治療,評估預后、健康教育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11]。常用的普通生活質量量表有疾病影響程度量表(SIP)、簡短表格36(SF-36)、簡短表格12(SF-12)、諾丁漢健康問卷(NHP)和完好狀態(tài)量表(QWB)等;疾病特異生活質量量表有明尼蘇達心功能不全生活質量量表(MLHF)、美國堪薩斯誠心肌病患者生存質量表(KCCQ)、嚴重心力衰竭生活質量問卷(QOL-SHF)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問卷(CHFQ)等。其中明尼蘇達州心力衰竭生活質量問卷是目前國際上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評價最為常用的一個工具之一。臨床實際應用時,研究者常根據(jù)不同的研究目的選擇相應的量表[12]。
運用不同的方法確定研究問題、測量研究變量、分析資料,可以彌補單一方法的缺陷。對生活質量的研究更是如此,以質性研究為主,量性研究為輔的方法可以更加全面理解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13]。
4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
CHF作為各種心臟疾病的終末階段,是一種常見病,嚴重威脅患者健康。高昂的醫(yī)療費用、疾病的反復發(fā)作及就醫(yī)也給患者帶來了諸多不便。無論是在生理還是心理上,患者的生活質量均明顯低于那些由于其他病因而誘發(fā)心衰的患者的生活質量。
4.1一般性影響因素 據(jù)已有的研究結果顯示,影響CHF患者生活質量的一般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社會角色等。國內一項研究結果為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分為(45.47±26.10)分,患者的心功能級別、自我效能、住院次數(shù)、自我護理行為、年齡是其影響因素[14]。有國外研究者發(fā)現(xiàn),女性在生理功能方面的生活質量低于男性,認為是因為女性在家庭生活承擔了更大家務勞動,心衰的發(fā)生必然導致了她們不能再像發(fā)病前那樣操持家中一切,自我效能受到影響,生活質量必然降低[15]。對CHF患者而言,體力勞動者的生活質量下降的危險是腦力勞動的2.4倍,經(jīng)濟水平低、自費醫(yī)療者生活質量下降的危險性大。此外,Riegel等專門針對不同文化背景及種族的心力衰竭患者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種族和文化背景也會是影響CHF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16]。
4.2自我管理和認知相關因素 CHF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對疾病的治療和患者生活質量有顯著的影響。有效的自我管理可顯著改善其生活質量,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強,其生活質量就越高,反之,其生活質量明顯下降。此外由于患者年齡、文化程度、生活條件等不同,對心力衰竭相關知識接受程度及方式不同,文化程度高、年齡較低、或者生活條件好的患者獲取相關疾病知識較多,生活質量較高;反之,其生活質量較低。另外性格開朗,對疾病態(tài)度樂觀的患者生活質量較高[17]。
4.3社會家庭因素 患者作為一個人,必定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社會家庭的支持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社會醫(yī)療水平的高低、就醫(yī)環(huán)境的優(yōu)劣及家庭經(jīng)濟水平好壞都對個人的生活質量產生重大影響。來自家庭方面的情感支持對所有患者至關重要。此外經(jīng)濟條件對CHF患者的影響也十分重要。
5研究空間探討
5.1護理質性研究空間 質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種收集資料的方法對社會現(xiàn)象進行整體性探究。隨著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質性研究在中國護理領域不斷增加,應重視其結果在護理實踐中的應用。護理學的研究以人為中心,在深度方面要研究從胚胎期到生、老、病、死的護理,在廣度方面要研究所有影響人體健康的因素,尤其護理活動還受到社會、文化等的影響,致使護理研究的內容十分復雜且具有相對性,而不是絕對化的、簡單化的,不是單純在實驗室通過量化的指標就可完成的。因此,質性研究在護理領域的應用,具有很大空間。
5.2CHF質性研究意義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質量在慢性病的治療上,醫(yī)學界逐漸從用病死率來衡量治療效果的模式上逐步轉化為重視患者的生活質量。干預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均有提高,與護理干預前相比差異具有P
參考文獻:
[1]趙愛華.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護理[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21):2602.
[2]郭慶平,原巧靈.長治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9):1136-1138.
[3]丁力,從國內文獻發(fā)表看質性研究在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7,21(3):839-840.
[4]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 2010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r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J].Circulation,2010,121(7):46-215.
[5]Pelegrino VM,Dantas RAS,Clark AM.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Determinants in Out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Rev Latino-Am Enfermagem,2011,19(3):451-457.
[6]楊毅寧,馬依彤,劉芬.新疆漢、維吾爾、哈薩克族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學調查及其患病率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0,38(5):460-464.
[7]劉臘梅,周蘭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主要照顧者負荷現(xiàn)狀調查研究[J].調查研究,2013,10(4):125.
[8]閆琳陳先華.心力衰竭患者照顧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路徑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3年2月第28卷第3期,21.
[9]Emily S,Kevin JL,Joseph AC,et al.Self-car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Heart Failure Patients at a Multidisciplinary Heart Function Clinic[J].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2011,26(5):377-385.
[10]龐海玉,姜晶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相關生存質量量表開發(fā)及測評方法[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2,17(2):144-148.
[11]劉巍,劉玉錦.量性研究與質性研究在護理研究中的綜合運用[J].吉林醫(yī)學,2008,29(14):1147-1148.
[12]錢海蘭,王君俏,郁艷梅.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10):688-690.
[13]Ekman I,F(xiàn)agerberg B,Lundman B,et a1.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sense of coherence amo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comparison with healthy control[J].Heart&Lung,2002,31(2):94-101.
[14]Riegel B,Moser DK,Rayens MK,et al.Ethnic difference in quality of life in persons with heart failure[J].J Card Fail,2008,14(1):41-47.
[15]關梅菊,曹清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及護理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9):75-76.
【摘要】 目的 探討卡維地洛對擴張性心肌病患者左室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取60例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小于40%、已經(jīng)接受ACEI、地高辛、利尿劑標準治療至少6個月的擴張型心肌病患者,隨機分為卡維地洛組及對照組,每組30例??ňS地洛組在標準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卡維地洛3.125mg初始劑量,每日兩次,兩個星期后逐漸加量,最終將卡維地洛加到靶劑量25mg,總共服用四個月。對照組繼續(xù)給予標準治療,總共四個月。干預前后進行心功能分級評價,放射性核素測定心功能,測定腫瘤壞死因子-a(TNF-a)、白介素(IL-2、IL-6)水平。結果 卡維地洛組相對于其干預前(基線水平)紐約心功能分級有明顯改善(P0.05),炎癥因子IL-6(P=0.001)及TNF-α(P=0.001)水平明顯下降。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死亡8例(卡維地洛組1例,對照組7例,P=0.05)。結論 卡維地洛可抑制炎癥因子(TNF-a、IL-6)表達從而改善心功能。
【關鍵詞】 卡維地洛 擴張性心肌病 炎癥因子
Carvedilol improves th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via attenuating the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arvedilol on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LVEF) and 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with an LVEF less than 40% we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All patients have received digoxin, ACE inhibitors and diuretics for six months as the standard therapy.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carvedilol group(n=30) and controlled group(n=30). The patients of carvedilol group received an initial dosage of 3.125 mg carvedilol twice daily for two weeks, and followed by increase at two-week intervals (if tolerated), first to 6.25 mg, then to 12.5 mg, and, finally, to a target dosage of 25mg twice daily.Clinical examinations, radionuclide studies ,and determinations of plasma levels of 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a),interleukin (IL-2、IL-6 ) were performed at baseline and repeated four months later. Results Patients treated with carvedilol showe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functional class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values (P=0.001), and the LVEF of carvedilol group increased from 22.14±7.85% to 27.85±11.80% (P=0.002), parallel with a decrease in the levels of cytokines (IL-6 [P=0.001] and TNF-a[P=0.001]). However,the controlled group showed no any improvement of LVEF and 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Eight patients died (seven in the controlled group, P=0.05). Conclusions Carvedilol attenuated the inflammatory cytokines (TNF-a、IL-6) and thereby improve cardiac function.
【Key words】Carvedilol Dilated cardiomyopathy Cytokines
眾所周知炎癥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a(TNF-a)、白細胞介素(IL-2、IL-6),參與了左室重構及心力衰竭的發(fā)生[1]。有研究表明在心衰患者中,血漿炎癥因子水平明顯增高,且與死亡率成正相關性[2]。傳統(tǒng)觀念認為β受體阻滯劑的有益作用是通過抑制RAAS系統(tǒng)發(fā)揮作用,因此廣泛應用于臨床[4]??ňS地洛是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及α受體阻滯劑,亦具有心臟保護作用,但是有新的觀點認為卡維地洛具有抗RAAS系統(tǒng)外的抗氧化作用 [5]。有關卡維地洛與炎癥因子的關系還不甚清楚。因此,在本研究中,我們旨在探討卡維地洛能否可通過抑制擴張性心肌病患者的炎性因子產生從而改善心功能。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及分組 選取60例2004年1月到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擴張型心肌病患者?;颊呷脒x標準:①年齡在30-70(59.4±10.8)歲;②左室射血分數(shù)≤40%;③此前患者接受至少連續(xù)6個月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地高辛、利尿劑的標準治療。排除標準:患有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氣管哮喘等使用β受體禁忌癥、重大心臟瓣膜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肝腎疾病、惡性腫瘤、貧血(血紅蛋白
1.2 研究方法 卡維地洛組在給予標準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卡維地洛3.125mg初始劑量,每日兩次,兩個星期。若能耐受,后將卡維地洛劑量增加到6.25mg,每日兩次,然后再增加到12.5mg,每日兩次,最終將卡維地洛加到靶劑量25mg,每日兩次,并維持。對照組繼續(xù)給予標準治療。干預前后對兩組患者進行臨床心功能評價(按照紐約心功能分級法),測定左室射血功能及充盈速率達峰時間,測定血漿炎癥因子(TNF-a、IL-2、IL-6)水平。
1.2.1 心功能分級 采用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提出的分級標準進行心功能分級。
1.2.2 放射性核素檢查 采用多選門控心肌血池顯像來評價LVEF,選取左前斜位將左右心室分開防止重疊,角度為0°-10°。采用自動邊緣探測法計算左室壁運動情況。所有數(shù)據(jù)由同一位??漆t(yī)師進行分析,計算LVEF值及充盈速率達峰時間。
1.2.3 TNF-a、IL-2、IL-6水平測定 從患者肘靜脈抽取15ml血置抗凝血的試管中。按常規(guī)方法分離血清后置-70℃保存?zhèn)錅y。所有標本同一批測定。采用雙抗夾心ELISA法測定血清炎癥細胞因子水平, TNF-a、IL-2、IL-6試劑盒購自北京邦定泰克生物技術公司。
1.3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D。正態(tài)分布資料采用兩樣本的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兩組間血壓、心率、心功能分級、炎癥因子水平、LVEF、達峰時間沒有明顯差異。
表1 患者干預前的基本情況
研究
卡維地洛組(n=30)
對照組(n=30)
血壓(mmHg)
收縮壓
121±15
121±17
舒張壓
77±9
75±11
心率(次/分)
81±7
80±10
NYHA心功能分級
II級
11
13
III級
19
17
LVEF(%)
22.1±8.3
25.6±9.1
達峰時間(ms)
142.8±100.9
162.6±77.7
IL-2(U/ml)
677.5±365.4
710.7±293.1
IL-6(pg/mL)
10.5 ±7.4
11.6±8.9
TNF-a(pg/mL)
11.3±4.7
9.6±6.0
2.2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卡維地洛組患者服用卡維地洛的日平均劑量為28.4±10.8mg。在實驗結束時,卡維地洛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較干預前有明顯下降,而對照組則沒有明顯變化。在此研究過程中,卡維地洛組死亡1例,空白對照組死亡7例(P=0.05)。卡維地洛組出現(xiàn)永久性房顫患者1例,空白對照組6例(P>0.05)。在對照組中有一例患者因失訪被排除。因房顫患者心肌核素攝取不足,以致產生明顯心功能差異,這些患者也從此實驗中被排除。在上述基礎上,此實驗最后卡維地洛組為28人,空白對照組16人。
2.2.1 紐約心功能分級 本研究結束后,卡維地洛組干預后心功能較干預前(表2)明顯提高。且干預后卡維地洛組心功能明顯好于對照組(P=0.003)(表3)。
在此次研究中,盡管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對照組死亡率仍較高于卡維地洛組:8例死亡患者有7例是安慰劑組。
2.2.2 放射性核素血池顯像 在干預前,卡維地洛組的LVEF為22.1±8.3%,對照組為25.6±9.1%(表1),兩組間LVEF及充盈速度達峰時間沒有顯著性差異。干預后卡維地洛組患者LVEF較干預前有明顯提高(22±7%/28±12%,P=0.002),而對照組LVEF下降明顯(29±10%/28±10%,P=0.01)(表2),達峰時間均未見明顯差異。
2.2.3 TNF-a、IL-2 及IL-6 水平 在干預前,兩組間TNF-a、IL-2 及 IL-6 水平基線無明顯差異(表1)。四個月后,卡維地洛組IL-6 水平(10.5 ±7.4pg/mlvs 5.2±3.4pg/mL,P=0.001)和TNF-a水平(11.4±4.8pg/mLvs5.8±3.9 pg/mL,P=0.001)較干預前有明顯下降,而IL-2水平無顯著差異。對照組中患者四個月后TNF-a水平較干預前增高(8.7±7.0 pg/mLvs11.7±7.4 pg/mL, P=0.004),IL-2 及 IL-6 水平無明顯改變(表2)。實驗結束時,卡維地洛組TNF-a水平較空白對照組有明顯減低(P=0.000)(表3)。死亡患者IL-6 水平基線明顯高于生存患者的IL-6 水平(P=0.04),TNF-a、IL-2無顯著差異。
表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結果
研究
卡維地洛組(n=28)
對照組(n=16)
基線
四月后
P
基線
四月后
P
血壓(mmHg)
收縮壓
122±15
110±12
0.000
126±8
125±15
NS
舒張壓
77±7.5
70±7.5
0.000
75±11
77±7
NS
心率(次/分)
81±8
65±33
0.000
81±10
77±9
NS
NYHA心功能分級
I級
13
II級
10
14
0.002
6
15
0.005
III級
18
1
10
1
LVEF(%)
22±7
28±12
0.002
29±10
28±10
0.01
達峰時間(ms) 141.3±101.8 141.1±85.5 NS 171.8±97.8 130.8±50.9 NS
IL-2(U/ml) 677.5±365.4* 758.3±600.4 NS 700.1±196.5 742.9±180.1 NS
IL-6(pg/mL) 10.5 ±7.4 *
5.2 ±3.4 * 0.001
9.5±7.7
5(5/13.3)
NS
TNF-a(pg/mL) 11.4±4.8
5.8±3.9
0.001 8.7±7.0
11.7±7.4 0.004
NS(Not significant)表示無顯著性差異。
表3 四個月后兩組間的比較
研究
卡維地洛組(n=28)
對照組(n=16)
P
血壓(mmHg)
收縮壓
110±12
125±15
0.002
舒張壓
70±7.5
77±7
0.007
心率(次/分)
65±3
77±9
0.000
NYHA心功能分級
I級
13
II級
14
15
0.003
III級
1
1
LVEF(%)
28±12
28±10
NS
達峰時間(ms)
141.3±85.5
130.8±50.9
NS
IL-2(U/ml)
758.3±600.4
742.9±180.1
NS
IL-6(pg/mL)
5.2±3.4
8.7±6.2
NS
TNF-a(pg/mL)
5.8±3.9
11.7±7.4
0.000
NS(Not significant)表示無顯著性差異。
3 討論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卡維地洛可下調TNF-a、IL-6表達水平,改善心功能。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在心衰患者中,炎癥因子特別是TNF-a、IL-6,可通過減少心肌細胞上腎上腺素受體表達、促心肌凋亡及心肌重構等機制損害心功能[6,7,8]??ňS地洛可能通過抑制TNF-a、IL-6的表達,從而改善心功能的機制為TNF-a損害心功能可能為TNF-a活化腫瘤壞死因子受體(TNF-a)導致一氧化氮合酶(NOS)表達下降而致細胞凋亡增加,或者活化Fas而促進細胞凋亡[9]。TNF-a的過度表達可導致心臟結構的重要變化,并激發(fā)IL-6的表達和TNF-a的產生。IL-6也可通過使NOS表達下降致細胞內一氧化氮(NO)濃度增加,促進細胞凋亡,從而形成惡心循環(huán)[10]。陳瑾等[11]研究表明卡維地洛通過降低腎上腺素自身抗體作用,從而改善心功能。一項包含40例心衰患者的(NYHA分級II-IV級)研究表明,正在ACEI、利尿劑、地高辛聯(lián)合治療的患者,加用卡維地洛后能更大程度地改善患者心功能[12]。在本研究中,卡維地洛組較對照組心功能改善。
Olsen等[13]人的研究表明,擴張型心肌病患者給予卡維地洛3.125mg初始劑量,每日兩次,并逐步從增加至25mg每日兩次,可增加患者左室射血分數(shù)、增加運動能力及減少心衰發(fā)病率。本實驗也得到了類似Olsen等人的研究結論。
四個月后,我們發(fā)現(xiàn)卡維地洛組左室射血分數(shù)增加,對照組左室射血分數(shù)明顯下降。但是,兩組間存活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能原因為安慰劑組患者出現(xiàn)7例死亡,而死亡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肯定低于基線水平。
一項薈萃分析(1170例)表明,給予卡維地洛從12.5mg逐步增加到100mg每天,可降低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14]。同樣,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卡維地洛可降低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
有報道稱使用卡維地洛后,可減少室性心動過速及室顫的發(fā)生率,但沒有證據(jù)表明可減少房顫的發(fā)生。在本實驗過程卡維地洛組新出現(xiàn)1例(4%)、安慰劑組出現(xiàn)6例(20%)房顫患者。可見卡維地洛組房顫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但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表明心衰患者TNF-a、IL-6水平較正常人高,且心衰程度越重,炎癥因子水平越高[15,16]。Matsumura等[17]報告稱已給予ACEI、利尿劑、地高辛藥物治療的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加用卡維地洛,可顯著降低IL-6水平,但對TNF-a水平幾乎沒有影響。在本研究中,實驗結果表明卡維地洛組IL-6、TNF-a水平較干預前明顯降低,而對照組IL-6、TNF-a水平?jīng)]有明顯變化。
4 結論
本研究中TNF-a、IL-6水平下降可能為卡維地洛抑制其產生,從而改善其預后。這可能是卡維地洛的另一個重要的作用機制,從而對擴張型心肌病愈后產生有利的影響。
參 考 文 獻
[1] Pagani FD, Baker LS, Hsi C, Knox M, Fink MP, Visner MS.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and diastolic dysfunction after infus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 conscious dogs. J Clin Invest,1992,90:389-398.
[2] Deswal A, Petersen NJ, Feldman AM, Young JB, White BG, Mann DL. Cytokines and cytokine receptors in advanced heart failure: An analysis of the cytokine database from the Vesnarinone trial (VEST).Circulation ,2001,103:2055-2059.
[3] Mann DL, Young JB. Basic mechanisms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Recognizing the role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Chest, 1994,105:897-904.
[4] Effect of metoprolol CR/XL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oprolol CR/XL Randomised Intervention Trial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MERIT-HF).Lancet,1999,353:2001-2007.
[5] Gilbert EM, Abraham WT, Olsen S, et al. Comparative hemodynamic,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al, and antiadrenergic effects of chronic treatment with metoprolol versus carvedilol in the failing heart. Circulation, 1996, 94: 2817 -2825.
[6] 彭群新.心力衰竭患者IL-6和TNF-a水平的變化及意義.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5,15(3):474-476.
[7] Torre-Amione G, Kapadia S, Benedict C, Oral H, Young JB, Mann DL.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 report from the Studies of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SOLVD). J Am Coll Cardiol,1996,27:1201-1206.
[8] KojdaG,KottenbergK.Regulation of basal myocardial function by NO[J].Cardiovasc Res,1999,41(3):514-523.
[9] Meldrum-DR.Tumor necrosis factor in heart failure[J].Am-j-Physiol,1998,274(3Pt2):577-579.
[10] Givertz MM.Collucci WS.New targets for heart-failure therapy:indothelin,inflammatory,cytokines,oxidative stress[J].Lancet,1998,252(14):34.
[11] 陳瑾,大一,張麟等.卡維地洛對心臟β1、β2和a1受體自身抗體及新功能的影響.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5,6(33):498-501.
[12] Metra M, Nardi M, Giubbini R, Dei Cas L. Effect of short- and long-term carvedilol administration on rest and exercisehemodynamic variables, exercise capacity and clinical conditions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 J Am Coll Cardiol,1994,24:1678-1687.
[13] Olsen SL, Gilbert EM, Renlund DG, Taylor DO, Yanowitz FD, Bristow MR. Carvedilol improves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symptoms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study. J Am Coll Cardiol, 1995,25:1225-1231.
[14] Stienen U, Meyer-Sabellek W. Hemodynamic and metabolic effects of carvedilol: A meta-analysis approach. Clin Investig 1992,70:65-72.
[15] 楊兵生,王聲愿.慢性心衰患者血漿中腫瘤壞死因子及白介素-6水平的變化.蘇州醫(yī)學院學報,2000,20(9):817.
[關鍵詞] 冠心??;老年人;治療;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 R34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02(a)-0053-02
Control Status of Correlative Risk Factors
HOU Mei
Dry treatment departmen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65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ontrol status of correlative risk factors and summarize the management experi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295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August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were given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th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regarded as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 and the others were regard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levant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s 51.19%(151/295), the control rate of symptoms was 83.44%(126/151),the rate of receiving th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was 3.31%(5/151); the incidence of type2 diabetes mellitus, 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29.14%,68.87%,4.64% vs 18.62%,41.38%, 0.00%),the pulse pressure in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abnormal rate of TC, the abnormal rate of LDL and the smoking rate in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15.2%, 29.1%, 2.0% vs 29.7%, 40.0%, 17.2%), th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rat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 all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lderly; Treatment; Risk factors
冠心病全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最常見心血管病類型之一,也是最常見的心臟病,可引發(fā)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嚴重并發(fā)癥,是人類死亡主要病因之一[1]。我國冠心病發(fā)病率高達0.5%~1.5%,冠心病已成為公共衛(wèi)生問題,成為我國居民主要疾病負擔來源之一[2]。該研究試分析該院2014年1―8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療及其相關危險因素控制現(xiàn)狀,探討存在的問題,影響因素,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報道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該院收治的296例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37例、女159例,年齡60~96歲,平均(72.4±6.1)歲。將有冠心病患者納入冠心病組,其余納入對照組。
1.2 方法
設計健康調查問卷表,專人填表,對于活動不便者進行現(xiàn)場調查,其余均在體檢、門診處進行調查。其內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學指標如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等,病史如冠心病以及并發(fā)癥情況、心房顫動、高血壓、腦卒中、糖尿病等老年病病史,調查冠心病知曉、治療以及癥狀控制情況。完善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主要指標包括空腹血糖、肌酐、尿酸、血脂指標、胸片、心電圖等,若有必要還需進行CT、MRI等輔助檢查。
1.3 觀察指標
冠心病發(fā)病情況,冠心病患者血壓、血脂、血糖、體重指數(shù)、治療情況等。
1.4 判斷標準
疾病診斷標準:①高血壓: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1]制定標準診斷。②血脂異常:參照《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3]診斷。③2型糖尿?。簠⒄彰绹悄虿f(xié)會診斷標準。其它危險因素:①纖維蛋白原(FIB)2~4 g/L為正常,否則為異常;②血尿酸(SUA)90~420 μmol/L為正常,否則為異常;③吸煙,有規(guī)律吸煙,目前或既往規(guī)律吸煙,戒煙時間
1.5 統(tǒng)計方法
數(shù)據(jù)資料以SPSS 18.0軟件包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冠心病發(fā)病與治療情況
296例調查對象,其中冠心病患者151例,其中有心肌梗死發(fā)病史8例。冠心病知曉147例,冠心病治療147例,癥狀控制率126例,住院治療147例。住院1次次41例、住院2次及以上者106例。調整期間內,正接受住院治療14例。接受過介入治療(冠脈內支架置入術)5例,其余均接受過內科治療。初次發(fā)病后,治療依從性均較好,能接受二級預防治療。
2.2 并發(fā)癥與合并癥情況
冠心病組2型糖尿病發(fā)生率(44例,29.14%)、高血壓發(fā)病率(104例68.87%)、心房顫動發(fā)病率(7例4.64%)高于對照組2型糖尿病發(fā)生率(27例,18.62%)、高血壓發(fā)病率(60例41.38%)、心房顫動發(fā)病率(0例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3 危險因素水平與控制情況
2.3.1 危險因素 水平冠心病組脈壓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表1 冠心病組與對照組危險因素水平對比(x±s)
2.3.2 危險因素控制情況 冠心病組TC(23例15.2%)、LDL異常率(41例27.2%)、吸煙率(3例2.0%)低于對照組冠心病組TC(43例29.7%)、LDL異常率(58例40.0%)、吸煙率(25例17.2%),血壓控制率高于冠心病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該研究中,老年人冠心病發(fā)病率51.1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30%[2],這與篩選患者中門診、住院患者比重較高有關,許多人因冠心病入院。提示冠心病疾病二級預防效果較好,多數(shù)冠心病被診斷,與田磊等[4]研究結果有一定差異,冠心病知曉率、治療率、癥狀控制率較高,這與本地區(qū)老年人口體檢頻次較高有關,體檢是檢出疾病的重要方法,多數(shù)確診者有治療意愿,獲得有效干預,多數(shù)患者疾病可獲得控制,目前社區(qū)疾病管理理論、路徑方法已基本成熟[5]。冠心病組2型糖尿病發(fā)生率、高血壓發(fā)病率、心房顫動發(fā)病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冠心病危險因素主要包括4類:①易患因素,如年齡、性別、家族史、基因;②可校正危險因素,吸煙、不良飲食、酗酒與體育鍛煉;③代謝危險因素,血脂障礙、高血壓、肥胖、糖尿??;④疾病標志,鈣化斑塊、炎癥、介入、負荷試驗結果、左室肥厚、心血管病史,等[5]。該研究中,冠心病組患者體重指數(shù)、腰圍、空腹血糖、總膽固醇、三酰甘油、尿酸、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冠心病患者危險因素總體控制效果較好,當然也與患者基數(shù)較少,多數(shù)為社區(qū)居民,控制不理想者比重較低有關,有報道稱農村地圖疾病知曉率、控制率相對較差。研究中,冠心病組TC、LDL異常率、吸煙率低于對照組,血壓控制率高于冠心病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地區(qū)老年人冠心病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較高,治療效果較好,冠心病對于其它合并癥控制也有一定促進作用,但仍有改善空間,應關注潛在的冠心病高危人群,做好一級預防。
[參考文獻]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2]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1):3-21.
[3]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2007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35):405.
[4] 田磊.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3,33(4):33-36.
【關鍵詞】 血脂; PCI; 支架; 再狹窄
中圖分類號 R541.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18-0035-03
doi:10.14033/ki.cfmr.2016.18.020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病,隨著社會老齡化,冠心病的發(fā)病率有上升的趨勢,而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冠心病的發(fā)病也有年輕化的趨勢。經(jīng)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是治療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冠狀動脈內置入支架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近期及遠期效果,緩解心絞痛,改善心功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1-2]。隨著藥物支架的出現(xiàn)、經(jīng)驗的積累,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技術的適應證在擴大,并發(fā)癥在減少,但是仍然會出現(xiàn)再狹窄[3-4]。本研究分析影響冠心病PCI術后患者支架內再狹窄的因素,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行PCI治療的患者412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臨床資料及隨訪資料完整。412例患者有542支血管,植入583個支架。在隨訪過程中,支架內、兩端或者支架內+兩端的管腔的內徑狹窄≥50%為再狹窄。其中84例發(fā)生再狹窄,無狹窄328例。412例患者中男328例,女84例,平均年齡(65.3±9.7)歲。
1.2 研究方法
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及一般資料,性別、年齡、診斷、糖尿病病史、高血壓病史、吸煙史、冠狀動脈搭橋史、病變血管分布、病變數(shù)目等?;颊咴谌朐涸煊皬筒闀r,未進行造影之前抽血,抗凝,分離血清,檢測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等采用酶法檢測。所有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
2 結果
2.1 影響患者術后支架內再狹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無再狹窄患者平均年齡(64.3±9.6)歲,再狹窄患者平均年齡(65.2±7.9)歲,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793,P>0.05),糖尿病病史、既往搭橋史、TG≥2.2 mmol/L,LDL-C≥2.6 mmol/L,HDL-C≤1.04 mmol/L
是影響冠心病PCI患者術后支架內再狹窄的因素(P
2.2 影響患者術后支架內再狹窄多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結果有意義的項目進行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糖尿病史、TG≥2.2 mmol/L與HDL-C≤1.04 mmol/L是影響冠心病患者PCI術后支架內再狹窄的獨立危險因素(P
3 討論
PCI治療是用心導管疏通狹窄、閉塞的冠狀動脈,改善心肌血流灌注。介入治療能緩解慢性穩(wěn)定型冠心病患者的癥狀。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反復發(fā)作的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藥物治療后活動耐量仍然低下的患者、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的患者、持續(xù)性的室性心動過速的患者等應盡早進行介入治療[5-6]。開通梗死相關血管、恢復血流、挽救瀕死的心肌、降低患者急性期的死亡率、改善長期預后,是早期介入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目的。根據(jù)治療時機不同PCI分為直接PCI、轉運PCI、易化PCI等。直接PCI是指發(fā)病12 h進行PCI治療,其能夠有效、及時及持續(xù)開通梗死相關血管[7-8]。發(fā)病超過12 h的患者,如果仍然有心功能障礙、缺血、血流動力學異常、心律失常嚴重等,也可行直接PCI。發(fā)生心源性休克者直接PCI的時間可延長至36 h。發(fā)病超過12 h并且無明顯的缺血癥狀者,一般不建議進行PCI治療。轉運PCI是指首診的醫(yī)院無條件進行直接PCI治療,而患者又不能采取立即溶栓的治療,則轉運至有條件的醫(yī)院進行PCI治療。補救PCI是指對于溶栓失敗的患者,梗死相關血管仍然存在閉塞而進行的PCI治療。易化PCI是指直接PCI治療前先進行有計劃的溶栓或者抗血小板治療。經(jīng)皮冠狀動脈球囊血管成形術(PTCA)是用球囊給予適當壓力及時間擴張狹窄血管。單純的PTCA容易發(fā)生再狹窄。部分患者24 h內發(fā)生急性閉塞,患者可發(fā)生急性心肌梗死,嚴重者甚至死亡。術后6個月后容易發(fā)生再狹窄,患者心絞痛,大多患者需要進行血運重建。因此目前已經(jīng)很少單獨使用PTCA治療[9-10]。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是將網(wǎng)狀帶支架置入狹窄的冠狀動脈達到支撐血管的作用以維持血流,PTCA后進行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能減少再狹窄發(fā)生率,減少急性血管閉塞的發(fā)生[11-12]。但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支架置入部位內膜的增生導致支架內再狹窄是該手術方法的主要問題。藥物洗脫支架的出現(xiàn)減少了術后支架內再狹窄的發(fā)生率。但藥物支架上的涂層使血管內皮化延遲,支架內容易發(fā)生血栓。
PTCA是目前冠心病治療的有效方法之一。慢性、穩(wěn)定性的心絞痛并且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的患者,心肌缺血明顯并且左室功能良好是PTCA治療的主要適應證。隨著技術的發(fā)展,適應證范圍也在逐漸擴大,目前有多支血管病變的慢性穩(wěn)定性心絞痛或者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藥物治療有效但是運動試驗陽性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行冠脈搭橋手術治療后仍有心絞痛的患者,心絞痛高?;颊?,變異型心絞痛,但檢查發(fā)現(xiàn)有固定的嚴重的狹窄的患者,PTCA術后發(fā)生再狹窄的患者。冠脈痙攣是冠脈造影或者介入過程中容易發(fā)生的相關并發(fā)癥,可導致局部或者彌漫的冠狀動脈急性持續(xù)性收縮,導致管腔狹窄,嚴重者甚至發(fā)生閉塞。一旦發(fā)生冠脈痙攣可通過注射硝酸甘油或者鈣拮抗劑入冠狀動脈來緩解。冠脈穿孔是罕見的但是危害大的并發(fā)癥,造影劑外滲至心包內,主要與介入操作有關。另外,冠脈鈣化、迂曲、成角等也會導致在操作過程中發(fā)生穿孔。高齡、糖尿病、女性、腎功能不全是冠脈穿孔的高危因素。球囊預擴張病變時可發(fā)生冠脈夾層,導致冠脈急性閉塞。應用支架明顯減少冠脈急性閉塞。支架植入后,部分患者在術后24 h內發(fā)生支架內血栓形成,是一種少見但嚴重的并發(fā)癥,部分患在術后24 h~30 d形成支架內血栓,術后30 d~1年發(fā)生的支架內血栓為晚期血栓。部分患者PCI治療后,冠脈血管狹窄已經(jīng)得到解除,但是遠端血管仍有減慢或者喪失,稱為慢復流或者無復流,遠端的心肌細胞仍然不能得到血液灌注,機制復雜,有學者認為可能是血栓碎片導致遠端血管栓塞引起。
PCI手術后發(fā)生支架內再狹窄是并發(fā)癥之一,有研究顯示,PTCA術后6個月內發(fā)生再狹窄的概率是30%~50%。有研究顯示這與血管彈性回縮、血管重塑、血栓形成、平滑肌細胞增生、細胞外基質聚集有關[13]。在本次研究中,糖尿病是患者術后支架內再狹窄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在既往的研究中已經(jīng)證實,糖尿病是動脈粥樣硬化、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血糖水平長期升高的狀態(tài)可導致血管內皮損傷,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胰島素抵抗可導致內皮功能不全,加速血小板聚集,生長因子激活,炎性細胞、平滑肌細胞增生,冠狀動脈內膜增生。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HDL-C低于1.04 mmol/L是影響患者術后發(fā)生支架內再狹窄的獨立危險因素。內皮祖細胞是血管內皮細胞的前體,其參與了血管的生成過程,其在血管內皮細胞增生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可調節(jié)內皮細胞功能,減少內膜增生[14]。而研究顯示HDL-C與內皮祖細胞的水平具有相關性,HDL-C能夠提高內皮祖細胞的活性及表達。HDL-C參與膽固醇的逆轉運。HDL將外周多余膽固醇轉運回肝臟進行代謝。HDL參與這個過程,減少膽固醇在外周組織的過分堆積。HDL-C能夠抑制內皮炎癥過程。而炎癥反應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支架置入不可避免導致血管內皮損傷,功能紊亂,血小板聚集,釋放炎性因子,遷移平滑肌細胞等,形成新生內膜,過度增生。HDL能夠中和CRP導致的內皮炎癥反應,可誘導內皮細胞修復[15]。在本次研究中,甘油三酯超過2.2 mmol/L是支架內再狹窄的獨立危險因素。支架內再狹窄的機制復雜,急性期有血栓形成,血管彈性回縮,中晚期血管重構,內膜增生。而支架的出現(xiàn)解決了單純PTCA術后的血管回縮問題,藥物洗脫支架從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內膜增生。炎癥反應參與了支架內的再狹窄過程,但是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與炎性指標關系密切,其有誘導炎癥反應的作用,促進了支架置入后的再狹窄。
綜上所述,冠心病患者PCI術后支架內再狹窄的影響因素較多,而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糖尿病是獨立危險因素。
參考文獻
[1]紀振華,徐巖.PCI術后二級預防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調查[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51(3):450-453.
[2]韓曉霞,劉秀紅,周萍,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血栓抽吸術后直接與延遲支架置入的療效比較[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6,22(7):643-645.
[3]賈國偉.急性冠脈綜合征PCI術后患者應用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治療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6,18(2):181-182.
[4]李婷婷.藥物治療及急診PCI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比較[J].當代醫(yī)學,2016,22(7):143-144.
[5]程云濤,楊光霞,李傳方,等.替羅非班聯(lián)合大劑量阿托伐他汀對急診PCI術中冠狀動脈血流恢復的影響[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6,8(1):43-45.
[6]林麗容,關瑞錦,吳志勇,等.急性心肌梗死急診PCI治療656例影響因素分析[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6,25(1):58-61.
[7]戴麗群,葉彩霞,徐衛(wèi)平,等.術后隨訪對老年急性STEMI急診PCI預防并發(fā)癥的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5):1076-1077.
[8]王四坤,蔣毅,王春明,等.西洛他唑聯(lián)合氯吡格雷血小板治療對PCI術后老年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6,25(1):75-78.
[9]王曉煥,尹昭,劉婷,等.接受PCI與未接受PCI治療冠心病患者他汀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淮海醫(yī)藥,2016,34(1):18-19.
[10]王曉煥,劉婷,尹昭,等.PCI對冠心病患者心臟舒張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6,14(1):3-4.
[11]陸建洪,張樹鑫,陳捷,等.血清脂聯(lián)素水平對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的預后判斷價值[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6,16(1):53-54.
[12]梁鋼,王蕾,周海鵬,等.替格瑞洛口服對合并糖尿病的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PCI治療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6,56(3):46-48.
[13]阮煥鈞,徐洪濤,李田昌,等.急診PCI術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J].醫(yī)學院學報,2016,37(1):30-33.
[14]程飛,李詩成,涂昌,等.血清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水平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診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中無復流的關系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4(1):16-19.